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现行的作业布置主要存在如下几个共同点:作业数量过多,作业形式单一,作业趣味性低等。</p> <p> 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新课程标准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成了目前教学的方问。如何让作业不成为学生的包袱,在低年级数学作业中体现“个性教学”,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p> <p> 1.”游戏式作业”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作业之一。一年级学习了数的分成后,我安排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玩“猜拳”游戏,一边玩一边唱:我出7,你出2,7和2合成9。</p><p><br></p> <p> 2.学完《钟表》后,我设计了一道“小小设计师”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钟面,加深对钟面构造的认识。</p><p><br></p> <p> 3.制作算式卡片,然后摆一摆,观察并发现所摆算式的规律。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观察算式之间都有哪些规律,并用语言描述出来。</p><p><br></p> <p><br></p> <p>孩子们介绍自己所摆算式隐藏的规律。</p> <p> 4.绘画性作业。学生学完每个单元,根据所学知识点,设计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图,让学生对学知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p> <p> 个性化作业不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我们想办法为孩子们设计更多有趣的个性化作业吧!</p> <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