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丽水,诗画田园

丽 水,古称处州,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势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设1个市辖区:莲都区,7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代管1县级市:龙泉市;土地面积17275平方千米&nbsp; ,2017年常住人口218.6万人。<div>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市境介于北纬27°25′至28°57′和东经118°41′至120°26′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距省会杭州292千米,距上海512千米、温州126千米、金华122千米;总面积17275平方千米。<br>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2005年1月,丽水市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12月,相继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2010年12月23日,浙江省关注森林组委会正式发文授予丽水“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丽水获评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丽水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丽水文化属吴越文化。</div><div>截至2016年底,丽水市累计人类非遗项目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8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104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254项,全市非遗旅游点、“美丽乡村”农家乐(非遗类)项目40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近50个点),省级文保单位81处,市县级文保单位413处,其他文物保护点8000余处,占全省的1/6。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龙泉大窑青瓷古窑址、莲都通济堰、景宁时思寺、缙云仙都摩崖题记、庆元如龙桥、松阳延庆寺塔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龙泉市、松阳县,历史文化街区、村镇9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有丽水西溪、龙泉上田、青田阜山、缙云河阳、遂昌独山、遂昌王村口、松阳石仓、松阳界首、庆元大济9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50处。中国传统村落158处。<br>人文景观,古有明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读书处、松阳兄弟进士牌坊、龙泉剑池遗址、缙云独峰书院等,近有革命遗址遂昌县王村口红军挺进师旧址群、龙泉市水塔村中共浙西南特委驻地、莲都区厦河村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青田县东源镇周恩来题词纪念碑及畲族风情、龙泉登山、仙都攀岩、青田石雕等。丽水市逐渐形成以山水观光和畲乡文化、侨乡文化、剑瓷文化、黄帝文化、摄影文化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7年4月至2012年),丽水市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级72处,市县级343处,各级文物保护点914处,申报第七批国保16处。</div><div>截至2016年底,丽水市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家,分别是莲都东西岩风景区、丽水市古堰画乡景区、龙泉山景区、龙泉青瓷小镇·披云青瓷文化园景区、中国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区、青田石门洞、缙云仙都景区、缙云黄龙景区、遂昌南尖岩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遂昌县神龙飞瀑景区、遂昌千佛山、中国畲乡之窗景区、景宁云中大漈、云和梯田景区和仙宫景区、庆元百山祖景区、松阳箬寮原始林景区、松阳大木山茶园;AAA级景区22家,AA级景区10家。其中,森林类旅游景区25个,森林类AAAA级旅游景区16个,占AAAA级旅游景区的88.9%;森林公园1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市级森林公园2个;全市获省级森林特色小镇创建镇10个,森林人家16个;新建市级森林小镇3个,森林人家特色村18个,林业体验园11个;省级林业观光园区30个、市级林业观光园区63个,省五星级森林旅游区1个,四星级森林旅游区2个、三星级森林旅游区3个,市星级特色森林旅游基地14个,丽水市“林家铺子”旅游点36处;龙泉凤阳山、龙泉披云山、松阳箬寮、庆元百山祖、庆元千岗峡大杉木林、庆元马蹄岙天然阔叶林、遂昌神龙谷、景宁望东垟、景宁大漈古树群被评为浙江最美森林。</div> <b>一、白云山森林公园</b><div>白云山森林公园位于丽水市北,距城5公里,因山阿时有白云涌出,可占晴雨,故名。