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的茅屋(3-2)

邵辉平(少东家)甘肃兰州

<h3>杜甫在成都建的茅草屋被称为成都草堂(或成都杜甫草堂)。</h3><h3>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h3> <h3>《春夜喜雨》</h3><h3><br></h3><h3>【唐】杜甫</h3><h3><br></h3><h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h3><h3><br></h3><h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h3><h3><br></h3><h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h3><h3><br></h3><h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h3><h3><br></h3><h3>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h3> <p class="ql-block">拍摄于四川成都杜甫草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