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

林夕

<h1><b>&nbsp;&nbsp;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并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治学应该坚持不懈,不断长进。其三,循序渐进还体现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未明于前,勿求于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b></h1> <h1><b>2.熟读精思。朱熹强调读书必须反复阅读,在遍数上不能打马虎眼。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一一认得,如同自己作出来底一般"。熟读是精思的基础,要对书中的名物训诂,都要一一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b></h1><h3></h3> <h1><b>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尤其是不能自己先有个意见,再"把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甚至穿凿附会地硬行联系,这样是学不好的。</b></h1><h3></h3> <h1><b>&nbsp;&nbsp;4.切己体察。也就是"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或是为了获取教训别人的材料,也就丧失了本义。</b></h1><h3></h3> <h1><b>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朱熹比做"撑上水船,一篙不能放松",不进则退。读书又是细致功夫,不能蛮干。他以鸡抱卵为喻,急躁是不行的,而且过冷孵不出来,过热又会死。为此,他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读书原则。要考虑到熟读精思的高标准需要,总的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b></h1><h3></h3> <h3>6.居敬持志。朱熹视为读书的"致精致本",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做,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而居敬则还有专静纯一、持之以恒的意思。"持志"即有坚定志向。朱熹指出:"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保持努力学习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