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游彩云之南

依恋

<h3>  有人说,若有一个地方,你去了便深深地依恋,舍不得离开;即便离开,心还在那里,还想再去,那就是彩云之南、七彩云南。</h3><h3> “彩云之南”是云南的美称、诗意的别称。在我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中,“云南”这个名字最富有曼妙诗意,令人遐思无边,只要一提到云南,便会联想到“过桥米线的故乡,七彩云南”。</h3><h3> “云南”这一美妙字眼,最早是以县名出现的。据《云南通志》载: “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谴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南诏野史》亦载: “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h3><h3> 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汉武帝设“云南县”至今,云南已走过了2100多年,历史悠远。</h3><h3> 如今,这片神奇的土地,绿水青山,蓝天彩云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织成梦幻美境,吸引着人们,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h3> <h3>  时光荏苒,新的一年扑面而来,很是盼望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行,当然,最想去的地方依然是那彩云之南。此刻,我专注在美篇,搜索回忆数年前彩云之南的那一幕幕美好时光。</h3><h3> 山叠着山,彩云在蓝天浮现,于静谧之美中,那时,我已置身于七彩云南。</h3> <h3>  红河州元阳坝达梯田观赏日落。</h3> <h3>  在元阳,你随便登上一座山头,都能看见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梯田。</h3><h3> 这一座座的田山,一层层的“大地雕塑”,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它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洐生息的漫长历史。</h3> <h3>  元阳多依树梯田观赏日出。</h3> <h3> 元阳爱春蓝色梯田。</h3> <h3>  眺望梯田,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圈住那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的水面,犹如在那浅唱低吟。</h3> <h3> 元阳老虎嘴梯田观赏日落。</h3> <h3>  元阳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它一年一日一时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和景色;元阳梯田的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景观,而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农耕文明智慧的成果。</h3><h3> 借用一句五言诗: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来形容元阳梯田,恰如其分。</h3> <h3> 元阳箐口梯田观赏日出。</h3> <h3>  丘北普者黑,山水美妙绝伦,在这恍如仙境的山水旁,有一个彜族撒尼人居住的村子——仙人洞村。</h3><h3> 它背依青山,前临绿水,登上仙人洞村村口的山顶上,远处的天鹅湖和山边的仙人湖、仙人洞村构成了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h3> <h3> 仙人洞村山顶上观赏日落。</h3> <h3>  普者黑青龙山山顶观赏日落、日出。</h3> <h3>  普者黑青龙山位于普者黑村村西、普者黑湖西南岸,它三面临水,风景秀丽。</h3><h3> 沿着石径登上山顶,你可以饱览大自然赐给普者黑的美景,山顶上不仅可以观赏日落景观,更是俯瞰普者黑全貌、拍摄日出景观的最佳位置。</h3><h3> 清晨,远处孤峰林立,薄雾缭绕,山下湖光潋滟,炊烟袅袅,一派亦真亦幻山水田园风光。</h3> <h3>  普者黑天鹅湖,湖区里喀斯特地貌奇特,湿地生物丰富。</h3><h3> 徜徉于湖区,观万千天鹅齐飞,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尽享普者黑这一方灵秀山水带来的愉悦。</h3> <h3> 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东川区一个叫“花石头”的地方,这里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而其景象甚至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h3><h3> 远望近观,红土地就象上天涂抺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光色和人工种植的作物,构成了红土地独有的景观,摄人心魄。</h3> <h3>  红土地乐谱凹观赏日落。</h3> <h3>  在崇山环抱之中,有那么一块突然下陷的山坡,斑斓色彩扑面而来,它犹如红色的彩带落在高坡上,这就是红土地落霞沟。</h3><h3> 这绚丽的红土地,让人为之赞叹,也更为让人感叹的是蓝天下,红土上,辛勤劳作创造艺术的人民,让红土地更为神奇。</h3> <h3>  红土地打马坎观赏日出。</h3> <h3>  红土地锦绣园、七彩坡以色彩斑斓层次优美而著名,这里被称作是中国红土地的代表作。</h3><h3> 此处,色彩渲染得如此浪漫,如此淋漓尽致,搭配得如此协调,这种天人合一的超美艺术,给人的心灵以灼热震憾。</h3> <h3>  罗平九龙瀑布群。</h3><h3> 九龙瀑布群因发源于九龙河而得名。