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冬天骑车不冷,但在晚间宿营的时候还是有点冷的,有时还会刮风下雨,所以这次带的防寒用品比较多,</h3><h3>住的包括:锡箔纸防潮垫、轻薄款帐篷垫、充气式帐篷内防潮垫、单人户外垫、冬季睡袋、春秋睡袋、单人帐篷。</h3><h3>吃的包括:汽油炉、五升燃油、单人锅盆、油盐酱醋、榨菜、老干妈辣椒酱、面条、便携式洗脸盆、包括洗漱用品。</h3><h3>电子设备:手机、相机,吹风机、望远镜、骑行手电,骑行头灯,相机自拍杆、四块充电宝,加起来有七万毫安、多功能旅行USB插座。</h3><h3>单车维修工具加备用内胎一条,</h3><h3>登山杖一根,用于支撑停靠单车时用</h3><h3>便携式水袋一个</h3><h3>保温杯一个</h3><h3>衣服:一套换洗的内衣跟换洗的外套,袜子四双,</h3><h3><br></h3><h3><br></h3> <h3>好兄弟超神送我40公里,在途中拍的一段视频,</h3> <h3>经常路过的地方,革命老区:泾县红旅小镇云岭</h3><h3><br></h3> <h3>红旅小镇往南25公里处就是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的桃花潭。</h3> <h3>骑行第一天在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的桃花潭住下了,</h3><h3>第一晚不需要搭帐篷宿营,我家老二哥因自己有喜欢吃吃喝喝的好习惯,也就有了烧一手好菜的手艺,在桃花潭西大门口经营土菜馆,不图自己能挣多少钱,平时能跟聊的来的兄弟朋友们一起聊聊老子、孔子、孟子,军事、政治都可以,</h3><h3>在这儿我强势插播小广告,我不能保证我家老二哥烧的菜能符合每个人的胃口,但能肯定老二哥对大家的热情,</h3><h3>到桃花潭可以找我老二哥谈笑人生,联系方式:13524073656.老潘</h3> <h3>第二天,上午9点多出发往一湖担两山,(两山指的是黄山九华山)的太平湖方向,</h3> <h3>今天的太平湖很美,冬季的游客不多,空气也好,在此后的十几天的时间就能证明在太平湖的天气是最好的,</h3><h3>有山有水,还有我在看山水的我</h3> <h3>湖光山色的美景让我舍不得离开</h3> <h3>下午3点看见湖畔边的小木屋非常适合露营,几十米处就有公厕,关键是此处风景好,虽说时间尚早,不走了,出来看风景的,急着赶路干嘛</h3><h3>把帐篷支起来先</h3> <h3>景区的消费比较高,我早有准备了,自己煮面条吃</h3> <h3>吃饱喝足后烧点热水泡泡脚</h3> <h3>第三天</h3><h3>太平湖往石台县方向,经过太平湖大桥,红色大桥是京台高速桥,看上去很漂亮,相机角度找不好,空气也不清透,</h3> <h3>进入石台县后,上下坡就变的平常了,</h3><h3>不怕坡长,就怕心老</h3> <h3>石台可能是安徽最贫困县,县城因为地理的原因无法扩张建设,县委跟县政府也不在一起,但是石台人非常纯朴,空气好,</h3><h3>纯朴跟好空气是经济富裕地区花钱买不到的</h3> <h3>下午就开始有蒙蒙细雨,在天黑下雨前发现有个新开发的茶叶城有好多空置门面房没上锁,今晚的宿营地解决了,煮面,烧水洗脸泡脚</h3> <h3>石台县可能是安徽省烈士最多的一个县</h3> <h3>衣装红配绿丑的哭,大山红配绿怎么样</h3> <h3>第四天,</h3><h3>进入东至县,冬季,尤其是年底的时候经常会刮风下雨降温,可是这些都不能阻挡的前行,因为我喜欢挑战自我,通过骑行追求自由,追求深沉意义,</h3> <h3>几乎到下午3点后就要开始留意可以宿营的地方,在洋湖镇的路边有塑料大棚可以,塑料大棚里面不能使用汽油炉,大棚的塑料跟荒草遇火就着,外面又下雨,晚餐只能去镇上买吃的,热水跟店老板讨些就行</h3> <h3>洋湖镇到东至县城的一段20多公里的烂路我骑了三个多小时,一路上都是工程车辆,雨大点的时候要穿雨披才行,单车重加上雨披招风,我就更加的放慢骑行速度,我深知:骑行是有一点点危险的运动,路上啥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一定到谨慎,可以挑战,但不可以玩命,</h3><h3>切记:这个世界我只能来一次</h3> <h3>第五天,</h3><h3>这三天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没停过,似我双脚踩在脚踏上的感觉:根本不想停下来。</h3> <h3>彭泽县太泊湖</h3> <h3>在彭泽县的宿营地是长江湿地公园旁的空置门面房,空置率的原因跟马云有关</h3><h3>离门面房几十米的地方有公厕,看、看,还有配套设施,气人不、哈哈哈</h3><h3>今天单车吃了不少苦,走了20多公里的泥浆路,出门这几天我自己都没洗澡,先给单车洗,洗洗车上的泥浆,</h3><h3>对单车好点,因为寻找心中尚未到达的地方,单车可以陪我风雨同路</h3> <h3>因为在屋子里面,我就懒得支帐篷了,直接上防潮垫睡袋,</h3><h3>依然吃面</h3> <h3>第六天</h3><h3>彭泽县距离湖口县大约近40公里的路程,中午时间就到达湖口县西渡口准备渡船到九江,可是时间不巧,等下班次船还要等一个多小时,看看地图,看鄱阳湖骑行攻略后还是不去鄱阳湖西岸了,还是湖口县往老爷庙方向骑,骑了近两个小时