<h3>九点出发,可以睡到自然醒。阳光和花香开启了新的一天,心情不错。</h3><h3>酒店比较大,电瓶车来接我们去吃早餐,坐在小鲜肉司机身边,和他来张合影,帅哥虽然腼腆但很配合。</h3> <h3>小费一放就是一千,壕不壕?😄</h3> <h3>习近平总书记要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道路两旁挂上了咱们国家的国旗。</h3> <h3>缅甸的公交车拍一张。</h3> <h3>英姿飒爽的女交警,服装挺括,严阵以待在执行公务。因为习主席的到来,道路清扫得特别干净。</h3> <h3>人民日报拍的抖音中出现了这个喷绘牌,司机特意绕路带我们来拍照。</h3> <h3>第一站动物园,这个景点,三小只高兴就好。</h3> <h3> 缅甸人施舍不讲究物品的贵重而注重是否心甘情愿。 缅甸 人认为,如果能在炎热的夏天向过路人施舍一杯清凉洁净的水,则是一件很积德的事。所以,在 缅甸 人自家大门口,在市内公共汽车站,或在公园、佛塔等场所,总放有盛满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过路人饮用。
<br></h3> <h3>不知怎么,总觉得每个孩子眼里都有淡淡的忧伤。</h3> <h3>中国孩子你好幸福。</h3> <h3>防晒霜什么的太麻烦,一块头巾搞定。</h3> <h3>偶遇幼儿园的小可爱,干净整洁,一看就是条件好的人家的孩子。很多时候,从出生一刻开始,就人各有命。</h3> <h3>门口穿着动物玩偶服装的工作人员,其实也就是三个大孩子。累了,休息一会。</h3> <h3>动物园出来,门口的三角梅沸腾地盛开,一片欢欣明媚。</h3> <h3>中餐用餐的餐厅外面,来了一大两小三位求功德的人,两个孩子挑着箩筐,领头的男子轻轻摇动手中的铃铛,只是安静站在门口,店家立刻过来布施,略微颔首,双手奉上,求功德的没有多么低微的请求,布施的也没有多么高高在上的施舍。布施是给自己和家人积福报,缅甸人的乐善好施是融入到血液里的。</h3> <h3>箩筐里面放的是信众们布施的大米。</h3> <h3>从内比都返回曼得拉,去往翡翠佛塔。在车窗内拍的田园郁郁葱葱,竟然有几分春天的气息。对了,十多度到三十多度,是这里最冷的时候。</h3> <h3>村庄贫瘠又倔强。</h3> <h3>大巴车刚到达翡翠佛塔门口,一群叫卖鲜花的妇女围了上来,一千缅币(五元)三束,物美价廉。</h3> <h3>进门时根据导游提示,虔诚地把水浇到龙身上,祈求好运。</h3> <h3>凝翠一方,翡翠佛塔。佛塔位于曼德勒市区,
整座翡翠佛塔一共用了1500吨翡翠建成,这座佛塔把 缅甸人的信仰融合成了经典,可谓名副其实的凝翠一方了。佛塔不用一砖一瓦,完全用玉石建造。从底座到塔顶,每一层都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玉石铺砌。塔座大堂内的佛像,是用整块 白玉 雕刻的。地面和塔壁,都是用玉石铺砌,佛塔耗资八亿多美金。据说所有玉石都是玉石商布施而来,其中不乏极品。奢华的佛塔和贫穷的缅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信仰的力量真的很强大。<br></h3> <h3>红宝石熠熠生辉。</h3> <h3>找找哪块价值最高。</h3> <h3>据说这块帝王绿的翡翠价值六千多万。</h3> <h3>佛像由整块的玉石雕刻而成。</h3> <h3>偶遇的缅甸学生,我喜欢拍各种好看的人和事。</h3> <h3> 释迦牟尼佛的手印,按照导游的提示,找到三个有缘的手印,按上去,可以去除心中的恐惧。我们纷纷去按上手印。佛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有了挂碍,所以没有恐惧,人心中的恐怖是因为愚痴所生起的。当心中有我执,便放不下,于是产生挂碍,随之患得患失。未得到的,一心想追求;已得到的,又担心失去,于是整日患得患失,惊恐害怕,无时无刻不在烦恼之中打转。
《佛地经论》说“五畏”是:
恶名畏:怕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誉。
恶道畏:担心自己死后会堕落三恶道。
坏活畏:怕自己活得不如他人,担心生活成问题,因此,布施不敢尽其所有。
死畏:对死的畏惧。
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感到畏怯。</h3><h3> 想想,芸芸众生,谁没有这五畏呢?佛教里说人生三大悲: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如果去潜心钻研佛教,人真的会通透没有欲求。</h3> <h3>又乘车回酒店。</h3> <h3>服务区玩手机的孕妇,也长得挺好看的。</h3> <h3>餐厅叫友谊中餐厅,挂满了红灯笼,恍惚有种回到家乡的感觉。</h3> <h3>三小只玩得最开心。果然,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和谁在一起。</h3> <h3>至此,晚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