</h3><h3>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质构造,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群。</h3><h3> 瀑与瀑之间有优美的浅滩和深潭,各显迷人的丰姿。</h3><h3> 大大小小的瀑布,或细若柔丝,随风飘舞;或水花翻滚,波光闪烁;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层层叠叠阶梯状的水台绕着水瀑蜿蜒而下,或雄伟、或险峻、或秀美、或舒缓,美不胜收,给人以阵阵惊喜。</h3> <h3>  当全国很多地区还沉浸在冬日的冰雪世界中,罗平,一个滇东不起眼的小县城,却早早地迎来了春的盛宴。</h3><h3> 此时,数十万亩竞相怒放的油菜花海,在春风的吹拂下金浪翻滚,与远处耸立的山峦峰林、散落的田园人家构成了绝美的风光。</h3> <h3>  出罗平县城沿324国道东行12公里,有一处数不胜数的锥状小山丛,千姿百态,巍峨形奇,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平坝里,这里被誉为“金鸡峰丛”。</h3><h3> 每年的早春,这里格外地引人注目,花成海、峰为林,成为世人眼中最美峰丛、最美花海的观赏地。</h3> <p>  这里的梯田是圈状形的,远远的看去像是螺丝上的圈纹,一圈圈弧形的油菜花梯田随着山势环绕,一层一层的延伸开来;从高处俯望,像是无数金龙在那静静地盘卧,又宛如大海里的漩涡,美感十足。</p><p> 这就是罗平螺丝田,它位于罗平县城西北十公里处的牛街。</p> <h3>  罗平,一个叫人魂牵梦绕的山乡,它的颜值,成了天下旅人心驰神往的自然天成花园。</h3> <h3>  来到罗平,可顺路一游多依河。</h3><h3> 多依河流域曾经是布依族先民和傣族先民共同居住的地域。</h3><h3> 多依河山水秀美、环境清幽、风情浓郁、瀑群密布、姿态万干,令人目不暇接。</h3> <h3>  多依河河道蜿蜒曲折,无数钙化漫滩层层叠出,错落有致,自然天成;河水常年晶莹剔透,蔚蓝无边;钙化滩叠水,似银盆溢水,象珍珠吐翠,恬静优美。</h3> <h3>  丽江古城夜色。</h3> <h3>  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又取名为“大研镇”。</h3><h3> 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所以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而是以四周高山作为天然屏障。</h3> <h3> 丽江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引来四方游人。</h3> <h3>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h3> <h3>  </h3> <h3> 晶莹清澈的黑龙潭,位于丽江城北象山脚下。</h3><h3> 这里恍如仙境,喷涌而出的泉水,清亮无比;四周山清水秀,造型优美的古建筑点缀其间;远眺雪山,天光云影,如梦如幻,引人驻足留连。</h3> <h3>  拉市海,古纳西语译名,意为新的荒坝。</h3><h3> 这里山水相映,碧翠环抱,景色很是优美。</h3> <h3>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旁,面临洱海,背靠苍山。</h3><h3>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h3> <h3>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状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h3><h3>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h3> <h3>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此时,虽不在月夜,但意境却在瞬间产生。</h3><h3> 微风吹过,海面上金光闪闪,朵朵浪花像是在送别太阳,鄰鄰波光,一波又一波更像是依依不舍的深情之吻。</h3><h3> 恋人流连于此,相拥着静静的听着海的轻言细语.....。洱海因为静,才如此多情。</h3> <h3> 在彩云之南,有一座古韵悠长的边陲小城——建水古城。它古名“步头”,近曰“临安”,现名“建水”。</h3><h3> 在这座边城中,深藏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以及众多的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遗风等,令人叹为观止。</h3> <h3>  被誉为“滇南大观园”的建水朱家花园,规模庞大,计有房屋214间,大小天井42个,院落层出迭进,犹如迷宫。</h3> <h3> 建水古城尊孔拜孔,蔚然成风,每年春节,古城男女老少都要去文庙朝拜孔子。</h3> <h3>  建水古城夜色。</h3> <h3>  双龙桥位于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h3><h3> 双龙桥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连着建水秀美的山山水水;建水的千年历史文化,在桥的这一头,蜿蜒到桥的那一头;桥上望着一路的山水美景,也吟诵着一路的历史诗卷。</h3><h3> </h3> <h3>  登临昆明西山龙门,鸟瞰春城,俯看滇池,让人充分领略到了大观楼长联中所描绘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佳句的意境。</h3><h3> 清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眺望滇池有感,傲然撰书一百八十字长联,把绚丽多彩的滇池风光和云南数千年历史生动地展现于世人面前。</h3> <h3>  六十年代陈毅副总理读大观楼长联后赋诗赞道: “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五千年。.....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h3> <h3>  依恋摄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