后路况变得差很多,也看见告示封路,所以原路返回到湖口县城再往都昌县</h3> <h3>第一次看见鄱阳湖,湖梢,湖水也不清澈</h3> <h3>湖口县往老爷庙的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还是可以骑行的,可是连续雨天,只能望路回头</h3> <h3>下午到达北炎乡,到处留意扎营的地方,发现一村委会楼梯间可以,物品摆在里口,人睡在外口,多安全</h3> <h3>第七天</h3><h3>按攻略走,先去都昌县周溪镇,然后渡船到对岸的鄱阳县,经过一上午的骑行到达周溪镇,跟当地的打听渡船的事才得知,现今没有渡船,因为是鄱阳湖枯水期,所以又是原路返回,第二次原路返回,原路返回的时候用觉得骑单车太慢</h3> <h3><br></h3><h3>冬季的鄱阳湖就是个鄱阳湖大草原,大草原也不适合踏入,连续阴雨有泥土粘鞋,</h3> <h3>原路返回至中馆镇往景德镇方向,在鄱阳县境内的途中遇见一道观,进入看看能否扎营?</h3> <h3>下午三点多,就发现了这座道观,虽然时间尚早,可是继续往前走也未必能找到好的扎营地,所以就提前留下了,看阳光还好,把睡袋防潮垫鞋子都拿出来晒晒</h3><h3>我一开始以为是座寺庙,进屋子里才发现供奉的是玉帝,道观里只有一老者守道观,</h3><h3>晚餐依然是面条</h3> <h3>第八天,</h3><h3>早晨就开始下小雨,忽大忽小的,我也是配合着雨的节奏,忽骑忽停,</h3> <h3>景德镇方向</h3> <h3>浮粱县的昌江河观景带还是挺美的,居然还有渡船,增添不少看点</h3> <h3>在浮粱县往浮粱古城边的昌江河上有桥头堡是空的,也是扎营的好地方,其实公园有亭子也可以扎营的,只是在公园扎营会引来些好奇的路人问这问那的,桥头堡会安静些,更合适我扎营</h3> <h3>第九天</h3><h3>浮粱古城在搞装修,没有工作人员售票,我进景区拍了几张照片走人,早晨雾很大</h3> <h3>景德镇陶瓷大学除了学习陶瓷文化技艺外,还会有其它专业不</h3> <h3>进入上饶市婺源县境内</h3> <h3>今天没下雨,骑的路程也多些,大约90公里以上到达婺源博物馆附近,晚餐没煮面吃了,在饭店点份青椒土豆丝加一瓶啤酒共20元,吃完饭就发现一废弃的治安岗亭,晚上又有宿营的地方了</h3> <h3>第十天</h3><h3>没去婺源县城,直接往江岭景区方向</h3> <h3>在江湾景区计划是往千岛湖路上骑的,导航没开也没注意路标,因为又在下雨,当时雨下的大,在小学校避雨,打开手机地图才发现走错路了,我都到皖赣交界处了,原路返回又要走上20多公里,雨还在下,天也快黑了,我跟那老师说能不能住在教室里,一开始老师不答应,我就说我想走也走不了,雨一直下,当地又没旅馆,你就帮帮忙,让我住下,最后老师答应了,老师下班的时候还烧瓶热水送给我,在寒冷的冬季让我暖和了许多,</h3><h3>晚上跟家人通电话的时候,让我不要去千岛湖了,因为这段时间都是雨雪天气,家人不放心,让我早点回家,</h3><h3>今晚只怕了视频,没拍照片,美篇又不能上传过多的视频,所以………</h3> <h3>第十一天</h3><h3>早晨就开始下小雨,小雨无碍我骑行,今天有一扶车岭需翻越,在半山腰雨落的大些,有是冲锋衣又是雨披,裹的我内衣裤脚鞋子都湿了,下坡那个冷,好歹熬到山下遇见一客栈,看手机天气预报,还是有雨,不走了,住下先,都到安徽了,不急不急</h3> <h3>旅馆费60元,进房间用电吹风把鞋子吹干,洗澡的内衣换一套穿,脱下的装包不洗</h3> <h3>第十二天</h3><h3>一如既往的下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h3><h3>到达黄山汤口镇冈村</h3><h3>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看见路边有些地方不是不能扎营,就是想再找找,就这样到下午天黑的时候再也没找到合适宿营的地方,还是找一客栈住宿,</h3><h3>70元住宿费跟晚餐,老板一个人闲来无事,邀想喝酒,这等好事、岂能拒绝!好不快哉</h3> <h3>皖南烟雨蒙蒙的景象也是挺美的</h3> <h3>第十三天</h3><h3>早晨把物品装车后居然发现车后胎没气,下包拆后轮换备用内胎,损坏的内胎装包大概回家再补,</h3><h3>天气还好,无雨有雾</h3> <h3>有几次路过黄山,但未曾进过黄山景区内,我对收费景点兴趣不大,记得谁谁谁说过,感受黄山、天下无山,我就在黄山脚下的205国道上感受下黄山</h3> <h3>今晚的扎营地是泾县榔桥镇路边一个废弃的邮政所,依然面条</h3> <h3>第十四天</h3><h3>泾县到南陵的路途太熟悉了,熟悉的地方无景,没拍任何影像,回南陵第一件事是跟骑友喝喝酒,解解风尘</h3> <h3>到村口就差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了,不过,还是有些人在村口夹道欢迎的。</h3> <h3>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不用强求跟谁谁一样,但是眼界却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只是这个世界的精彩和多样需要包容和广阔的视野才能看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