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走进音乐的世界》栀子花艺术工作室(第十二讲)

魏雅丽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1月10日的冬雪悄然而至,栀子花工作室本学期最后一次培训也如约而来:《以儿童为中心—走进音乐的世界》,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拉开帷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魏雅丽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心准备的视听盛宴,活动中体验式音乐互动、专业性知识讲座、温情式感恩仪式,给大家留下了美好而幸福的体验和回忆,培训重点围绕艺术领域的核心经验、音乐是什么、音乐三要素、中国古典乐曲欣赏、幼儿园音乐活动五部分展开讲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段温馨、唯美、浪漫的静思音乐之后,培训正式开始……</p> <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p><p>&nbsp;&nbsp;&nbsp;&nbsp;&nbsp;魏老师向大家再次传递了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创造美。我们深知幼儿拥有独特的感受,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与情感情绪,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不能为追求结果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力与创造的萌芽。</p> <p>&nbsp;&nbsp;&nbsp;&nbsp;二、音乐是什么?</p><p>&nbsp;&nbsp;&nbsp;&nbsp;音乐是听觉艺术,是情绪艺术,是时间艺术,是自己对一件事情感悟的输出,是能量和磁场的传输过程。</p> <p>&nbsp;&nbsp;&nbsp;&nbsp;三、音乐三要素</p><p>&nbsp;&nbsp;&nbsp;&nbsp;节奏--是音乐的结构,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p><p>&nbsp;&nbsp;&nbsp;&nbsp;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乐所要表达的意思;</p><p>&nbsp;&nbsp;&nbsp;&nbsp;和声--是音乐的谐和性,是同时发响而又相互谐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相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p> <p>四、中国古典音乐欣赏</p><p>&nbsp;&nbsp;(1)古琴</p><p>&nbsp;&nbsp;&nbsp;&nbsp;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3000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初为五弦,汉朝起定制为七弦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一般。宽约六寸,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p> <p>&nbsp;&nbsp;(2)琵琶</p><p>&nbsp;&nbsp;&nbsp;&nbsp;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p> <p>(3)马头琴</p><p>马头琴传说,传说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苏和它有匹心爱的白马皮毛像段子一样光亮美丽,嘶鸣起来银铃般清脆悦耳,在一次赛马会上,白马夺得锦标后被王爷抢去了,王爷骑白马炫耀被马摔的头破血流。白马脱缰而逃,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带回到主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悲痛欲绝,日夜守着死马,白马那凄凉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苏和想捉住这个声音来寄托对白马的怀念,于是他用白马的腿骨做琴杆,头骨做琴箱,马皮蒙琴面,马尾搓成琴弦,套马杆做琴弓,并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了草原上第一支马头琴。</p> <p>(4)唢呐</p><p>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1],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p> <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工作室新年感恩环节,分别针对介休六幼的艺术项目组研究团队、栀子花艺术工作室指导教师们,送上一份真挚的感谢和独一无二的专属礼物,对每一个人都用心用爱书写出最美好的祝福,感动不已,感谢可爱可敬的老师们。</p> <p>感恩介休六幼本学期参加艺术研究全体成员</p> <p>感恩栀子花艺术工作室全体导师、指导老师们</p> <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围绕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传统音乐活动形式、现代音乐表达形式、传统音乐教学形式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各种形式互相联系不可割裂,多重指向多元发展。</p><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何做到音乐生活化游戏化?围绕幼儿园可运用的音乐游戏活动方式:一日生活流程、游戏集中活动、大型活动、自主游戏表演区、主题课程活动、社团亲子活动进行了细致讲解。</p> <p>&nbsp;&nbsp;&nbsp;介休六幼项目组成员:任竹君</p> <p>班本课程《老鼠娶亲》音乐戏剧研究分享</p> <p>介休六幼项目组成员:张小静</p> <p>班本课程皮影戏《大闹天空》心得分享</p> <p>国外优秀音乐剧欣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次培训学员们受益匪浅,对指南中艺术领域核心经验有了更深入的解读,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基本构造及乐曲有了基本了解,虽然艺术领域的范畴博大精深,但在魏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感受、欣赏、表达、创造,感谢引路人,感谢同行者,还要感谢介休六幼白金萍园长赠送工作室成员的精美小礼物。</p> <p>本次活动人员分工:</p><p>主持:赵小芳(成员:王晓娜)</p><p>签到、会议记录:宋茂霞(成员:廉银晶)</p><p>拍照:郑炎芳(成员:边晓桃)</p><p>六幼音响、摄影:张世意&nbsp;&nbsp;&nbsp;张文豪</p><p>文字报道:巩永萍(成员:李姣等 )</p><p>后期合成:魏雅丽</p><p>现场录音转文字:张月玲(成员:常秀红 李冰欣 侯晓霞)</p>

音乐

艺术

白马

六幼

工作室

幼儿

介休

乐器

琵琶

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