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往天堂的信(一)

谦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h1><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  </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b> 周庄,</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市街,</h3><h3> 栖息在烟雨巷间的一座小院。 小院前有一条青石板砌成的小路,衔接着两侧黑压压的舖面,一直通向顶端的那一方接应街口的天光。墙面是青白的,天空是青灰的,终日湿漉漉的街面蕴涵着同一色系的青紫,颤巍巍地诉说着一种仅属于年轮的悠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摘自旧作《万花筒里的梦憇》</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 还是蕴涵天光的青石,还是青白相间的墙面。自六十年前离开周庄之后,这是我第二次寻访故乡:第一次,一九九八年十月,第二次,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年后的又一个不见金色的秋天。 我在两年前的一篇散文中写道:“ 童年的记忆就像是万花筒中的色块,抓不住,摸不着,却始终在五彩缤纷的镜像中模糊而零乱地跳跃。” 模糊和朦胧是一种美,要以文字凸显出这虚幻的意境,真需要编撰者诗文之外的功力。然而,我的天资远不至此,只可能通过各种要素的叠加,呈现出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意识流般的镜像。而这种要素的描摹,离不开对具象细腻的刻画。于是,我煞费苦心地深入了早就被时空抽空了的久远,杜撰出了似是存在、又非存在的种种细节,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些细节只是我蕴涵情感色彩的想象罢了。奇怪的事终于发生了:在我六十年以后重返故地的时候,流连于眼前的林林种种,竟如此这般地贴合了我在文字上连篇累牍的堆砌。一个五岁的孩童是不可能有这般深刻的记忆的,这些忽而真切、忽而飘忽的片段,或是平素阅读的迸发,或是个人经历的复述,或是前世梦境遗落到了今世?<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b></h1><h3><b><br></b></h3> <h3>  小时候的我孱弱多病,连出门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于是,后屋二楼的檐下便成了我钟爱的天地。</h3><h3>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青、白、灰三色, 周庄几乎没有色彩。一切都是灰灰的,只是在四周的檐瓦之间,留下了一个抹着天光的口字。那时候,我总喜欢打开窗棂,坐在外公的膝上,细细地点数着瓦楞间滚落的水珠,一颗,两颗,三颗,四颗,空洞而缓慢,每一颗都滴到了心里。唯一有趣的是外公用周庄话叙述的那些天南海北的故事,奇特却又懵懂。有吴音软语的陪伴,有和风细雨的包容,我很快就恹然入睡。四、五岁孩子的世界里,毕竟容不下水浒,容不下三国,更容不下悲金悼玉的红楼一梦。 </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节选于旧作《万花筒里的梦憇》</h3><h3><br></h3><h3><br></h3><h3> 一场秋雨突如其来,我们被困在"沈庭"细窄的边廊里动弹不得。抬起头来,黑、灰相间的瓦楞之中,映出了一片与天井同等宽窄的天地。拿出手机,拍下了窗棂外的雨景,一缕缕,一丝丝,都淹入了与之同色的清灰。一个甲子过去了,依然是黑白晕染中的苍茫雨色,却少了雨色里包裹着的吴音软语。外公的声音永远是酥酥的,他的故事却从来是唬唬的,每当吓出我一身冷汗的时候,总会招来外婆一连串的嗔怪。外婆的语调是跌宕起伏的,虽然带着愠意,却余音绕梁般地转上几个圈,最终又回落到下沉式的降声里。于是,我似乎又找到了苏州“评弹”的根 —— 忽而高昂,忽而低迴,悠扬之后的遽然顿挫,竟源自于卿卿唧唧的周庄土语。而今,一切都被同化了,大千世界的南腔北调蜂拥而至,彻底打破了隶属于这一片乡土的质朴和纯粹。