白云山古时为丽水八景之一,境内丛篁老数,敝日摇风,盛夏登临,清凉沁脾,1990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有灵山寺、灵鹫禅寺、钟鼓楼等景观,并开发了白云竹径、水帘藏宝、绿海万象等景点景观。<br>白云山森林公园森林总蓄积量为17万立方米。 公园内以奇山秘洞、怪石、幽林、古树、秀水等自然景观为主,兼有寺、观、庙、庵及动人神话、美妙传说等人文景观可供旅游观光、休疗康复、避暑度假、野营狩猎、森林沐浴;可开展书法摄影、文学美术、林业科教及林产品商贸的城郊综合型多功能省级森林公园。<br></div><div>太山峰,孤峰凸兀,拔地而起为公园第一高峰,海拔1073米,山体雄峨,四周空绝,山顶成片常绿阔叶林,尽显神秀;丽阳峡谷,从骑龙山至公园管理处止,全长6公里,谷地与谷脊平均相对高差约500米,为本公园最大地貌特点,是公园内山高、坡陡、沟深、林茂的集中体现,更是直通公园南北的美丽的“风景走廊”。水帘洞,位于悟空探海景区的西侧,主洞高10米,宽深各5米,常年有水从洞顶泻流,珠雨漫滴如垂帘而名之。龙潭瀑布,龙潭约为50米,深数丈,成圆桶形,周围为花岗岩水蚀所剩的岩壳,光滑洁白,与潭中绿水相映成趣,溪水从10米高泻而下,形成瀑布。白云山万福禅寺:在白云山之巅,海拔500米,属三面环山,一面向阳,集山、水、林、寺于一体的山中台地,占地150亩。<br></div> <h3>位于丽水市区森林公园白云山之巅的传统民居—陈家寮村全貌,黄墙灰瓦依山而建的浙派民居,号称浙江的布达拉宫<br></h3><h3><br></h3><h3></h3> <h3>陈家寮村黄墙灰瓦的浙派民居</h3> <h3>劈材的村民</h3> <h3>依山而建的陈家寮村民居</h3> <b>二、古堰画乡</b><div>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53,50省道贯穿全境,通过金温铁路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交通便捷,距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只有100多公里。古堰画乡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世人。<br></div><div>古堰画乡是楼阳生在谈及大港头区域文化产业项目定位时首先提出的。“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座落于丽水市区23公里的大港头镇,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br></div> <h3>古堰画乡古街鸡头“双树亭”,有两棵1100年古樟树</h3> <h3>依江而建长约550米的古堰画乡古街</h3> <h3>古堰画乡古街街貌</h3> <h3>古堰画乡古街美术学校门口雕塑</h3> <h3>古堰画乡古街夜景</h3> <h3>以隐居文化著称的闻名遐迩奢侈型酒店—古堰画乡隐居院落酒店</h3> <h3>酒店游泳池夜景</h3> <h3>古堰画乡1300年古樟树</h3> <h3>古堰画乡门坊</h3> <b>三、缙云仙都</b><div>缙云仙都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著名景点有芙蓉峡、鼎湖峰等。2017年11月,仙都风景区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nbsp;2020年1月8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r></div><div>仙都,古称缙云山。相传是黄帝升天之地,仙人荟萃之都;是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清水秀,云霞辉映,景色秀美,素有"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足迹遍布,留下无数珍贵的文化。<br></div><div>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br></div><div>主要景区如下:</div><div>1、鼎湖峰<br>鼎湖峰景点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又称“天柱峰”,它东靠步虚山,西临练溪水,状如春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约160余米,人们尝谓“天下第一峰”。峰顶有小湖,湖周苍松翠柏掩映。相传轩辕黄帝曾置炉于峰顶炼丹,丹成黄帝跨赤龙升天时,丹鼎坠落而积水成湖,故名鼎湖。雨后鼎湖也是别具一格的美景。鼎湖至今无路可攀登,仅有药农架绳索飞渡峰顶采药。白居易有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鼎湖峰旁依偎着一小石峰,俗称“小石笋”,酷似慈母抚娇儿,又名“童子峰”,意境绝妙。紧靠鼎湖峰的步虚山,山上多奇石,山腰多石洞,人们沿山谷中婉蜒的盘道,可上山巅,上有一亭凭栏可近观鼎湖峰,远眺仙都山光水色。自鼎湖峰向北溯练溪行,约5华里许即到仙都尽头的芙蓉峡,入峡谷就能见到峭壁上的摩崖石刻“铁城”。每字3米见方,气势雄浑。因峡石呈铁色,又名“铁门峡”,全长约数十米,两面陡壁耸峙,俨如一条通天夹弄,游人到此,会顿然感到深谷清幽,心情静寂。谷内还有“铁城书院”的遗址,芙蓉峡还包括紫芝坞、舞兽岩、回回岩、芙蓉嶂、仙掌岩、卓锡峰诸景。<br>2、倪翁洞<br>又名初阳谷,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由时任缙云县令、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此外,还有米筛洞、问渔亭、仙女照镜、老鼠偷油、独峰书院等景观。<br>3、小赤壁<br>小赤壁,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赭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长数百米,称龙耕路,练溪的对面就是小赤壁,这里有一座如屏的石山,颜色赭赤,故名。