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周日,天气骤然变冷,习惯赖床的我不得不早起,边化妆边思考穿什么。知命之年,女人总得靠妆容和服饰来提升点自信。</h3><h3> 走进酒店的那一刻,喧闹的婚礼,不禁让人皱眉,在老同学的寒暄中坐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再难找到14-5岁的影子。90年代,参加彼此的婚礼,三十年后,又在孩子们的婚礼重聚。只能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无情。</h3><h3> 学生时代,以为天天在一起的就是所谓好友。沉迷于言情小说的境界,却是亦舒的话,让人初懂,人缘好的人,不适合做知己,热情是真还是作秀还是难以分辨。</h3> <h3> 长大一些,开始追求“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一种豁达的理解,一声亲切的祝福。三两素心之人,小桌围坐,蒸茶煮酒,心灵释放。</h3><h3> 步入中年,笑悟,遇一知己纯属奢望。更多的时候,喜欢独自发呆,曾经眼里“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孤寂,也成了一杯热饮,一首歌曲的情趣。</h3><h3> 从悄悄话到隐私,从事业到孩子,从八卦到养生,话题千变万化,而倾听的人依旧,我想这就可以称之为知己了吧!知己无需多言,只需一种心灵的共鸣!朋友可以很多,可以是悲伤的肩膀,可以是绝望的曙光,可以是困难的援助之手。</h3><h3> 环视一周,桌前有几人可以算作朋友?礼仪的问候,社交的寒暄。同学如此,何况路人!知己就算了,还是趋于那三两枝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