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神奇汉字</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正,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font></h3> <h3>二、诗词鉴赏</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竹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代郑燮</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h3> 【译文】<br> 你看那根扎在石峰中的竹子,紧紧咬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h3>三、古文阅读</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仪休拒收鱼</div> 公仪休相鲁而嗜(shì)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f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fú)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shì)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h3> ——《淮南子 道应训》</h3> 【小剧场】<br> 公仪休拒收礼物<br> (独幕剧)<br><br> 时 间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下午。<br> 地 点 公仪休家的客厅内。<br> 人 物 公仪休:鲁国的宰相。<br> 子 明:公仪休的学生。<br> 鲁国某大夫的管家。<br> [幕启,子明正坐在席上读书。公仪休由内室上。<br> 公仪休 子明,你已经来了好久了吧?<br> 子 明 (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老师,我刚来一会儿,您吃过饭了吧?<br> 公仪休 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br> 子 明 是的,鱼的确好吃。<br> 公仪休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br> [幕后有人高喊:有一位管家求见!<br> 公仪休 子明,烦你去看一下,是谁来了?<br> [子明下,一会儿工夫领管家上。管家手提两条大鲤鱼。<br> 管 家 (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br> 公仪休 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br> [子明不解地望了望公仪休。管家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提着鲤鱼下场。<br> 子 明 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br> 公仪休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br> 子 明 (恍然大悟地)老师,您说的对,今后我一定照着您的样子去做。<br> [幕落。 <h3>四、思考践行</h3> 【思考与实践】<br>1.想一想:公仪休拒收他人之礼,反映的是怎样的品质?<br>2.做一做:当你的同学约请你去游戏厅打游戏,你会怎么做?<br>3.比一比:你身边的人如何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或者当别人让他(她)做不正确的事,他(她)又是如何拒绝的呢?夸一夸他们的行为。 <h3>五、日积月累</h3> 1.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br>大意:人品一旦败 坏,一切事情就都崩溃了。<br>2.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宋·欧阳修<br>大意:宁可为正义而死,也绝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就像是回家一样。<br>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br>大意: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br>4.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br>大意:好事就积极参与,坏事就立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