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家1 <p class="ql-block">唐·李白的诗词,“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兰陵之名,因诗远扬。现今此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七成归枣庄市,三成属临沂市</span>。老家苗谷堆村,坐落在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距离枣庄市的新区只有2公里左右。该村的户籍人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六百至七百</span>之间。大多数年轻人进城工作,因此苗谷堆村非常安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家族姓氏邵氏,其源自西周名臣召公奭的姬姓宗族。元代时,通公迁至峄邑(今薛城区),在此开枝散叶,渐成鲁南望族。其宗祠坐落于周营镇邵楼村。而</span>苗谷堆村始建于清,因杜姓自山西迁居得名。现今,苗谷堆村在行政建制上已与马路对面的大南庄村合并,听闻将面临搬迁,想来这便是苗谷堆村牌楼难觅踪迹的缘由。</p> 山东老家 2 <p class="ql-block">在苗谷堆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邵姓祖父与杜姓祖母结为连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此繁衍生息,育有三子。</span>分别是老大、邵泽忠、邵泽俊。其中,长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夭</span>,次子、三子分别在12岁和6岁时,父母离世,沦为孤儿。由他们的舅舅,即杜家的人,把邵氏两兄弟拉扯长大。杜姓祖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弟媳妇(舅婆)及其</span>兄弟姐妹的第三代,我们相聚了。其中,舅婆已 90 岁高龄,另外二位兄弟一位是姓杜、一位是姓谢(65岁),我们一起拍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杜姓兄弟,名杜衍明(左一)是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寻觅到的首位</span>亲戚,他的三叔是杜成发,与父亲同辈。此前,带路小朋友曾告诉我,苗谷堆村的山地鸡非常好吃,一路上与店老板联系,告知我们预计到达的时间,请他把鸡先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烹制</span>起来。没想到,我们在村里打听找到的第一位亲戚就是该店老板杜衍明。在其妻指引下,我们在村里开心地吃起了这顿我们期盼已久的山地鸡宴。</p> <p class="ql-block">在苗谷堆村生活至13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2年,父亲邵泽俊在滕县六区投身</span>共产党的地方部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启戎马生涯。1946 年12月,父亲正式入党,直至1951年7月,一直在鲁南军区 21 团工作。 父亲邵泽俊和母亲孙秀英共育有三孩,分别是女儿邵建洪、长子邵建胜、次子邵建利。父亲的兄长</span>邵泽忠即大爷,留居村里,后娶妻生子,育有四子,分别是长子邵长海、女儿邵长兰、次子邵长安,幼子邵长平。<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经大爷一家所居的这间土屋,如今已改建,由杜家后人杜众益居住。</span></p> 山东老家 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2年,</span>父亲邵泽俊参加地方部队,搞民兵联防,主要任务是打土豪、斗地主,开展游击斗争。后任鲁南军区 21团侦察班长。1947 年6月的一次激烈战斗中,父亲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敌人展开肉博战,不幸被捕。在拒捕过程</span>中,父亲拉响了带在身上的手榴弹,将敌人炸死两人,炸伤一人,自身也亦身受重伤。后部队及时赶到,将父亲救回,<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 4 个小时。因父亲在战斗中英勇杀敌,被捕后宁死不屈,以命相搏,身负重伤之余缴获敌军武器,部队为其记大功一次。</span>此外,还曾三年获得模范班称号(当时父亲是班长)。</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父亲于南昌铁路局向塘机务段工作,历任司机长、机车队长和总务主任。上世纪 50 年代,父亲邵泽俊和母亲孙秀英一同回苗谷堆村省亲。<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的老家位于威海市乳山市小滩村,该村距海仅 2 公里,相对富庶。</span>也许被苗谷堆村里人的贫穷所震惊,几乎一直称道家乡好的父亲,从此再也不提及家乡美丽。只是说,那里的好地方都被部队征用了。然而,家乡的确还是美丽的。下面的图片是苗谷堆村的外景,据说周围的群山基本都已经挖空,并用于储存各种物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入上世纪 70 年代,父亲邵泽俊倾尽全力,将大爷邵泽忠一家从苗谷堆村迁至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安家落户。父亲坚信,</span>能让大爷一家人吃上饱饭,就说明这一迁徙是正确的。与舅婆交谈之际,<span style="font-size:18px;">闻听表姐邵长兰在老家患肺炎,</span>但因当时缺钱买不起治病的药。这也充分说明“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被排在第一位是完全正确的。</p> 山东老家 4 <p class="ql-block">枣庄市,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鲁南,下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 6 个区(市)。