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门钱子”到情怀

青石板街

<h3>民谣很文艺,</h3><h3>可小酒馆里的酒都不便宜, 我常常担心,</h3><h3>稍不努力,连情怀都养不起。<br></h3><h3>—————题记</h3> <h3>2020年1月11日,有幸随民俗摄影家协会诸位老师赴夏庄大庄子村拍摄过门笺(过门钱子),此行是协会拍摄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站。</h3><h3>说实在话,对于刚进摄影门坎的我,摄影水平还处于拍摄静态的风景,对于非遗我是门外汉,或者说兴趣不大,一下车,略显阴冷的天气,仿佛奠定了此行的基调。莒县通张希江老师(一直拜读他的公号“一莒成名”,今日才得以见真人)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村头一个千年古柏,这棵树从根部分叉,只有四个树枝上枝繁叶茂,其它都成枯枝。</h3><h3> 我突然在想,如果老树有灵,面对一群拿着相机对他拍来拍去的我们,会不会会这么想:在我面前,你们只是一群过客,而我一直伫立在这里,守候着这方土地和百姓。这一守候就是1500年。</h3> <h3>街道明显很是干净,难得的整洁,我原想这种工艺品至少是一个宽敞的家庭作坊,直到我们走进来缝强的家——一个极为普通甚至略显拥挤的小院。</h3> <h3>80多种刻刀,足见这个工艺的精细。</h3> <h3>来缝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抚摸自己的作品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他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我想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热爱啊?</h3> <h3>几张手部的特写,记录匠人匠心。</h3> <h3>墙壁上贴的都是这个。</h3> <h3>老来在展示他收藏的300多张过门笺,按年代排列,这一刻,他卷开的就是一部浩荡的过门笺史书。</h3> <h3>老来的妻子,这种红棉袄,绿头巾的打扮让我倍感亲切,同行于永达老师,的确会聊天,别人都拥挤在里面拍照时,他几句话就让这个纯朴的女人打开了话匣子:就是不想让他干这个,这些家什(工具)让我踢龙(破坏损坏)了好几次。两个孩子,虽然都会,但都在打工,没人愿意干这个。</h3> <h3>南京艺术学院研二的学生,论文研究方向就是莒县的过门笺,她的采访更多的从学术方面入手,同行的张局说:上次去夏庄集上买三块钱一门,无人问津。我问了一下,如今机器批量生产的大约多少钱一门,答案是一块左右。</h3> <h3>这委实听起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市场经济下靠情怀传承一门手艺是如此的艰难。我突然想起来。那天去商贸城看到有专门生产纸元宝的机器了,就像机器印刷的春联代替了手写,年味儿全无。让人唏嘘不已。其实老来已经很注意创新了,中国梦系列,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字样了。</h3> <h3>老来无疑是很有情怀的,从院子里码的十分齐整的木头,挂的很有感觉的玉米,以及折了一圈的花枝就能看出来,这一切,还是有心的于永达老师的发现。</h3> <h3>临走时,我们摇下车窗和老来告别,我就突然担心起来,然后问了一句,</h3><h3>“现在有人跟你学吗?”</h3><h3>“孩子都会啊”</h3><h3>老来回答,安慰中透着几分无奈。</h3><h3><br></h3> <h3>民谣很文艺,可小酒馆里的酒都不便宜,</h3><h3>我常常担心,稍不努力,连情怀都养不起。</h3><h3>就拿摄影这会来说,有几人靠着摄影养家糊口,动辄几万的设备,靠摄影赚钱买的吗?</h3><h3>我们能养起这份情怀是因为我们都有份安定的工作,相对稳定的收入。可像老来这样的手艺人呢?仅靠情怀吗?</h3><h3>我们能做的除了每人买一百块钱的过门笺。也许就是多一点呼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些可能会消亡的非遗。帮帮这些有情怀的手艺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