沿着山腰的悬崖峭壁,横嵌着一条长达六七十米的天然石廊,俗称“白蛇路”。相传当年刘秀遇难,追兵将至,突然一条鳞光闪烁的蛟龙飞速从岩壁间穿过。开出路来使他脱险。故又称“龙耕岩”。这里有虎迹岩、八仙亭、“晨炊玉甑”和仙榜岩等景观,前面还有许多鳞峋的怪石散落在练溪水中,形成溪中有岛,岛中有水,似岛非岛,似湖非湖的小蓬莱。<br>4、芙蓉峡<br>从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谷,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整座山体又如钢铁铸成的石城堡。越往里走,峭壁愈高,山谷愈窄。最狭处,中裂如门,仅容一人穿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叫铁门峡。电影《阿诗玛》中,阿黑张弓射穿山崖的镜头就取于此。入内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坞内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遗址。<br>5、姑妇岩<br>出县城东行3公里,就见山峦起伏,有高低两石屹立山巅,这就是仙都胜景“姑妇岩”,也叫“婆媳岩”。姑岩略低,面朝北,酷像佝偻僵坐的老婆婆。不论从哪个方向观看,无不维妙维肖。妇岩与姑岩对峙,象有身躯而无头首的年轻媳妇,似穿连裙长服.婷婷玉立。同时在姑妇岩隔水的山巅又可看到另外两块岩石相偎挺立的名“仙释岩”,俗称“舅轿岩”。民间流传着关于这几块岩石的动人传说。观赏姑妇岩,以下洋村的石桥为最逼真。姑妇岩往东,练溪的对面就是小赤壁,这里有一座如屏的石山,颜色赭赤,故名。沿着山腰的悬崖峭壁,横嵌着一条长达六七十米的天然石廊,俗称“白蛇路”。相传当年刘秀遇难,追兵将至,突然一条鳞光闪烁的蛟龙飞速从岩壁间穿过。开出路来使他脱险。故又称“龙耕岩”。这里有虎迹岩、八仙亭、“晨炊玉甑”和仙榜岩等景观,前面还有许多鳞峋的怪石散落在练溪水中,形成溪中有岛,岛中有水,似岛非岛,似湖非湖的小蓬莱。小赤壁的溪北面为倪翁洞,有3个石洞并连,玲珑剔透。山洞口有座造型独特的独角亭。附近一块形似莲瓣、四面临水的巨石上还有一座以鱼为装饰的重檐八角亭——问渔亭。其西侧有独峰书院,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地方,现存院落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br>6、独峰书院<br>独峰书院:独峰书院在倪翁洞景区内,位于好山山麓,面临好溪,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br>元《仙都志》等书载:独峰书院在练金溪西,正对独峰。宋淳熙壬寅(1182),晦庵朱先生持常平节上疏劾台守(唐仲友)未报,八月二十二日巡历到缙云县,倘徉于仙都山,以伺朝旨,有:于此藏修,之语。同时,作《追和徐氏山居韵》七绝一首:“出岫孤云意自闲,不坊王事任连环。解鞍盘礴忘归去,碧涧修筠似故山。”朱熹离开后,他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宝庆三年(1228),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讲贯之所,以示纪念。咸淳丁卯(1267)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名为独峰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缙云知县何乃容改址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重建。独峰书院,建筑风格属晚清,占地1200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内展览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以及仙都恐龙化石图片,供游客观赏、品味。<br>7、初阳山<br>亦名旭山,顾名思义,早上阳光最早可照到而得名,它在好山之前,青塘之东。山上一亭,名“初阳”。亭上有联:“七娇登碧岭披云对镜施粉黛,王老浴初阳海水忘旭醉蓬莱。”山中有初阳谷、斗山洞天,山下有君子石,青莲石、半壁池、曲泉、洄濑桥、雪霞岭、问渔亭、独角亭、三角亭等。明人文似韩有诗曰:“初阳洞是神仙窟,何事轩辕去不还。为道独峰将鼎化,却疑五老欲髯攀。许询怀隐寻支遁,韩愈探奇入华山。拂石题名记来路,桃源无不在人间。”<br>云英谷<br>8、云英谷:好山、群玉山、初阳山三山之交,四壁峻绝,中多幽谷,相传古有仙女云英居此修炼,故名云英谷。云英,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女仙名。宋《太平广记》:山西闻喜裴航,唐长庆年间中秀才。游鄂诸(武昌),同舟遇樊夫人(汉上虞令樊纲妻)。曾答以诗,有“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之句。后来裴航经过陕西兰桥时,见道旁一老妪在织麻,航渴示浆。妪呼云英,捧一瓯浆出。航饮之,真玉液也。航见云英姿容绝也,欲娶之。妪谓昨有神仙医我灵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药百日,方娶云英。而后夫妻俱仙去。云英,云翘妹也。玉杵臼,玉石制成的捣药工具。玄霜,丹药之名。《汉武帝内传》:“仙家上药,玄霜绛雪”。明方学家龙膺以此为题材,作传奇《兰桥记》。龙膺,字君御,号一所,故苏武陵人,万历进士,官到太常寺卿,有《九盖集》。万历十六年(1588),龙膺官温州府学教授,八月七日偕次子得霖游仙都,宿前胡成世方家。后来杨之炯合裴航与崔护事作《玉杵记》。又云姓,《姓苑》“缙云氏之后。”缙云氏,黄帝时夏官。清王诰有诗云:“云英道士近何之,剩有青青石上芝。啼鸟和成仙乐部,落花绣作洞天碑。得由苍岭丁门仞,定挹元都南面仪。