苗谷堆村距离枣庄市政府,步行仅需 7.7 公里。辞别新觅得的亲戚,我们途经枣庄市区,驱车前往台儿庄古城。</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区,枣庄南部重要区划,坐落于鲁苏交界,南、东与江苏邳州接壤,西、西南与江苏铜山毗邻,北倚峄城区,是山东的南大门,徐州东北之门户。台儿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台儿庄古城这一 5A 级景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国家运河湿地公园均为 4A 级景区。夜宿台儿庄古城,华灯初上,夜景美不胜收。</p> 山东老家5 <p class="ql-block">峄城区,枣庄市辖区,位于枣庄南部,为山东省南大门,与徐州市紧密相连,地处淮海经济区核心。峄城区历史悠久,旧称峄县,乃枣庄发祥之地。冠世榴园声名远扬,栽种榴树 530 余万株,涵盖 48 个品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榴园林,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 “基尼斯之最”,故有 “冠世榴园” 美誉。</p> <p class="ql-block">峄城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果实硕大、皮薄,色泽鲜亮,籽粒饱满晶莹。其品种繁多,如大青皮、冰糖籽、大红袍等,尤以大青皮为当家品种,单果重 350—800 克,最大可达 1580 克,花瓣重叠可达 50 余瓣,叶片碧绿,花朵艳红似火,兼具观赏价值。峄城石榴曾入选 “2008 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p> <p class="ql-block">在冠世榴园东端,青檀寺静谧矗立,占地约 600 亩,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寺内汇聚青檀湖、千年古檀、书法碑廊、报国塔、岳飞养眼楼、藏王宫等众多景点。</p> 山东老家 6 <p class="ql-block">父亲邵泽俊曾随部队南下,其团长高英祥在长征途中担任过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员。父亲所在的部队肩负着接管华东铁路及沿线剿匪的重任。由于父亲一直在铁路上工作,且其原所在的部队与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同属鲁南军区,因此我从小就对老家微山湖的红色历史心怀向往。经了解,微山湖的主体水域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而枣庄滕州市也有小部分区域与微山湖相连。这些地方皆是当年铁道游击队活跃的区域。于是,我们决定前往济宁市微山县的微山湖。</p> <p class="ql-block">乘船登上微山岛,漫步于岛上,欣赏着湖光水色,我们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那首经典的旋律“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啦,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那心爱的土琵琶”<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终在我脑海中萦绕,久久不散。</span></p> 山东老家7 <p class="ql-block">枣庄市薛城区,作为魂牵梦绕的老家,一直出现在我从小到大填写的各类登记表中的籍贯那一栏。相随相伴,却从未去过。此次回乡之行,终于让我对它形成了立体而深刻的印象。一路行进,途经滕州市羊庄陶山,据传此地是范蠡与西施放羊的浪漫之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此,也让我对枣庄在历史上名人产生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深入探究发现,枣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特别是先秦时期,它是鲁文化的核心地带。例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有:</span></p> <p class="ql-block">奚仲,夏朝时期枣庄滕州人,被尊为古代车神,因他发明了最早的车。奚仲造车的传说,在《左传》《墨子》《荀子》等古籍中均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鲁班,春秋时期枣庄滕州人,是另一位杰出的大发明家。如今滕州设有鲁班纪念馆,鲁班被奉为建筑与木匠行业的鼻祖,姬姓,公输氏,名班。</p> <p class="ql-block">墨子,枣庄滕州人,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 便是为纪念这位古代科学家而命名。墨子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还兼具科学家与军事家身份。</p> <p class="ql-block">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栋梁,其封地位于今日滕州官桥一带,故有 “薛公” 之称。</p><p class="ql-block">贺敬之,枣庄台儿庄区人,我国大师级人物,著名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家,是我梦中永恒的向往,恰如“月是故乡明”般萦绕心间。它的简陋中透着质朴,厚重里藏着深情,这一切都已深深镌刻在我的心底。故乡,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我走多远,它始终是我心灵的根基,是我风雨中深情回望的港湾,正应了“胡马依北风”那份不变的依恋。岁月流转,但梦里的老家,永远是我心中不褪色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故乡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