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需要“避难所”!

观察与品鉴(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成都文化名家在文化与传承方面发生了几件对后世有影响的事件。</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 沈道鸿作品被社会看好,曾有资本投入,作品呈现上涨态势。计划在北京举办展览,以求价值突破。后突然脑梗离世。他生前把作品留给了家人。如今,其品牌没有完全立起。家人和投资者对其前途渺茫……。</p><p class="ql-block"> 画家李华生生前把作品除给家人留纪念外,把所有作品捐赠给了北京一个机构,让一些生前投资企业和收藏家“松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中国士人画大师王敬恒看到自己进入“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与捐赠名录”后,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100件精品。</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成都著名学者袁庭栋向成都图书馆捐赠藏书两万余册,成都图书馆拿出公共空间建立“袁庭栋文化书库”。</p><p class="ql-block"> 以上事件在成都文化领域引发深度思考与热议。更引起了一些老年名家和已故名人家庭的焦虑。</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人眼里,艺术品是贵的代名词。一个值得投资的艺术家在一个时代其实并不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艺术家的品牌打造确是一个体系化全产业链的高资本及智力投入。人们看见的是作品和价格,看不见的则是背后体系支撑的许多要素,甚至是精彩的故事。过去百年,收藏界得出结论,艺术家作品能走多远和成长的空间有多大,由艺术家创造的价值和时间积累以及外力来决定。</p><p class="ql-block"> 一个艺术家自身的生命周期的投入也是巨大的。而艺术作品的孵化和品牌的迅速形成,往往是一个艺术家自身造血投入的100倍以上。艺术家在世时能够享受自身的成果,资金投入除自己的生活和知识储备创作外,还需要用大资金投入艺术家背后的社会资源体系和延伸资源。艺术家品牌的形成,其作品要走向高端,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口碑,有权威交易平台的支持,有超大城市文旅地标的支撑,有媒体和网军经常化的传播,有商业精英的参与,有二级市场的需求,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能够进入上流社会“造血”,有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高端机构收藏,有向高端殿堂捐赠的通道,有策展人、经纪人的参与,同时,收藏家要形成梯队,特别是不断要有年轻人成为终极藏家。艺术家品牌的成功是一个体系建设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优秀的艺术家作品要成为“硬通货”需要解决资本进入与退出都能获得“好收益”的问题,这需要“组合拳”,需要大多数作品的终极走向进入高端权威的艺术馆、博物馆和公共文旅空间进行永久性珍藏。这是一个硬指标,这对艺术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作品必须具有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当下,一些机构用炒股票的思维炒艺术品,不可取。对一个艺术家作品投资的成功与否,关键在眼力、实力、魄力、耐力和长效机制的运维。而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家要回报社会和投资人的最佳路径与目标是生前把自己留存的作品捐赠到有公益属性的文献馆、陈列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包括公园、景区的公共空间以及乡村或社区等。那里才是艺术家作品真正的终极归宿,更是其艺术家品牌的“避难所”。</p><p class="ql-block"> “避难所”意义重大:一是对艺术家一生价值的认定,让作品载入史册,面向大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让社会投资者看到了价值投资的希望,作品进入公共平台传播,有利于价值的不断提升,也有效防止家族传承不力,拯救了市场,保护了社会价值投资的利益;三是撬动了文化消费,引领了艺术创新,有利于形成政府、社会机构、艺术家和收藏家共赢的格局;四是增加城市文化魅力,是社会进步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能够进入“避难所”的作品,一定是“人品高尚、学术高端、品相高贵”,具备起到提升全民艺术普及和现代生活美学的研究的价值。然而,公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资源有限,谁能有一席之地,也是艺术名家历史留名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成为研究艺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与分析器。谁来做到权威的公正品鉴与评估成为社会的新需求。过去人们认为美协、书协等行业组织能够评估,但就合法性与相关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必将催生新兴文博艺术咨询业的问世。</p><p class="ql-block"> 2017年国家颁布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这一“通道”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有学者提出,70以上的优秀艺术家(含一些收藏家)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文献馆、陈列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也需要制订一个科学的捐赠制度,承担社会责任,让优秀的文化真正惠民。社会机构也可探索建立公益基金,让基金也成为“避难所”的血液,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繁荣。</p><p class="ql-block"> 黄宾虹生前把大量作品捐给了浙江美术馆。图为黄宾虹作品。</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台湾人孙凯将家藏645件张大千作品捐赠给成都。成都市政府投资启动了“张大千艺术馆”工程。</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月25日,一位名叫任启华的安徽老人将他珍藏了一生的200幅、价值9000余万的陈子庄书画捐赠给了四川博物院。图为陈子庄作品。</p> <p> 成都画家王敬恒生前把自己100幅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图为王敬恒作品。</p> <p>2018年,成都著名学者袁庭栋向成都图书馆捐赠藏书两万余册,成都图书馆拿出公共空间建立“袁庭栋文化书库”。</p> <p class="ql-block">  当下,仅成都年满七十的著名书画家还有一大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未来还会有一些名家过世。他们的遗作凝结着艺术家一生心血,是文化名城十分宝贵的精神和遗产。</p><p class="ql-block"> 谁来运营?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课题,是文化自信与复兴的标志,是一门“当代遗产经济学”,更是一个利国利民朝阳产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