外公、外婆走了,带着郁闷和不甘,带着婀娜多姿的乡音的旋律。现时世界的嘈杂和喧嚣,早就抽走了旧时过客的婉约和斯文,外公、外婆的灵魂不屑于此。但我坚定地相信,他们一定在斜风戏柳的雨色天堂里获得了安宁。<br></h3><h3><br></h3><h3> “ 江南韵, 斜雨戏云天。 悠笛声声融古调, 清风切切沁心田。 郎妾意无边。” 耳畔,飘来了现代词人芳井居士古词风的《忆江南》。此情此景,既无郎情,亦无妾意,却融合了弥漫于此的一层又一层的绵绵悠思。景已至此,而情却远超于此。故人早已轻飏飘去,纠缠其间的爱恨情仇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而镌刻于灰黑色的瓦楞和青灰色的街石中的情怀却根深蒂固,搓磨不去。</h3><h3><br></h3><h3> 抬起头来,四方瓦楞交汇成的那一个口字,依然渗透着淅沥沥的雨声。细细瞻望灰蒙蒙的天空,或还能分辨出雨的一丝丝闪亮的清辉。近些年来,我常常在梦里惊起,浑沌中掠过了一个含糊的身影。我想追他,他却飘忽而去,不愿意露出个清晰的面庞。我想,这一定是外公的魂魄 —— 五十三年前的那一些不堪的日子里,他的墓穴已被刨空,从此居无定所,飘忽至今。我说他会在斜风戏柳的另一个世界里灵魂永驻,或许只是一种宽恕式的祈望,解脱式的安慰。这么多年过去了,外公的形象日渐模糊,但我忘不了他的佝偻,他的瘦削,他那黄浊的眸子里闪现出的乞求,甚至是追问。一个形槁心灰的老者,其眼神中的锐气丧失殆尽,但我一直觉得,它含着一种不忍直视的犀利,时时刻刻搅动着我的心魄。我一直在揣度,在想像,当我随外婆搬迁上海之后,外公是如何熬过一个又一个无眠的长夜,一日又一日浑噩的时辰?</h3><h3><br></h3><h3> ••••••••</h3><h3><br></h3><h3> 在一个孩童的记忆里,周庄的中市街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两百来米的距离,一眼便可望穿。孩童的记忆便是贯穿一生的永恒:苍茫雨色中,我总能看到青砖瓦房间的那一条衔接巷口的天光,天光中的那几个孤独漂泊的行人。于是,我想到了,在淅沥沥的秋雨里,外公一定会伫立于中市街口,撑着油布雨伞,等候着远在上海的外孙的来信。</h3><h3> 自我离开周庄的那一天起,我和外公做了个手勾手的约定:见字如面,尺素寸心,每一周必须有一封上海和周庄之间往复的来信。说来可笑,一个是未满五岁的孩子,一个是年逾六十的老人,童叟之间,哪会有这一般成人间的一诺千金?什么“见字如面”,什么“尺素寸心”,这些老朽的词汇,一经外公的化解,都成了一幅幅连环画般的诠释。五岁孩子的记忆力是匪夷所思的,不认识字,却能一字不落地背下《琵笆行》和《长恨歌》,并记住了其中蕴涵的故事和人物,不消说,这是外公在不经意间倾注的心力。对此,妈妈从来是不屑的,在那个时代,这些“离经叛道”的灌输已为社会不容,接受了新思想的妈妈自然反对。而我,却在潜移默化之中似懂非懂地接受了这些“糟粕”,变得“灰色”,变得“孱弱”(妈妈语),这便是她执意将我迁至上海的最直接的原因。</h3><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h3>  一切都已经十分十分的遥远了,遥远得就像梦境中对前世的记忆——<br></h3><h3><br></h3><h3> 一九五四年的那一个清晨,天色漆黑漆黑的,是袁申伯伯撑着灯笼为我们送行。灯笼那黄橙橙的光圈在桥面上缓缓移动,模糊地映出了湿润润的石卵和石间冒出的斑斑点点的苔绿。双桥底下停泊着的乌篷船里,隐隐传来婴儿的啼哭和母亲睡眼惺忪中的呢喃细语,不甚清晰,却温暖,惬意。双桥边上的点心铺还未开张,但暖暖的黄色已从门板和窗棂的缝隙处溢出,丝丝缕缕的,与其说是照明的光亮,不如说是惜别的愁丝。</h3><h3> 船开了。袁申伯伯手里牵着的那一团迷迷蒙蒙的黄色渐行渐远,但仍不肯褪去,直到船头转弯,才隐匿在袅袅婷婷的雾里。晨风一阵阵吹来,吹散了雾,也吹醒了我。回头再看一眼周庄,满目烟波,无有故土的一丝痕迹。我一头扑倒在外婆的怀里,呜呜咽咽地哭了。</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摘自旧作《维尔茨堡之晨》</h3><h3><br></h3><h3><br></h3><h3> 周庄和上海,几十公里的水路,几十公里的陆路,奔波其间,即便在六十年以前,也无须一日时辰。在我和外公分手后的十年里,外公每年来上海一次小住,每次小半个月。那一时世的那一种身份,容不得他在女儿身边久耽,外公心中自然明白,妈妈也不敢多留。