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克罗地亚共和国是此次巴尔干之行的最后一个国家。<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克罗地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北,亚得里亚海东岸,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北部与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相邻,东面和南面则是塞尔维亚与波黑。</span></h1><h1> 1918年12月,克罗地亚与其他南斯拉夫人联合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为南联邦的一个加盟国家,1991年6月脱离南联邦,并于2009年加入北约,2013年7月1日加入欧盟。</h1><h1> 克罗地亚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副,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克罗地亚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是从前南联邦独立出来的经济较发达的国家。</h1><h3><br></h3> <h1> 克罗地亚拥有1778公里的海岸线,由于历史的原因,留下了不少滨海历史文化古城,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各国旅游者。海滨古城杜布罗夫尼克,就是我们在克罗地亚的第一站。</h1><h3><br></h3> <h1> 杜布罗夫尼克,古名“拉古萨”,是克罗地亚东南部的港口城市,倚山傍海、风景优美。这座具有中世纪风貌的古城,是亚得里亚海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之一,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海滨明珠”和“城市博物馆”。HBO热播剧《权力的游戏》君临城取景于此,近两年更使这里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h3><br></h3> <h1> 杜布罗夫尼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历史上,该地区曾是海上列强的必争之地。杜市虽为弹丸小城,但却通过施展政治外交手段, 在长达800年的时期内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特殊地位。15 世纪曾建立"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直至1806 年, 拿破仑军队占领该城,"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时代结束。</h1><h1> 杜布罗夫尼克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创办于1950年的"杜布罗夫尼克夏季艺术节 ",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和作家,成为国际著名的文化艺术节之一。</h1><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杜布罗夫尼克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老城内完好地保存着14世纪以来的欧洲古老建筑。这些古建筑风格迥异,具有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它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较完好的一个城市。每到中午12时和晚6时,36间教堂的钟声回荡在古城内外,悠扬悦耳。</span></h1><h3><br></h3> <h1> </h1> <h1> 杜布罗夫尼克钟楼建于1444年,上面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小铜人在整点的时候用小锤子敲钟报时,被人们称为杜布罗夫尼克的双胞胎“Maro 和 Baro”。现在原本的敲钟小人被放置在了Sponza宫的庭院里,钟楼上的"双胞胎"是复制品。</h1><h3><br></h3> <h1><br></h1> <h1></h1><h1> 派勒城门位于老城西面,是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主要出入口之一,这是文艺复兴样式的拱门,美剧《权利的游戏》中的君临城门,也是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墙的起点,城门上方有圣布莱斯的雕像。城门口有一吊桥,进入内门后便是杜布罗夫尼克老城街区。</h1><h3><br></h3> <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老城西面的岩礁上,高出海面37米的堡垒,犹如卫士一般从海陆两方面守卫着杜布罗夫尼克的两个入口。11世纪威尼斯人曾经试图在相同位置建造自己的堡垒,这样便可将杜布罗夫尼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当地人民听到此消息后,决心捍卫自己的领土,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便建起了堡垒,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不断地进行加固。当威尼斯人携带建造堡垒所需的全部材料,乘船抵达的时候,堡垒已经建好,他们只好无功而返。这座堡垒朝向海面的城墙有12米厚,面向城内的部分只有60厘米。堡垒的城门上用当地语言写着“用任何珠宝也换不来自由”。</span></h1><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 <h1>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是杜布罗夫尼克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1979年,杜罗夫尼克老城和城墙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大部分是在12一17世纪建造的,整个城墙不间断长1940米,最高处25米,是欧洲最大最完整的结构最复杂的城墙,保护了杜夫罗尼克五个世纪的平安与繁荣。</h1><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上有五座堡垒、十四个炮塔,可安装120门大炮。另外,城墙外面陆海相交处还有一条护城河,它与城墙一起构成了坚实的防御工事,据说这座城墙也是欧洲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从未被敌军攻破过。