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h3><h3> </h3><h3> 今天立秋,晚饭,很普通的节日饭 ,半手工水饺。什么是半手工呢,因为肉馅是绞肉机绞得,不是手工剁得。即使已经立秋,天依然很热,自己和面、自己拌馅、自己擀皮、自己包,一连串的工作做完之后,等水饺上桌,自己对饭的先期渴望,已经荡然无存了……可是,因为水饺,对母亲的思念却是充满了脑海……</h3><h3> 二十世纪八十代末的胶东农村,农民的日子都不是很富裕,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如果能吃上一顿肉丸的水饺,齿唇留香的美妙 ,那可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情呀……</h3><h3> 那时候的水饺,才叫真正的纯手工水饺:饺子皮是自己和面自己手擀得;肉馅,完全是自己一刀一刀剁出来,因为那时没有绞肉机,吃一次5、6个人的水饺,如果一个人包,没有2个小时连轴转的工作量,是结束不了的。</h3><h3> 那时候,我们家六口人,哥哥姐姐在外打工,我和妹妹上学,家里二十多亩的农田活就有父亲和母亲忙乎啦。而大男子主义的父亲是从来不会插手做饭的事情的,自然做饭的重担,就有母亲一个人承担了。母亲每天的事情既要忙庄稼地的农活,又要忙家人的生活,还要管着家里鸡狗牛羊的吃喝拉撒……一天下来,母亲经常忙得是团团转,可是次日清晨到来之时,即使没有闹钟,有责任心的母亲也不会耽误一家人的早饭。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母亲,有多累呀…… </h3><h3> 可是即使这样累了,我的母亲每一个礼拜六的晚上总是为我准备一顿色鲜味美、皮薄馅厚的肉丸水饺,犒劳我一个星期的学习所累……而今想起我现在的不起眼的工作,我真的感觉有愧于母亲当年为我的付出…… </h3><h3> 只要不是农忙季节,每个礼拜六回到家时,母亲一定会把水饺包好了、放的不热不冷的等我回家享用。我放学归家,支好自行车,来不及放下书包,来不及洗手,就像饿狼看到肉一样哦,迫不及待的来到饭桌前,一只手抓起一个饺子,一仰脖子,丢进嘴里,第一个饺子还没品出啥味,第二个饺子已经进嘴里了,这时候饺子的鲜香,开始在嘴里飘荡了,现在想来,那一个香呀真是沁入心脾,无言一比呀。而此时此刻的母亲,总是笑蔼蔼地看着我吃,待我打着饱嗝,眉飞色舞地给她讲学校里发生的奇闻趣事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才开始吃饭。 </h3><h3>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真的是太不懂事了,只想着自己一个星期寄宿在学校里没有开荤,好不谦让的大口的吃着水饺。可是,怎么就不考虑考虑,母亲,在家劳累了一个礼拜,不舍得吃的肉,都留到我来家吃。母亲一个礼拜不停歇的体力劳动,也需要用肉补一补呀,可是当时不懂母爱的我,怎么能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呢?一个母亲即使自己有很累,也会全心全意为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h3><h3> 水饺,以肚大能容纳各种各样的馅儿,而深得人们的喜爱。而母亲的一生也以宽容、乐于助人、善良、勤劳、奉献,从容的过着她的一生。受母亲的影响,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是本着善良、乐于助人、与别人和睦相处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h3><h3> 晚年的母亲,由于疾病的折磨,很多的往事,在她的脑海中,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对于我喜欢吃水饺一事,每一次回家,即使母亲已经不能下厨了,还总是不厌其烦的问我,想不想吃水饺。我的母亲呀,您是不是,能考虑一下自己呀,您的心里总是装满了别人,不曾考虑过自己的身体。</h3><h3> 而今,母亲已经离我而去,吃起水饺,就会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在,回家有一声娘叫,母亲不在,回家只有疼彻心扉的痛。</h3><h3> 爱我的母亲呀,愿天堂里的您,一切都安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