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 ——文郡洋沙湖中学G1915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米云霞

<h3>  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当一个人突然“心搏骤停”,意识丧失,作为洋沙湖中学的我们该如何施救?问题虽然简单,但是真正掌握正确施救方法的又有几人?</h3><h3> 带着这样的问题,洋沙湖中学2020年1月11日下午,长郡洋沙湖中学G1915班家委会经过协调和沟通,特邀请岳阳市红十字会的徐湘平医师带队来到了我们学校,就如何避免危险、遇到突发事件应如何进行应急救护,同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救助他人的社会实践的培训活动。1915班同学兴致勃勃的来到了5009培训教室,参加了此次实践培训活动。<br></h3> <h3>  当意外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6分钟,这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救命时间”。每耽误1分钟,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br></h3><h3> 如果在事故现场,伤病者本人或第一目击者懂得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通过简单的自救、互救,如对猝死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对外伤者实施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那么50%以上的生命就有可能挽回。</h3> <h3>  主讲徐湘平医师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急救知识,围绕当前人民健康现状、事发地交通情况、最佳急救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用生动演示、现实案例分享、现场互动指导等多种方式,给学生们讲解了如何判段患者呼吸心跳骤停;胸外心脏按压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触电、中风、溺水、烧烫伤症状的急救处理;扭伤、骨折患者的止血、包扎与固定;气管异物的急救措施等急救知识;学习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关键时刻拯救生命。同学们都把这次活动看成是一次学习急救知识的好机会,听的格外认真。</h3> <h3>  徐湘平医师一番详细的讲解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于是,医师便首先在一个人体模型上做了一整套的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演示,接着,他便让同学们到人体模型前进行现场演练。</h3><h3> 虽然面对的只是一个模型,但能让人亲身体会一下如何实施对“病人”的救助,同学们对此的兴致倒是出乎意料的高涨,模型被围得水泄不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试着认真地去完成刚学会的一整套急救措施……<br></h3> <h3>时间就是生命</h3><h3>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分秒来计算:</h3><h3>●3~5秒:黑蒙</h3><h3>●5~10秒:昏厥</h3><h3>●15秒左右: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h3><h3>●10~20秒:意识丧失</h3><h3>●30~60秒:瞳孔散大</h3><h3>●60秒:呼吸渐停止</h3><h3>●1~2分钟:瞳孔固定、二便失禁</h3><h3>●4分钟:开始出现脑死亡</h3><h3>●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h3><h3>●8分钟:“脑死亡”</h3><h3>●心肺复苏的——“黄金4-6分钟</h3><h3>看到这组数字,生命是按分秒计算的,每耽误1分钟,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进行实践操练,专家们细致耐心的指导。</h3> <h3>  经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练习,同学们掌握了自救互救技能知识和要领并进行了实操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生命是宝贵的,学习并掌握好一些急救的方法,在紧急时刻,希望同学们运用这次急救知识培训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为别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急救知识我知道,珍爱生命我先行。</h3>

急救

同学

分钟

知识

生命

沙湖

实践

骤停

徐湘平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