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20年1月6日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烟台芝罘文化大课堂于一月十一日下午特邀青年剪纸艺术家丁学亮老师做客《芝罘文化大课堂》和大家一起剪窗花迎新春的有关报到。引起了我对童年剪窗花的太多回忆,和深深的怀念……🌹🌹</h1> <h1>带着美好的童年回忆,我届时来到了这里,丁老师给予了细心的现代剪法指教。</h1> <h1>在我的童年里,称其为“抠花样”,顾名思义一定是要“抠”的。现在丁老师的剪法几乎是纯剪了。</h1> <h1>我经过实践,感觉对于我还是用“抠花样”的方法更适合我对美好童年的回顾……</h1> <h1>“花样”剪好!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参与剪纸,剪的速度和水平都迎得了老师和同参加学员的赞扬和鼓励。</h1> <h1>有同学问我:“你以前剪过吗?”我回答:“童年里剪过。”这样说来,虽然几十年再没剪了,多少也算有点童子功吧。😄😄</h1> <h1>童年里对剪纸最深的记忆是我姥为我买的那把小剪刀……</h1> <h1>童年记忆里我姥和我们家住在一条小街上,我姥住虹口路5号,我家住15号。因为住路西路东,所以相隔也不远。</h1> <h1>因为我是家中四个哥两个姐的小妹,加上父母又都非常勤奋,所以在家中几乎没有我干的什么活儿。</h1> <h1>帮我姥干点小活儿和每天给我姥送饭,等我姥吃完了再将碗筷收拾回家就是我的事了。</h1> <h1>有一次我姥让我去大马路合作社帮她买了一把小剪刀,买回来后我姥才告诉我,说是送给我的,这件事使我一生不忘……</h1> <h1>童年的记忆里,我们小街上经常会有一个要饭的妇女来到我们虹口路3号的大门屋檐下,坐在大门旁的方石凳上剪纸,每当这时我们这些孩子们就会围在她的身旁观看。</h1> <h1>院儿里善良的马大姨会送她一块干粮,她就会将她剪的漂亮窗花送给马大姨……</h1> <h1>今年是鼠年。我与丁老师添加了微信,丁老师发了这些有关老鼠的窗花给我。</h1> <h1>我去商场买回了喜庆的大红纸。</h1> <h1>去美术公司扩展打印了图样。</h1> <h1>非常过瘾的回首了童年剪纸的美好……</h1> <h1>美好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的简单……</h1> <h1>过小年的头一天晚上,我的女儿帮忙将我剪的窗花用心仔细的贴上了我卧房的窗。</h1> <h1>说实话,将窗花贴上窗,我今生还真没贴过,因为我刚会剪窗花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所以由此就再也没有剪,也就更不可能贴窗花了。</h1> <h1>对于我来说贴窗花想象简单,实施操作起来还真不简单,我贴的第一张就报废而告终了,正当我失去信心要放弃时,幸亏有细心的女儿来帮忙。</h1><p><br></p> <h1>这是我的外孙女臻臻为自已卧房里选择的自已喜欢的窗花也让妈妈帮忙贴上了窗。</h1> <h1>这些剪纸中,也有臻臻的参与,因为臻臻在烟台少年宫里也参加学习了剪纸。</h1> <h1>我想将来这些也都会成为臻臻快乐童年里的美好回忆……</h1> <h1>今天是小年,清晨我的微信空间里随着叮当提示音的美妙声响,一只“小年快乐”的小老鼠从丁老师那里温馨发来,谢谢丁老师,祝丁老师小年快乐,万事如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