随着时势的变化,外公来上海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而周庄和上海之间的鱼雁传书,便成了他百无聊赖中的唯一安慰。</h3><h3> 说实话,在和外公分手的最初几年间,我是多么真挚地践行着祖孙间手勾手的约定。外公教会我的两百来个汉字,歪歪扭扭的布满了两巴掌大的纸面,每星期一封,不为履行程式,而为倾注感情 —— 那个时候,我是外公余生的寄托,外公是我情感的依存。</h3><h3><br></h3><h3> “亲爱的阿爹:我很想您!上海的新家很暖,很亮,整天照得着太阳,就是您不在身边,我很孤独,很冷清,还不敢出门。 ”</h3><h3><br></h3><h3> ••••••••</h3><h3><br></h3><h3> “亲爱的阿爹:您身体还好吧?在上海我没有朋友。平喜和大妹(我童年的玩伴)想我吗?我很想念他们!”</h3><h3><br></h3><h3> ••••••••</h3><h3><br></h3><h3> “亲爱的阿爹:我在上海过得不开心。周围的小朋友总是欺负我,只要我一开口,他们就学我说话,笑个不停 。”</h3><h3><br></h3><h3> •••••••</h3><h3><br></h3><h3> 孩童的心境是五月的天,清晨还是阴雨,午后即刻转晴。不到半年,我已融入了上海的语境,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全然驱散了自卑的阴影。再以后,妈妈送我进了幼儿园,不消说,在一批没有经过启蒙教育的同龄人面前,我自然是独占鳌头的。或许是为了抵消我在懵懂时代所受的教育,妈妈时不时地带我去看电影和话剧。外公是“土”的,淤积着旧时代的阴霾,妈妈是“洋”的,披洒着新时代的霞光。这是一个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年代 —— 旧的,削株掘根式的剔除;新的,雨后春笋般的创立。一个懵懂初开的孩童,自然更钟情于妈妈为我铺设的“马兰花”和“海石花”的世界。绛红色大幕开启了,一束光柱携带着千千万万颗金色的尘粒,飘飘忽忽,袅袅婷婷,极其柔软地映入了我的心底。瓦楞间的青灰彻底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红旗下的那一片充满幻想的天地。</h3><h3> 我健康了,明朗了,但上海和周庄之间的鱼雁传书,依旧是每周一封,从不怠懈。</h3><h3><br></h3><h3> “亲爱的外公:我上小学一年级了。我认识的字比其他小朋友都多,我的画还被选送到市少年宫的'神笔马良'画栏里,我很自豪,也很光荣。”</h3><h3><br></h3><h3> ••••••</h3><h3><br></h3><h3> “亲爱的外公:老师带领我们游览市少年宫,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它和我在蜡笔画里描绘的图景一模一样,也是白色的宫殿,也是红色的鲜花,也是绿色的草坪。”</h3><h3><br></h3><h3> ••••••</h3><h3><br></h3><h3> “亲爱的外公:我带上了红领巾,还成了少先队的大队长。平喜和大妹都上学了吧?大妹的妈妈是非常反对女孩子上学的,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非常想念他们。”</h3><h3><br></h3><h3> ••••••</h3><h3><br></h3><h3> 周庄和上海,像是两个平行的空间,遥对相望,却无可交集 。在离开周庄的一年之后,外公捎来了小伙伴们的来信,一张纸片,叠成了小小的方块,打开一看,分明是平喜的字迹:“谦谦,你还回来吗?我们非常非常想念你!”下面便是一大串歪歪扭扭的落款——大妹,小竹,春申,平喜。我眼泪迸流,再一次惦念起周庄的那一围天井,那一片瓦房,那一座石桥,那一条河流。只可惜,上海的诱惑太大了,远远抵住了故乡的魅力。我在大都市红色的激流中长成了少年,而周庄,却依然湮没在青灰色的雾霭里,终成为一帧帧漂泊的记忆。</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p>  人的一生,注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些会悄然淡忘,有些则刻骨铭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生前接受过无数次采访,谈及人生过往的时候,忽而神采飞扬,忽而缄默无语。