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游

徐焕文

<h3>  二0二○年一月五日我与老公及朋友一行九人前往韩国进行为期七日的旅游。我们五日晚十点从合肥乘卧铺火车,经一夜休息,次日早晨到达连云港。尔后乘坐大巴车到达连云港国际客运码头,午后登上和谐号轮船前往韩国。</h3><h3><br></h3><h3><br></h3> <h3>  我们乘坐的轮船载重三万多吨,能载客一千余人,是一个集超市、电影院、多功能厅、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客轮。</h3><h3> 登船后 领取房卡,入住房间,整理好行李后,开启了我们海上欢乐之旅。</h3><h3> 走上九层甲板,去欣赏波光粼粼的大海,天空下起了雨,站在甲板上风吹的很凉很凉,但也挡不住我们兴奋的心情。</h3><h3> 海水在海风的吹拂下大波浪向行驶的反方向急速流动。我们躲到甲板前边的遮阳雨棚下面。想象中的那种八级惊涛骇浪风暴场面没有出现,轮船只是在风浪中轻微的摆动着。风雨中的海世界给人有种奇妙的感觉,风把雨水不停的涮到了甲板上。天空不时有海鸥从头上方飞过。</h3><h3> 俯瞰着多姿多彩的海上世界,有的用手机面对乱云飞度的海平面,站在船的护栏旁寻找最佳的拍点。同行的许哥拿出笛子,大家放声歌唱,海上风雨中唱歌别有一番情趣。<br></h3><h3> 傍晚天晴了,再次走上甲扳有幸拍到美丽的海上日落。</h3><h3> </h3><h3> </h3> <h3>海上日落</h3> <h3>  轮航即将到港,著名的仁川海上大桥出现在眼前。</h3> <h3>  经过二十四小时的航行,船于次日傍晚停靠在韩国的仁Ill码头,经过一系列出关手续后在韩国导游的带领下,登上大巴车驶向仁川月尾岛。</h3> <h3>  晚饭 来到一餐馆二楼,我们按照当地人的风俗脱掉鞋子,本来韩国人用餐是盘腿而坐的。但主人考虑到我们这些异国客人不一定习惯就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小方凳,四个人一桌,有韩国的泡菜下饭。我依然很不适应这种方式就餐。</h3> <h3>  天下着雨,饭后我们撑着雨伞,在导游的指点下参观著名约1200米长的文化街,寻找历史的痕迹。雨下的太大,匆匁拍了两张照片返回车上。<br></h3><h3>  仁川 月尾岛位于韩国西海岸,因其半月尾状的岛屿形状而得名。 是观光旅游地, 这里有大海,有游船,也记载着沉重的历史一一美军登陆处。</h3><h3> 想象得到几十年前这里曾是血与火的生死战场。是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一战成名,同时扭转韩朝战争的局势的地方。纪念碑用韩文介绍仁川登陆作战的经过。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没有一丝痕迹,这是唯一的昭示着那场战役的标志,时刻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h3> <h3>  凡是到韩国旅游者,“三八线”是个必看的景点。“三八线”即二战时苏美两国在朝鲜接受日本军投降的分界线,也是朝鲜战争中南北双方停战的界线,因处在北纬38度线上,由此而得名。以“三八线”为界,向南北各扩展2公里,是缓冲地区。韩国建设了旅游景点,对游人开放。我们来到“三八线”上,看到了新建铁路的白色大桥,战时的旧铁路和运送战俘的火车头,企盼南北亲人团聚的望拜壇……触景生情,大概每个到达此地的人都会产生民族不能分裂,祖国需要统一的感慨。</h3><h3><br></h3> <h3>  临津阁是观察"三八线"的一个重要关卡,距板门店仅有14公里。</h3> <h3>  望拜坛,是韩国政府专门为那些有家属或亲人在朝鲜的韩国人设立的祭拜与祈福的地方,每年这个地方都会举行放气球到朝鲜的活动……</h3> <h3> 这座桥就是非常有名的"自由桥"。自由桥原是京义线上的铁路桥(一条连接南北的最主要的铁路干线),在朝鲜战争中遭到破坏,现只保存有二三十米的木栈桥。1953年南北双方停战协议签订后,通过此桥交换战俘,13000名战俘高呼自由万岁通过此桥,故称为"自由之桥"</h3> <h3>  这座浮雕,雕的是一对离散夫妻,他们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它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允许南北家属会面的短暂而珍贵的历史时光。</h3><h3> 在近六十年的阻隔中,这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给多少人造成碎心透骨的痛啊!</h3><h3><br></h3> <h3>  战争中被炸坏的火车机车,车身千疮百孔,它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带给民众的痛苦与灾难,也警示着那段难忘的历史创伤。</h3> <h3>  在展望台向北可望见***的景色。</h3> <h3>在韩国京畿道坡州参观现代汽车博物馆</h3> <h3>  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府和总统官邸所在地,位于首尔市钟路区世宗路1号。青瓦台左临骆山,右边是仁旺山和南山,前面是景福宫,俯视汉江东流。青瓦台依山傍水,周围有茂密的丛林,自然环境优美,被人们认为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h3><h3> 美丽的青瓦台见证了韩国历史上的数次兵戈相向和政权更迭,见证了无数韩国政治家的飞黄腾达和身陷囹圄甚至一命呜呼,是韩国历史默默无言的见证人。</h3> <h3>  景福宫,是韩国首尔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宫殿。