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理智地看待时下儿童的“聪明”

杨全华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应理智地看待时下儿童的“聪明”</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全华</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时下经常看到爷爷辈的老年人,对孙子辈的后代,因其“聪明”而喜不拢嘴,似有聪惠过“祖”,未来成“龙”之感。而且此等现象并非个别。时下的“小孩儿”真的普遍比他们的父辈、祖辈甚至古人的儿时聪明吗?答案应是否定的。对这个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我当看到年仅两岁半的小孙子一天之内发生的三件“聪明”事而引起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天中午,当我要送6岁多的小孙女上学时,两岁半的小孙子,从我的电脑桌上拿起我的一串钥匙把进户门给反锁了(他因玩过我的钥匙,知道哪把钥匙是进户门上的)。我问他为什么锁门,他说:“姐姐对我好,我不让她上学,我要跟她玩。”下午四点多,小孙女放学回家后,老伴在客厅里帮助小孙女学习,小孙子在旁边不断地问:“奶奶,学完了吗?”当看到奶奶离开沙发到餐桌去拿水杯时,他急忙跑到电脑桌前,拉着我说:“爷爷,你快去陪姐姐学习,我要跟奶奶玩。”看来他明白,此时如果没人替奶奶陪姐姐学习,他就不能跟奶奶玩。晚饭前我因有一活动要参加,当我换上衣服准备出门时小孙子问:“爷爷你要干什么去呀?”我说出去有点事,他问什么时候回来,我说晚饭后。这时没想到他竟然说“咱家没有毛栗子了,你回来的时候买点毛栗子吧!”我记起上午他要吃毛栗子,奶奶说吃完了,等再买。没想到,过了大半天当我要出去时他仍记着那件事并说出这番话。</font></h3> 说实话,我看到年仅两岁半的小孙子这些聪明的表现,心里确实很高兴,感觉现在的小孩儿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小心眼就这么多,甚至像个“小大人”。难道现在的小孩儿真的比过去的孩子聪明吗?惊喜过后,经过冷静思考,我认识到并非如此。不可否定,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进化发展,不能说现在的小孩儿不如古代的小孩儿聪明,但也不敢说现在小孩儿的智商就一定比古代儿童的智商高。老人们之所以总感觉现在的小孩儿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其中有感情因素,有对聪明一词的片面认识,更有看事物缺乏辩证性等问题。<br>  首先,在于“感情用事”,以亲代“优”。隔代亲是亲情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爷爷们眼里和心中,亲与好似乎永远是成正比的,而好与优又几乎是化等号的。隔代亲是不可改变的现实,是不可打破的定律,而在爷爷们看来,横竖满眼“孙子”好,“孙子”优,“孙子”聪明也就在所难免了。 <h3><font color="#010101">  其次,在于缺乏对“聪明”的正确理解,误把聪明当智商。聪明与智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影响成才的因素更多地在于智商而不是聪明。聪明往往受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或者说后天性比较强。而智商的高低是先天性的,遗传基因是决定性因素。当代孩子的生活环境与近代、古代孩子的生活环境;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的生活环境甚至这家孩子与那家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区别带给孩子的表面影响,就是看上去“聪明”上有差异。其实,这并不能代表智商有区别。或者说,即便是现在的小孩儿表现得比过去的小孩儿聪明,也不能说一定比过去的小孩儿智商高。只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们接触的事物不同了,聪明的表现形式不同了。试想,几十年前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几岁就会打电子游戏,玩智能手机呢?但我们看看现代从航空航天高科技到化学物理文学等领域重大成果的获得者,不是大多数甚至更多都是几十年前出生也并没有看出有多么“聪明”的农村孩子吗?因为受客观环境的制约,他们儿时虽然看上去一般、平平,但他们的智商并不低,一旦他们得到必要的环境,经过后天的努力与付出就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font></h3> 第三,在于“后入为主”,把过去孩子的“聪明”淡忘了。人们对事物的印象是有时差的。对过去事情的印象总是会淡化甚至忘记,而对时下尤其是眼前的事情却印象极深。从近处说,当爷爷奶奶的回想一下自已子女小时候的事情,恐怕也有与眼前的孙子们同样“聪明”甚至更为“聪明”的表现。记得1983年8月当在学校工作的爱人放暑假后,我们带着刚满一岁零三个月的儿子回农村老家。当晚,一大家子人在院子里吃晚饭时,儿子用手指着饭桌上的菜,一会儿“豆角”、一会儿“黄瓜”,直呼其名点着要吃。饭后,院子里聚集了本家同姓的许多人,我拿着一盒烟,一根一根地递给儿子,让他给爷爷们去送烟。他按照我的分咐,手里拿着一支烟,一会儿跑到爷爷跟前,一会儿跑到大爷爷跟前,一会儿跑到三爷爷跟前:“爷爷,烟儿”,“大爷爷,烟儿”,“三爷爷,烟儿”。一家人看到这个年仅一岁零三个月、路还走不稳当的小孩儿的表现,都很惊呀!应当说,儿子当年的表现优于现在的孙子。<br>再往远处说,古代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神童,表现更是令今人望尘莫及。如: <br>蔡文姬,六岁能辨弦音;<br>曹 冲,六岁才智惊人;<br>司马光,七岁破瓮救友;<br>孟尝君,五岁以语启父;<br>…………<br>古往今来的事实说明,过去的孩子并不比现在的孩子“笨”,只是由于我们“后入为主”,眼里只有“现在”,把“过去”给忘记了! 第四,在于“望子成龙”,认为幼时聪明长大必成大器。在民间有“七岁看老”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人长大后有没有出息,从小时候就能看出来。小时候聪明过人,长大后定成大器。勿容置疑,一个人小时候聪明懂事绝对不是坏事,但小时候聪明懂事长大后不一定就有作为。因为一个人最终能否有出息,是其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这是为古今事实所证明的真理。<br>孔融四岁就懂得谦让之道,十岁才思敏捷过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但他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他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br>三国时代,年仅六岁的诸葛洛就懂得化解矛盾之道,诸葛恪可谓神童。但史书记载,诸葛恪的聪明,也属于孔融式的小聪明,用来辅佐君王,治国安邦,则显不足。史人评说,孙权一双碧眼,有知人善用之誉,但是让诸葛恪这样一个人“辅太子”,却是大大的失策。<br>当今社会,类似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一个人是否成才绝不取决于儿时是否聪明。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追求,努力奋斗,才是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br>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当然是人们乃至全人类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如果主观夸大、随意放大晚辈的聪明智慧,必然会对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会给培养教育后代的方法,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成才成长。 <h3><font color="#010101">  由此不难看出,时下看似聪明的“小孩儿”并非真的聪明。对待他们,祖辈们还是理智一点为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关注!</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