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一年,又是碌碌无为的一年。所看的书寥寥无几,灵魂的贫瘠越显荒凉。忙于庸碌多于看书的时间,睡懒觉也挤兑着看书的时间,还有发呆和远足,时光在琐碎中悄然而逝。</h3> <h3> 细数自己19年看过的书,只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到五已看完,还有两本,希望自己在这个寒假与它们继续温存。印象深刻的是冯仑的《野蛮生长》和沈复的《浮生六记》。都看了两遍,觉得还不错,作为个人在现实中,我们既追求生活的丰盛又追寻灵魂的自我本真和丰盈。那么冯仑的《野蛮生长》会让我们读到在新形势下他的创业和思维格局,地产界的思想家用他独有的内涵和眼界,历程去评析80年代到至今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曲折离奇、高亢不屈的发展历程,名利人性,因果轮回在《野蛮生长》中得到很好的真实呈现,而且语言用词丰富和有范,个人认为值得一读。在我们的成长中总会遇到些不顺心的事,唯有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自我的修炼,努力前行、野蛮成长,才可以跳出事物的本身去看待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不管是何种颜色,都是我们欣赏的风景,无关乎美丑贫富,真假善恶,存在皆是风景,唯一不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容量。这个世界的美妙之处在于你是单纯的你身边很难有复杂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点都没错。所以做好自己就好,一路阳光一路明媚。</h3> <h3> 《浮生六记》沈复老师这部作品,我是读至意犹未尽,作品的深邃在于其至真至纯至性,虽不是达官显贵之家,却把生活过的别致风韵,雅趣清新脱俗,全文以回忆录的方式展开他与前妻的伉俪情深、灵魂深处的相依相偎,琴瑟和鸣。读来令人动容,如此的灵魂伴侣和生活伴侣,前生要修炼几个轮回今生才得以邂逅相遇呢?而且《浮生六记》所用文字典雅、涓秀,用诗词来点缀生活的爱意绵绵,若清泉若流云不拘一格的用词布局,诠释着生活的不易和维艰;美好与眷恋,非我等一白二空资质平平所能学到的。《浮生六记》读了两遍,似涓涓细流,给我以安宁和灵魂的皈依。王阳明说:吾心自足,无需外求。的确,不与人比,我自足;不与人争,我自矜。名利如浮云,终将无踪影,唯有感恩的心,让我们没有抱怨,心存富足,笑的真实如莲花。世事浮华、唯有内求,方可安渡。借用印能法师的话,“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唯有自渡方可渡他人。</h3> <p> 一个好老师不是自练的,而是遇到一班优秀学生锤炼出来的,当有学生时不时的跑到自己办公室来问他们的一些所知或奇思妙想时,作为老师该如何的去应对呢,有些学生喜欢俄罗斯的历史,有些喜欢欧美,中国古代史,还有以后去这些国家留学的展望。作为老师,不能误人子弟,只有努力。在求知任教的路上,如履薄冰,去学习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年,我独喜欢明朝和宋朝(北,南宋)所以读《明朝那些事儿》因为作者文笔的风趣幽默,虽然明朝的历史都大致相同,但当年明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值得一看和玩味,它会调动读者性情中所有的喜怒哀乐去感知人物的丰富个性和人性在大环境下的扭曲。而无论怎样,纵观历史人物真正优秀的名角大咖,那一个不是谦逊低调行事,善良正直为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美名。正所谓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念里打上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烙印,比如于谦王阳明郑成功……</p> <p> 2020年读书计划还没有,暂时只想把眼前的书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六七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册。明天会遇到什么好书遇见什么人于今天而言,是个谜。非常感谢外形典雅秀神韵,内有雅典藏乾坤的会长花花的一直以来的鼓励、抬爱和鞭策。感恩,所有的遇见。2020年,祈愿我们越来越好,有更多喜欢阅读的友友们加入进来,引领我走向圣洁的圣殿。</p> <p>谢谢大家品读拙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