</h1><h3><br></h3><h3><br></h3><h3><br></h3> <h1><br></h1> <h1><br></h1> <h1> 在游船上拍摄的杜布罗夫尼克古城风貌。</h1><h3><br></h3> <h1><br></h1><h3><br></h3><h3><br></h3> <h1> 当地人说:“杜布罗夫尼克有两宝,绿树和海水。”早在几百年前,杜布罗夫尼克就有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种植几十株橄榄树,人称“夫妻树”。多个世纪以来,人们还有一个习俗———每当进城时,都会在Onofrio大喷水池洗手洗脸,以驱走染上瘟疫的噩运。</h1><h3><br></h3> <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span></font><span style="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white-space: pre-wrap; font-size: 20px;"> 离开杜布罗夫尼克,我们前往克罗地亚另一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Split)。斯普利特坐落在亚得里亚海的达尔马提亚海岸中心,由一个中央半岛及周围海岸组成,而城市区域也包括海岸边的许多小城镇。斯普利特也是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交通枢纽,有直达亚得里亚海上众岛屿及亚平宁半岛的线路,同时也是东南欧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span><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br></span></font></h3><h1> 导游对着模型,向大家介绍斯普利特古城的概况。</h1><h3><br></h3> <h1> 1979年,斯普利特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h3><br></h3> <h1> 古城的建筑是以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夏宫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戴克里先夏宫建于公元305年,占地3万平方米,宫墙高达17~21米,宽2米,宫殿正门6根大理石廊柱是远涉重洋从中东运至,工程浩繁,宏伟壮丽。宫殿倒塌部分,保留着倒塌后的样子,并没有人为地去修复,反而更增添了浓浓的历史沧桑感。</h1><h3><br></h3> <h1> 宫殿的列柱廊、戴克里先陵墓、朱庇特庙、街道上的柱廊、克罗地亚早期的教堂、罗马式的房屋、安的里亚·不温纳的大门以及尤拉·达马提亚的建筑作品等,全都按原貌保存并向游客展示。</h1><h3><br></h3> <h1>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当地人们的正常生活。</h1><h3><br></h3> <h1> 在一个古城门口,有两个中世纪打扮的武士,他们非常乐于和游客合影,还会指导游客如何摆姿态,配合拍照。事后打听,他们是大学生,利用假期搞点社会实践,当然也会有小费收入。</h1><h3><br></h3>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 </b>特</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罗吉尔(Trogir)古城是我们在克罗地亚的第三个旅游点,它位于马里欧斯海湾最西部,</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座落在克罗地亚大陆和契奥沃之间的一个小岛上,是</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亚德里亚海的港口城市。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span></h1><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 <h1> 这座桥一头连着陆地,一头连着海岛,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跨海大桥。</h1><h3><br></h3><h3><br></h3> <h1> 世遗小城特罗吉尔建于公元前3世纪,虽历经欧洲各个历史阶段的列强入侵或殖民,但仍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欧洲各式风格的建筑。</h1><p><br></p> <h1> 特罗吉尔市政厅广场。</h1><h3><br></h3> <h1> 据说这座圣劳伦斯大教堂,历经5个世纪才得以建成。</h1><h3><br></h3> <h1> 据说教堂的大门是欧洲最美的教堂门廊。</h1><h3><br></h3><h3><br></h3> <h1> 接着我们又前往克罗地亚西部港口、历史文化名城扎达尔(Zadar)。扎达尔是扎达尔县和北达尔马提亚地区的行政中心,同时也是克罗地亚第五大城市,东南欧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扎达尔还是克罗地亚足球队著名球星“魔笛”莫德里奇的故乡。</h1><p><br></p> <h1> 扎达尔的罗马广场是亚得里亚海东岸最大的城市广场,由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建立,两块石碑显示广场在公元3世纪完全建成。扎达尔的绝大多数罗马遗迹,在当时都是用来防御的工事,但两个广场是用高耸的大理石柱进行装饰,一座罗马塔楼位于城市的东边,而罗马引水渠的部分遗迹则可以在城墙外看到。</h1><h3><br></h3>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中世纪早期仿建的圣多纳图斯大教堂,被誉为扎达尔的象征和克罗地亚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span></h1><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3> <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扎达尔老城海边,有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风琴,它由一组7个分别长10米的延伸入海的白色石料台阶组成,里面暗藏着许多聚乙烯管,当里面的空气被海浪推动后通过直径大小不一的管道,其共鸣腔中的风琴管就会发出声音,7组石阶代表7个音阶,每个音阶里面通过不同管道表现出5个音调,35根管形成35个音乐调谐,由此随机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大海就是风箱,海浪就是吹奏手。风平浪静时是催眠曲,惊涛骇浪时就是交响乐。</span></h3><h1> "海风琴"于2005年建成,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NikolaBasic)。