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貴清中國畫寫生作品選

顧貴清·聚源軒

<h3>山河寻梦——国画写生札记节选(顾贵清) <br>一、徒步长江 <br>2012年至2017年的每年八月,我都挤出20天左右的时间,与三几画友相邀同行,背负行禳,结合搭乘,行走长江。每一次都按照事先选好的1000公里左右的长江河段,先做功课,再行跋涉。其实,加上向长江两岸纵深的计划路程,往往搭乘以外的徒步路程多达数百公里。六年里,分别走了支流嘉陵江从西安跨秦岭、入汉中到重庆段;重庆到卢州、成都段;从重庆登白帝、过瞿塘、涉巫江、出西陵段以及从崇明岛到小孤山、庐山,从太湖到鄱阳湖的上海、苏北、南昌段…… 总程5000多公里。至2017年,除川藏线的源头以外,已基本走完了祖国第一大母亲河——长江。这过程的艰辛与困险出乎想象,当中的滋味非亲历者不可尽知。队员兄弟几个总是精诚互勉,共赴途艰而得以屡次转危为安,而足慰艰辛的是沿途所见所闻,所画所记,相信将为今后的创作提供教益。我们愿意艰难地跋涉在祖国壮丽的山川之中,沐浴在和光同尘的天地静谧,寻觅真善,感受大美,让大自然涤去当下的喧嚣与杂念,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br> 其实,我们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的是一条心路,故因之重拾初心,抛却浮躁,复归清净,感知岁月静好。<br>二、家山溯源 <br> 多年来,对于家乡河源市的各地名山进行了多次探访,龙川霍山,东源独石,紫金南岭,和平羊石,连平陂头,源城桂山等,都曾一一攀临并写生。 <br> 大自然总是神奇非凡,跨越东源黄村、龙川紫市、五华长布和紫金中坝的七目嶂的山峦水脉如是。在强台风“帕卡”登陆期间,我们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地流连忘返于此巨大山系之中,以苦为乐,挥动手中三千毛瑟兵,在尺幅之间经营丹青之阴柔阳刚,与天地同呼吸,共俯仰,在那特别的景致中领略大自然极尽的造化之工! 深入七峰山写生,基本围绕最高主峰海拔1348米的七目嶂群峰进行。七峰山跨域东源、龙川、紫金、五华四县。这里植被丰富,群峰峻峭,绝壁险要,飞瀑深潭,古藤横空,山溪清澈,云雾缥缈。继到东源县黄村镇圆潭、七龙潭探险写生之后,第三天一大早,队员兄弟们冒着帕卡带来的狂风骤雨,到邬洞石榴栏探幽,因大山风雨杳至,实在没办法写生,只在雨水间隙的几分钟时间里画了几张速写,下午即驱车翻过高峰到龙川县紫市镇雅寄酒厂对面的竹辉酒店住下。此时此刻,兄弟四个浅尝着雅寄烧酒,喝着仙湖绿茶,心中抑郁着创作的冲动。第四天,登七峰山主峰。我们顶风冒雨,担遮(撑伞)负笈,在雨雾迷茫的古老石径中攀沿而上,途中三雨复三晴,登临绝顶之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人心廓豁然,大家情不自禁地长啸高呼! 七峰山写生第五天,我们六点多就起了床,那是个难得的晴天,异常闷热 ,冒着“秋老虎”赶往五华县长埠镇,画七目嶂群峰的另一个角度。至此,由去年黄村白云嶂、上七树开始的写生,已经完成了跨越东源、龙川、五华三县,紫金县方向有待另择时间了。至此,全方位探究七峰山山系的写生活动全面展开。可惜今天是本次写生的最后一天了,一整天才画得画稿二帧,感觉时间太少太快了。 <br>  家山巍巍,壮美为谁停留!</h3> <h3>顾贵清简介<br>  顾贵清,署名阿清,号凤坳、聚源轩主,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輋坑村人,毕业于韶关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政协河源市第六届委员,河源市首批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对象,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河源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河源日报书画院特聘书画家,政协源城区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源城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源城区美协主席。在《美术报》《书法报》《师道》《广东教育》《河源日报》《东莞日报》等刊物或新闻媒体上发表作品和专题介绍。作品被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广泛收藏。出版《冷云画选》《河源美术家•顾贵清》《顾贵清中国画作品选》《翰墨清韵•顾贵清国画选》等。</h3> <h3>部分“徒步长江•家山溯源”期间创作的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