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山水明快雅致,清代画家朱鹤年绘《梅花书屋》

姜sir

<h3>古代读书人喜欢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雅致的名字,比如停云馆、梅花书屋之类,蕴含了个人对高雅的追求。文人画家在创作中也喜欢画书斋,画文人雅士的生活片段,明四家很擅长这类题材。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中的精致可以陶冶性情,提升自身操守。到了清代,喜欢画书斋的画家依旧很多,这幅《梅花书屋》就是清代中期画家朱鹤年画的一幅书斋山水。朱鹤年出身寒门,青年时代就离开家乡前往京城谋求发展。在京城期间,他结实了著名画家法式善,并为其代笔,由此在京城站稳了脚跟。</h3></br><h3> <h3>朱鹤年 梅花书屋 </h3></br><h3>《梅花书屋》是一幅彩墨山水,看上去透着明快欣喜。朱鹤年运用彩墨形式进行创作,在清代中期是一种很少见的方式。存世最早的山水画是青绿作品,设色山水画比水墨山水历史悠久。到了元代水墨作品才成为画坛主流,这就导致文人画家逐渐放弃了色彩运用,色彩成了山水画中的陪衬。当单一风格成为主流之后都会影响艺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理想的创作环境。朱鹤年画这样一幅色彩丰富的作品,是在表达他的艺术理想,他希望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作品。丰富的色彩更便于还原自然界的美景,让高雅的书斋山水有了通俗的面貌。</h3></br><h3> <h3>朱鹤年 梅花书屋 局部</h3></br><h3>《梅花书屋》中有一片浮云将作品“分割”为两部分,这样构图显得有些突兀。朱鹤年为什么要这样创作已经无法考证了,也许是他在构思的时候没有安排好细节,也许是他特意为之。《梅花书屋》中高山过于险峻,书斋如何安排的确很难,有了这片浮云,就可以重新安排构图,书斋倾斜在山谷之中,显得很局促。更像随意安排。换一个角度看,倾斜的书屋与浮云衔接在一起,视角发生了变化,显得构图新颖别致,也许人间仙境就是这样在不合理中寻找合理的角度。</h3></br><h3> <h3>朱鹤年 梅花书屋 局部</h3></br><h3>《梅花书屋》中有几段款识,这其中记录了这幅作品的前世今生。朱鹤年画这幅作品送给了同时代的画家钱杜,纪念彼此之间的友谊。到了近代《梅花书屋》流落到上海,被海派名家吴湖帆收藏。吴湖帆是当时上海最著名的画家、收藏家,他自己的书斋叫做《梅影书屋》,正好符合作品的意境。恰巧吴湖帆的好友冯超然也看到了这幅作品,他们共同把这幅古画改名,当作前辈画家跨越时空给吴湖帆创作的作品。这样有意思的故事如果没在画中记录,就会湮灭在历史之中,可见画中款识也是欣赏中必须关注的重点。</h3></br><h3> <h3>朱鹤年 梅花书屋 局部</h3></br><h3>朱鹤年的作品传世不多,这和他长期生活在贫苦之中有关。古代有很多画家受困于生活,他们无法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宽松生活,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艺术创作的魅力就在于此,让人忘记苦难,执着钻研。</h3></br><a href="https://union-click.jd.com/jdc?e=17103511690267309293&amp;p=AyIGZRprFQEXBFMZUxcyVlgNRQQlW1dCFFlQCxxKQgFHRE5XDVULR0UVARcEUxlTFx1LQglGa0tDeQE2YCgRZ2pXAGJZb393fjZMD2UOHjdVE1sRABcGVBtSJQITBlUTWhAHFQVlK1sQMllpVCtbHQIVBlQZWBEEIgdRHVITChQPVhxZEQMiB10fa8Kon9DKoIyWqsa76hhaFQYSA1QYayUyETdVHVsUABYHVRxTFAEVAVcaUxYKEDdWGloRABsCVh9bewN8B10YWRwLFwFcGWsVMhI3Cl8GSDIQBlQZWQ%3D%3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