巴希奇从小就生长在海边,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就源于此。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海来“演奏”的管风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管乐器。"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h1><h1> 以下请打开视频,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奇妙音乐。</h1><h3><br></h3> <h1> 游客们静静地坐在海边,聆听着大海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海风琴声。</h1><h3><br></h3> <h1> 离"海风琴"不远,还有被命名为“向太阳致敬”的太阳能露天音乐厅,它是由300多块太阳能板组成的巨大圆形,白天吸收能量,晚上放出五光十色,同时还能满足海滨的供电。每当节日,这里就会举办音乐会。</h1><h3><br></h3> <h1> 扎达尔狮门古城墻(陆地之门),城门上的飞天圣马可石狮子雕像,由威尼斯人于1543年修建,显示威尼斯时期的皇家身份。</h1><h3><br></h3> <h1> 扎达尔古城街景。</h1><h3><br></h3> <h1> 普里特维采湖群是本次巴尔干之旅唯一的自然景观,位于克罗地亚中部的喀斯特地貌区,是克罗地亚著名的旅游胜地,成立于1949年,是东南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因为湖区有十六个美如童话仙境般的湖泊连绵串连在一起,所以又称“十六湖国家公园”。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保护名录。</h1><p><br></p> <h1> 普里特维采湖群有“欧洲九寨沟”之称。景区内各湖高低悬殊,因此湖之间形成了数百条如银练般的大小瀑布,最大瀑布落差达76米,瀑布、深潭、溪流遍布群山之间,四周围环绕着以山毛榉和冷杉为主要树种的原始丛林。</h1><h3><br></h3> <h1> 沿着湖区的天然堤坝从上游到下游,两岸断壁悬崖、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在茂密的群山中,无数个湖泊、洞穴和瀑布层层越过,水中树木透澈可见且不朽烂,形成罕见的水㡳玉树奇观,美不胜收。</h1><h3><br></h3> <h1><br></h1> <h1> 把16个湖连接在一起的是形态不同大小各异的16条瀑布。有的瀑布很细,丝丝缕缕,不高也不壮观,但是在青山绿水中,如盆景一样细腻。有的瀑布则从高耸的石壁上飞流而下,气势恢弘。虽然十六湖的瀑布在落差和宽度上都不在世界前列,但是瀑布群的密度、绚丽和多样性却令人惊叹不已,甚至有的瀑布连接起上下两个颜色不同的湖。这里的瀑布群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十大瀑布之一。不过,比起中国的九寨沟,感觉还是差一截。</h1><h3><br></h3> <h1>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克罗地亚首都 萨格勒布(Zagreb),这是一座中欧历史名城,它建于11世纪,最早由一些居民聚居区逐渐发展起来,十三世纪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到了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萨格勒布市也逐渐从老城扩展出新城。整个城市由三部分组成:即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老城,也称上城区,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又称下城区,以及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市中心为耶拉西奇广场,这里设有许多政府机构、银行及商业办公中心,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班·约瑟夫·耶拉西奇的巨型雕塑。在广场周围还集中了许多18、19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横穿耶拉西奇广场的是萨格勒布著名的伊利卡大街,这里集中了许多商店和大型超市,是萨格勒布主要的商业街中心之一。其中成立于1669年的萨格勒布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h1><p><br></p> <h1> 圣·史蒂芬大教堂(又称圣母升天大教堂)是萨格勒布的标志性建筑,高约105米。它始建于1094年,1217年竣工。1880年大教堂在大地震中被严重破坏,教堂的中殿、塔楼垮塌,已无法修复。20世纪初由著名建筑师赫尔曼•勃莱(Hermann Bolle)主持重新修缮。整修后的教堂整体采用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并增添了两座哥特式尖塔。修复后的大教堂,重现昔日辉煌且更加宏伟壮观。</h1><h3><br></h3> <h1> 城内著名的圣·马克教堂建于中世纪,其彩色图案由两个臂章和衬底组成,均代表中世纪克罗地亚的古王国,其设计思想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教堂两侧是总统府和议会大楼。</h1><h3><br></h3> <h1> 在附近一个小山坡上拍摄的圣母升天大教堂风景。</h1><h3><br></h3> <h1> 在广场边上,有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老年人在载歌载舞,演出结束后,还向周围的人们分送糕点。看上去,他们似乎是从市郊来的一些老年志愿者。</h1><h3><br></h3> <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广场边上的鲜花蔬果市场。</span></h1><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 <h1><br></h1><h3><br></h3> <h1> 旅游除了开阔眼界,还能增长知识,提高认知。比如,在萨格勒布,我们知道了克罗地亚是全世界人均身高最高的国家;我们还知道,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少东西是克罗地亚人发明的,如领带(17世纪)、钢笔、自动铅笔(1907)、车辆记速仪(1888)、指纹记录系统(1891)、阿奇霉素(1980)、Mp3播放器(1997),还有降落伞,也是克罗地亚人在1617年发明的,这些你知道吗?</h1><h3><br></h3> <h1><br></h1><h3><br></h3> <h1> 离开萨格勒布,我们搭乘卡塔尔航班在多哈转机回国,结束这次巴尔干之旅。多哈国际机场虽匆匆而过,还是留下了些许印象。</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