我愧自无羊尉骨,梦回七日害坐思。”谷中山岭,又为谢公岭,永初三年(422)康乐侯谢灵运赴永嘉太守任时,经此路而得名。<br></div> <h3>位于国家级5A景区缙云仙都景区大门吉祥物—仙仙都都</h3> <h3>远眺缙云仙都景区鼎湖峰</h3> <h3>缙云仙都平静的“好溪”</h3> <h3>鼎湖峰山门</h3> <h3>仙鹤雕塑</h3> <h3>谧静的“好溪”水面</h3> <h3>鼎湖峰水面倒影</h3> <h3>鼎湖峰与桥</h3> <h3>鼎湖峰山下的“仰止亭”</h3> <h3>鼎湖山下湖面</h3> <h3>形如“大拇指”状的鼎湖峰侧面</h3> <h3>黄帝祠“龙照壁”</h3> <h3>黄帝祠大殿</h3> <h3>黄帝祠大殿透视</h3> <h3>黄帝塑像</h3> <h3>黄帝祠外鼎湖峰</h3> <h3>黄帝祠内透视</h3> <h3>黄帝祠缙云堂</h3> <h3>黄帝祠与鼎湖峰</h3> <h3>黄帝祠内缙云堂姓氏树,在树枝上可以找到百家姓中大部分姓氏及起源</h3> <h3>缙云堂透视鼎湖峰</h3> <h3>黄帝祠撞钟</h3> <h3>黄帝祠下面轩辕洞</h3> <h3>黄帝祠每年黄帝祭祀大典</h3> <h3>鼎湖峰</h3> <h3>缙云仙都黄帝祠大殿</h3> <h3>静谧的好溪水</h3> <h3>鼎湖峰侧面</h3> <h3>朱潭山景区入口</h3> <h3>朱潭山景区大道</h3> <h3>朱潭山远眺鼎湖峰</h3> <h3>朱潭山大桥</h3> <h3>缙云仙都朱潭山民居、群山、“好溪”水相映成趣</h3> <h3>远眺鼎湖峰</h3> <h3>鼎湖峰倒影</h3> <h3>五老峰</h3> <h3>倪翁洞入口</h3> <h3>倪翁洞</h3> <h3>倪翁雕塑</h3> <h3>倪翁洞摩崖石刻</h3> <h3>倪翁洞山顶下方“老鼠偷油”亭</h3> <h3>倪翁洞摩崖石刻</h3> <h3>缙云仙都小赤壁景区“大肚岩”</h3> <h3>缙云仙都小赤壁景区入口</h3> <h3>缙云仙都“婆媳岩”</h3> <h3>小赤壁“合掌岩”</h3> <h3>小赤壁对岸村落</h3> <h3>犹如赤壁大战被战火烧焦的小赤壁</h3> <h3>小赤壁倒影</h3> <h3>小赤壁“好溪”静谧水景</h3> <h3>小赤壁“老鹰岩”</h3> <h3>小赤壁“仙都山”</h3> <b>四、堰头村</b><div>堰头村位于丽水莲都区碧湖镇西南3.5公里处,距市区25公里,50省道沿村而过,瓯江和松荫溪在此汇合。村子因位于具有15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首部,故得名堰头。该村依山傍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丽水“古堰画乡”的核心区块。全村总面积5.37平方公里,共有207户712人。<br></div><div>“古堰画乡”区块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级文明城区和中国摄影之乡莲都区的碧湖镇和大港头镇,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镇区、坪地、堰头、保定范围,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大港头村与堰头村隔江相望,是古堰画乡景区的核心区块。<br>堰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位于村头的通济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水利史上第一座拱型堰坝、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仍发挥巨大的作用。堰头村还因其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巍巍古堰交相辉映、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交错融合而成为中国摄影之乡的创作基地、丽水“古堰画乡”的核心区块。该村也是著名的“巴比松油画” 发祥地之一。<br>近年来,堰头村按照“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开发理念,依托通济堰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倾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尤其是坚持原生态保护性开发原则,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发展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修复,增建民俗农耕馆、通济堰水利陈列室等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br></div> <h3>堰头村景区入口</h3> <h3>堰头村“通济渠”展览馆对面</h3> <h3>堰头村“通济渠”展览馆</h3> <h3>堰头村文昌阁</h3> <h3>文昌阁透视外景</h3> <h3>千年香樟树群</h3> <h3>千年香樟树与民居</h3> <h3>堰头村古民居</h3> <h3>堰头村民居</h3> <h3>堰头村街景</h3> <h3>堰头村街景</h3> <h3>堰头村民居</h3> <h3>堰头村街头专心致志的厨艺案头</h3> <h3>通济渠旁堰头村水中倒影</h3> <h3>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通济渠”</h3> <h3>“通济渠”水天一色</h3> <h3>仙雾缭绕中的“文昌阁”</h3> <h3>小桥、流水、人家、道观</h3> <h3>飘扬瓯江之上的白帆</h3> <h3>瓯江边的古堰画乡商贸古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