那些不识趣的记者偏偏盯着当事人的隐私穷追不放,暂短的沉默之后,张瑞芳轻轻回了一句:“我已经忘记了 。”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好机智的周旋,好洒脱的对应。对于黯然神伤的过往,“忘记”是一个绝妙的选择。如果说人是一棵大树,记忆便是埋在土中的那一张盘根错节的网,强行隔离于记忆之外的选择,偏偏会镌刻在根的深处。十年前,我曾想把一些不堪的故事编撰进我的文字,不料竟转辗反侧,夜不成寐。十多年过去了,我已从“耳顺”步入了“从心”,人生中的诸多往事 —— 悲的,喜的,成的,败的,似乎都成了艳阳天里的野鹤闲云。只有它们 —— 亲人和亲人之间的故事,则渗透了血液,贯穿了筋脉,即便你想强行隔断,也会在意识疏散的深夜窜入你的梦境。</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已经是一个甲子以前的故事了,当时我才十岁,正是刚带上红领巾的年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年伊始,班主任老师向我下达了任务,重新布置教室的环境。正好,外公来上海小住,我便征求了他的意见。</p><p>&nbsp;&nbsp;&nbsp;&nbsp;“阿爹,我们教室的正面挂着毛主席的像,对面也该贴几个大字。您说写什么好?”</p><p>&nbsp;&nbsp;&nbsp;&nbsp;“以前的墙上贴着什么字?”外公问。</p><p>&nbsp;&nbsp;&nbsp;&nbs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p><p>&nbsp;&nbsp;&nbsp;&nbsp;“毛主席的话。重新再写一遍,怎么样?”</p><p>&nbsp;&nbsp;&nbsp;&nbsp;“好是好,但老师说要有一番新的面貌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外公沉吟了半晌,说道: “要不,就写这几个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p><p>&nbsp;&nbsp;&nbsp;&nbsp;“太好了,和毛主席的话一个意思!”我得意忘形起来,幻想着老师一如既往的表扬。</p><p>&nbsp;&nbsp;&nbsp;&nbsp;“外公,您替我写怎么样?”妈妈说过,外公的毛笔字是整个周庄出名的。</p><p>&nbsp;&nbsp;&nbsp;&nbsp;“好啊,说写就写!”外公也义不容辞,磨起了砚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个大字写成了,放在家里晾干。妈妈回家了,禁不住夸赞起来。</p><p>&nbsp;&nbsp;&nbsp;&nbsp;“淋漓酣畅,力透纸背,真是好书法!”为了防止精神渗透,妈妈是从不在我面前表扬外公的,这一次可是个例外。</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个大字贴到了墙上,自然赢得了一片喝彩,班主任老师更是赞不绝口:</p><p>&nbsp;&nbsp;&nbsp;&nbsp;“好书法,好书法。真是墨宝啊!谁写的,谁写的?”</p><p>&nbsp;&nbsp;&nbsp;&nbsp;“我外公!”我拉高了声调,洋洋得意。</p><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老师愣了一下,居然没有接茬,一个令人难堪的停顿。</p><p>&nbsp;&nbsp;&nbsp;&nbsp;“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老师反复咀嚼墙上的文字,一阵踌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少不更事的同学们依然在无休止的夸赞,而我却被叫到了教室廊道的一个角落。</p><p>&nbsp;&nbsp;&nbsp;&nbsp;“你外公的字写得很好,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力。” 老师的声音很温和,但我还是辩了出了绵针般的犀利。 </p><p>&nbsp;&nbsp;&nbsp;&nbsp;“你外公以前是做什么的?”