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佳木斯市教育局</h3> <h3><font color="#010101"> 12月10日,市教育局在教育研究院六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会议由研究院具体承办。教育局副局长殷宏舒出席会议,教育局中教科、研究院中教部相关人员和市区学校德育校长、班主任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七位优秀班主任和第一中学做了经验交流。这次会议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爱心、耐心、责任心”是班主任胜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的前提和保障;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并做到制度化、精细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中学霍旺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他秉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高远目标,给学生强大的内心世界。班级管理中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努力践行体验式德育特色,让学生充分体验,深刻感悟,不断成长,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最重要的筑梦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中学何寿萍老师,将学校“文化润泽”教育理念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努力打造“体验-感悟-成长”的特色班集体,将润文、润心和润慧融为一体,把“润心”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目标,“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用心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方式改善现实教育。她认为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学点心理学,洞察孩子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心理规律,追求巧借心理学知识,滋养孩子心灵的班级管理目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中学杨薇老师,努力践行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民族伟大复兴奠基”办学目标。通过“目标引领,强化自律,激励自进,和谐共融”具体策略,打造班级文化,培养“懂感恩,讲诚信,有温度”的班集体,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育人,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组成教育共同体,为学生全民发展服务,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做发光的自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五中学裴小松,班主任交流经验核心特色是:“五型班级”+“排球特长”,他坚持教师术业有专攻,特长是魅力理念,做学生身心健康的护航者和引领者。坚信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仅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意志力,反而更会促进他们的学习。特长+特色=精神引领是灵魂! 让学生们找到班级归属感,做班级主人。工作中创建“文明礼貌型”,“努力学习型”,“运动技能性”,“诚实谦虚型”,“热情服务型”五型班级!使学生有思想道德、有学习精神、有运动技巧、有谦虚态度、有服务意识。正可谓:五型班级结硕果,教育特色开新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 十一中学梁晶老师,她交流的经验特色是:立足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小落细落实,竭力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雕琢细节,小处育人,用制度管理班级,用细节打磨团队,用智慧做“好”班主任。</font></h3> 第十九中学谢环宇老师,班级管理中交给学生“四把尺子”,给学生树立学习生活的标准和前进的方向,在知与行、严与宽、动与静、内与外的育人过程中,奠定学生的品德之基、健康之基、习惯之基和能力之基。在学校“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指引下,不忘初心、努力前行。<br> 第二十中学张丽艳老师,工作三十年来,一直坚守,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养成教育贯穿班级管理,活动教育凝聚班级精神,情怀教育提升学生品质,学业管理促进能力提升,在第二十中学体验式教育理念下,用真心,动真情,书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情怀。<br>七位班主任的经验分享,真实、真情,各有风格,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参会教师受益匪浅,之后,一中朱可苏校长又从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给大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h3><font color="#010101"> 朱可苏校长讲到,班主任要有归属感和价值感,通过对“二八定律”“晕轮效应”等理论的透彻分析,明确班主任工作要走出唯成绩论误区,学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努力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殷宏舒局长做了讲话,指出: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席执行官”。当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教育班主任工作要做好向科学型、智慧型、民主型、双向互动型、开放型、良师益友型,个性化的转变,唤醒心灵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学校更要把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把班主任培训工作放在校本培训的首要位置,做好班主任选聘工作,有计划性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注重班主任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加强班主任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指导,通过定期交流经验,强化班主任的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提升他们的业务本领、加强对学生心理疏导和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人生的能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