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25日9时,是我们全家人心中永远的痛!那是一个阴冷的早晨,58岁的父亲在与病魔顽强搏斗了五年后,终因癌症广泛转移,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坚强的父亲在他病痛的日子里,从没有在我们五个儿女面前呻吟过一声。</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后,我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他在笔记本上写给我们的遗言:“我去世后,不开追悼会,照顾好你们的母亲,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原来此次住院,他是对自己的后事有准备了,看得我们不禁热泪滚滚……</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的弟弟还在学校读书,小妹妹也刚刚毕业,母亲则刚退休,家里的负担确实很重,但我们遵守他的嘱托,没有向组织伸过手。</p> <p class="ql-block">忆父亲</p> <p class="ql-block">1929年4月,出生于东北辽宁省一个贫农家庭的父亲,是奶奶家中最小的儿子。1946年5月,年仅17岁的他自愿应征入伍,从此走进革命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1948年他在部队里入党,跟随第四野战军,参加过著名的通化战役、开源战役、梅河战役、四平战役、长春战役、平津战役,及解放后的援越抗美战役,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保家卫国,建立了功勋。</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1949年三月部队入京时,毛主席在北京西苑机场检阅高射炮部队时的照片,这张照片里就是我父亲所在的部队 。</p> <p class="ql-block">70多年前,父亲当时所在的部队就曾从这里走过。</p> <p class="ql-block">全国解放后,父亲所在的防空兵部队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保卫北京、天津、上海及1949年开国大典的防空作战任务。</p> <p class="ql-block">他们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生死兄弟</p> <p class="ql-block">父辈们把自己的青春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p> <p class="ql-block">家中保存了近70年的林彪元帅的命令书</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立功证书</p> <p class="ql-block">解放东北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华北解放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解放华中南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五五解放奖章</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援越抗美纪念章</p> <h3>父亲的遗物</h3> <p class="ql-block">由于父亲当年是瞒着家里人,偷着跑去报名参军的,后来,家人听与他一起参军的人说,有人看见父亲牺牲了时,奶奶伤心的把眼睛都要哭瞎了。全国解放后,直到1953年,父亲才回到家乡探亲,这是奶奶、父亲与二伯父当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7年,母亲带着幼小的我到沈阳探亲时,与父亲及姨夫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他生死与共的战友们</p> <h3>父亲(中)和他的战友们</h3>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日,应越南民主共和国请求,我国派出志愿军援越抗美。</p> <h3>炮火纷飞</h3> <p class="ql-block">陈树林、刘树桐叔叔在越南临空指挥战斗</p> <h3>23团刘树桐参谋长临空指挥战斗</h3> <p class="ql-block">宋化一场恶仗,敌机出动51架次,对我方阵地轮番轰炸,造成我方牺牲19人,受伤61人。此图为战斗中牺牲的刘祥烈士</p> <p class="ql-block">被战火毁坏的党旗</p> <h3>1965年宋化战斗经过图</h3> <p class="ql-block">当年父亲所在的23团,抗美援越共参战了两个月零7天。战斗中,23团六战五捷,共击落敌机23架,击伤8架,活捉敌飞行员11名。</p><p class="ql-block">图为美国飞行员向我23团投降。</p> <h3>美国飞行员的投降书</h3>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一,部队受命回国</p> <p class="ql-block">高炮八师师长魏钟锦在北京丰台火车站欢迎高炮23团凯旋归国</p> <p class="ql-block">回国后,父亲和他的三位战友作为参战部队代表,在北京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第二排左起第4位是父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任师付政委时在上海奉贤靶场上</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战士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任高炮三师副政委期间与师团领导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工作繁忙,每逢节日探病号下连队,他就更忙。那时,我们与他总是聚少离多,家里甚至拿不出几张全家福来。这张全家福还是专为寄给家乡亲人才去拍的。父亲经常说:“在战场上为了祖国与敌人拼命厮杀时,牺牲了那么多我们的战友,哪里曾想到我还会有今天这个家啊”。</p> <p class="ql-block">与家乡来沪的亲人拍的合影</p> <h3>1978年,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h3> <p class="ql-block">1983年父亲由上海高炮八师调任到南京空军任后勤部政委。父亲离开我们几十年了,如今每逢遇到父亲的老部属,大家都会同声称赞:林政委,好人啊!</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未见面的亲哥俩,终于在南京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1983年父亲因病手术后,经过上级批准离职休养,住进了上海南空干休所</p> <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后,家乡没有忘了他的儿子。在我的老家大连瓦房店,有一个叫衡山书院的地方,陈列馆里陈列有不少从瓦房店走出去的名人,父亲的事迹也陈列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父辈是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开国军人,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他们勇敢正直。他们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毕生,无怨无悔,他们永远是儿女们心中不朽的军魂!</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两位战友如今都是90多岁的人了,见到他们,我仿佛就看见了父亲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放心吧,你为之奋斗终生的祖国将越来越繁荣,人民军队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病魔虽过早地夺走了您的生命,但在您离开我们的这35年中,您却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虽然您没有给儿女留下万贯家财,但您的高尚品德终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儿女们会谨记您的教诲,永远做一个忠于党,爱祖国,爱人民的人</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越发怀念您,我们的好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