是朝鲜太祖李成桂1395年建造的。是韩国人引以骄傲的宫殿。在韩国的知名度如同中国的故宫。但它没有故宫宏伟,壮观,无法相提并论。</h3><h3></h3><h3> 200多座殿阁的瑰丽建筑,承载了朝鲜王朝二十几代大王的骄傲和悲伤。其实景福宫的大部分建筑在1592年战乱时被焚毁,经历了一次次的毁灭和劫掠,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犹如是韩国近代史的一部史册,在风雨飘摇中仍然英姿飒爽。</h3> <h3>  韩国战争纪念馆,为世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主题纪念馆,以收集、保存和展出历代朝鲜战争的史料。</h3><h3><br></h3> <h3>  纪念馆前和平广场上最醒目的是飘扬着联合国旗帜和当年参加联合国军的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的旗帜,旗杆前是参战国纪念碑。</h3><h3> 纪念馆室内部分,因导游规定参观时间较短,室内部分我们未进去观看。</h3> <h3> 这是一座战争造型塔,象两柄带血的刺刀指向天空,形象地揭示了战争的记忆残存在刺刀,同一民族分隔时面临骨肉残杀。</h3><h3><br></h3> <h3>  和平广场外围矗立着和平钟楼,两位少女象天使般呵护着和平之钟。一只钟上记录着那场战争爆发的时间—50.6.25</h3> <h3>  11m高的“兄弟像”表现的是一对兄弟的真实故事,哥哥是韩国军人,弟弟在朝鲜人民当兵,两人最后在战场上重逢相遇的情境。塑像表达的是和解、亲情与宽恕的理念,兄弟情超越了意识形态的不同。</h3><h3> 兄弟像下方的碑室宽18m,是按照旧时代的墓地打造而成,象征成千上万在朝鲜战争期间牺牲军民的长眠地。纪念碑基座上有一条由东向西深深的裂缝,代表着38线仍然分裂着整个朝鲜半岛。</h3><h3> </h3> <h3>  室外武器展示区放置了曾在韩国服役、缴获自朝鲜或美军曾使用的武器装备,有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巡逻艇、舰载武器、战车、装甲车、自行火炮、导弹、雷达、心理战扩音器等等。</h3> <h3> 北村韩屋村位于景福宫、昌德宫、宗庙之间是传统韩屋密集的地方,也是首尔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居住地,且到处都有很多史迹、文化遗产和民俗资料。因此,被称为城市中心的街道博物馆。</h3> <h3> 漫步在这里,可见家家屋檐连延不断的传统美感,更能体认到巷道内的淳朴情感。</h3><h3> 走在路上,走在历史中…记录下开心一刻</h3><h3><br></h3> <h3>  特丽爱3D美术馆内陈列的作品利用错视技术将二维的图画呈现出三维的效果,每幅画都栩栩如生。我们在画前摆出有趣的pose,拍出的照片会有种进入画中的感觉,为有趣的旅行留下永久的纪念。</h3><h3><br></h3> <h3>韩国秀</h3> <h3> 南山塔~首尔塔,南山海拔479.7米,塔高236.7米,是仅次于莫斯科塔(海拔537米)的世界第二高塔。建于1975年,首尔塔是观望首尔的夜景的最佳地点,在首尔塔的展望台上可以看到璀璨的城市夜景。导游安排我们白天登上展望台,观赏到晴空万里的繁华都市。</h3> <h3>在这碑下放着一份1985年10月17号的一份中央日报,到2485年也就是500年后才能打开,那时候的人们看到这份报纸将是什么感觉?</h3> <h3><br></h3><h3> 首尔位于半岛中部,在朝鲜历史上,有900多年定都首尔。首尔作为都城又称“皇城</h3><h3> 蓝色的汉江清流横贯首尔,将市区分成南、北两部,19座大桥飞架南北,天堑汉江早成通途。江北是老城区,历史古迹均在江北。江南是新城区,是现代化首尔的标志。</h3><h3> 漫步首尔街头,宽阔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南山顶上巍然耸立的高240米的首尔塔、繁华的商业街,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国际大都市的气息。</h3><h3> 首尔街道上的车大多数都是“现代”、“起亚”等韩国国产车,进口车极少。上下班高峰时段,首尔从江南到江北,一路都是大塞车。</h3><h3> 首尔的街道很干净整洁,看不到垃圾桶。交通秩序好,行人严格遵循红、绿灯行走。在街上看不到电动车,摩托车。</h3><h3> </h3> <h3>夜景 玛持大厦123层555米高。</h3> <h3>  品尝韩国菜石锅拌饭、韩式火锅、参鸡汤、韩式烤肉等,不愧为泡菜王国,每餐饭都配有各式泡菜。</h3> <h3>  归来途中在甲板上载歌载舞,愉快的歌声在大海上空飘荡。</h3> <h3>  望见连云港灯塔。</h3> <h3>  归来后先不说韩国的繁荣、首尔的现代,也不说景福宫的雄伟、光化门的壮丽、青瓦台的肃穆、南山公园的秀美,不说汉江的旖旎、大公园的幽静、韩屋村的古朴,说一说这次旅游以外的事。</h3><h3> 这次我们一行九人前往韩国旅游,大家一路上相互关心帮助。途中在一起打牌、唱歌、跳舞,做到了快乐旅行,平安回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h3><h3>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操着不同的方言,曾有着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经历。我们在骑自行车运动中相识,在公园小乐队中熟悉。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聚集在一起,退休续谱夕阳曲,健康快乐度余生!下次的旅行我们再结伴同行!</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