</p><p>&nbsp;&nbsp;&nbsp;&nbsp;“我也不知道 …… 外公年纪大了,没有工作 …… 听说以前是私塾里的教书先生。” 我支吾了一阵,答不上话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实在悟不出老师问话中的含义 。</p><p>&nbsp;&nbsp;&nbsp;&nbsp;“我听说你外公是 …… ” 老师缓缓地吐出了几个字,突然又收住了口。她摸了摸我的头,轻轻地说: </p><p>&nbsp;&nbsp;&nbsp;&nbsp;“你是个好孩子,只是太小了,还不懂事。这样吧,让你妈妈来一趟好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应诺了。老师是一向喜欢我的,这样的神态却让我满腹狐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傍晚,妈妈去了学校,回家后阴沉着脸,一直没有吭声。半夜醒来,我隐隐听到隔壁屋里的一阵阵叽咕,有妈妈激愤的指责,有外婆柔弱的劝说,也有外公无奈的辩解。最终,一切都归入虚无,只剩下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几天后的一个凌晨,外公悄悄地走了。他没有跟我告别,但我感受到了他在我额上的轻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醒了,但不愿意睁开眼睛。三天前,班主任老师找我作了谈话,尽管在斟词酌句,却依然将我童年时代的所有美好撕得粉碎:</p><p>&nbsp;&nbsp;&nbsp;&nbsp;“你是个好孩子,学习好,求上进,又懂得礼貌。但我不得不提醒你,你太软弱,太敏感,这并不是少先队员应有的品质。老师也不想告诉你,但你必须知道,你外公的成分是地主——《半夜鸡叫》里周扒皮那样的地主。也许,他并不像周扒皮那样赤裸,但却包藏着你意想不到的隐晦。不管你是否承认,你身上的种种缺陷,正是那个阶级烙上的印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我童年的世界里,第一次品尝了残酷,第一次领教了扭曲,实像里最慈爱的外公被虚像里最丑陋的地主彻底打碎。我我躺在床上,紧闭着眼睛,不让泪水溢出,但还是感受到脸颊上的一片片清泪和老泪。</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朦胧的泪眼中,我看到外公站起身来,在我枕头底下塞进了一个纸包。他又回头望了我一眼,凄凉而无助,就像是一潭再也泛不起涟漪的死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吱扭一声,房门轻轻关上,外公走了。我蒙上被子,无声地恸哭了一个时辰,突然记起了外公留在枕边的那个纸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十枚邮票,一圆纸币,还有一张薄薄的纸条——</p><p>&nbsp;&nbsp;&nbsp;&nbsp;“外公连累了你,但这不是我愿意的。留给你十张邮票和一圆钞票,别忘了给外公写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梦魇,告别了肤浅的怆痛,烙上了泣血的悲哀。这和十岁的孩子并不相称:压抑而多疑,敏感而自卑 —— 我竟以这样的方式跨入了少年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至今,我仍在感激这位扎着两根大辫子的班主任老师。面临这般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她依然徘徊在政治和人道的边缘线上,冷峻而又温情地护佑着尚未涉世的牛犊。她没有辱没时势赋予她的使命和操守,也没有出卖园丁的良心和慈悲 。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我一直享受着大队长的荣耀,她也对我隐秘的身世缄口不言 。</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雨还在淅沥沥地下着,人流淤积在沈庭的边廊,散发着一股股粘腻的热气。或是为了驱散熏焖,或是为了追逐思绪,我干脆撑起雨伞,跨进十月江南的雨里。四侧瓦楞,一方清辉,一帘帘莹色的雨幕从天穹的顶端直泻而下,将真实和追忆隔成了两个迥然的世界。</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