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家乡"是孩子们生长、居住的地方。孩子们生活在家乡里,经历、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幢幢新房不断建成,并且越来越美丽;一座座石板小桥变成了一座座宽宽的大桥;大大小小的小公园、广场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随着主题课程《品味家乡》的展开,我们一起随着孩子走进西塘桥,去寻觅家乡的变化……</h3> <h3>现在的美丽乡村</h3> <h3>绚烂的夜景</h3> <h3> 前期经验铺垫:家乡问卷。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利用周末走出家门,去附近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原来我们的家乡变得如此漂亮:又长又宽的西塘桥大桥、高高的能报时的钟楼、随处可见的美丽图画、小公园里漂亮的绿化;夜晚闪烁着的霓虹灯把盐平塘水和天空也映的绚烂多彩!如此的美丽的一幅画!</h3> <h3> 有的孩子会问:"家乡以前是什么样的?也是这么美丽吗?"既然孩子们会有好奇心,那就让孩子们拿起话筒、当一名小记者,去采访家里的老人,去了解西塘桥的"以前"</h3> <h3>通过采访:西塘桥的旧貌历史再现⬇️:</h3> <h3>旧房</h3> <h3>老桥</h3> <h3> 孩子们经历着家乡的美丽巨变,对家乡的热爱也是越来越浓,听听孩子们的对话:</h3><h3> 轩轩:以前的房子怎么那么破啊!我们家的新房子很大很大、还很漂亮! </h3><h3> 豆豆:我们家门前的桥很宽了,还可以开汽车。</h3><h3> 呆萌:我们现在住在高高的楼房里!</h3><h3> 欣妍:我们家门口也变漂亮了,河边种了很多树,还有一座红色的桥! </h3><h3> (言语中透露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h3><h3> </h3> <h3> 家乡不仅有着美丽的变化,还有很多美味的特色小吃,孩子们印象中的有尺糕、麻团、鸡蛋糕……</h3> <h3> 我们在开展"品味家乡"课程中,正巧遇到"冬至",按照家乡习俗,做麻团、吃麻团成为了孩子们的话题之一: </h3><h3> 彤彤:我奶奶做了麻团,我吃了麻团。</h3><h3> 阳阳:我们家也做了,我还跟奶奶一起做了。</h3><h3> 宸宸:麻团是什么啊?</h3><h3> 菡菡:就是圆圆的,里面有甜甜的馅。</h3><h3> 对于本地的孩子来说,麻团是很熟悉的一种食物,但对于生活在西塘桥的外地孩子来说,却是陌生的,为了让他们也亲身感知西塘桥的这一美食,我们把麻团搬进了幼儿园。</h3> <h3> 看老师做麻团,我们的小眼神可是很认真地在学哦!</h3> <h3> 自己动手做麻团</h3> <h3> 做麻团好好玩!看我们做的麻团,也挺有样的呢!</h3> <h3> 在我们的家乡,很多人家都会腌制一些蔬菜,它们也成为了饭桌上的一种美味。</h3> <h3> 我们也把腌制萝卜搬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动手洗、切、做,别有一番乐趣。</h3> <h3>把萝卜洗白白</h3> <h3>给萝卜去皮</h3> <h3>切萝卜</h3> <h3>尝一尝萝卜的味道:甜甜的</h3> <h3>加盐</h3> <h3>倒酱油</h3> <h3>加醋</h3> <h3>美味完成</h3> <h3>自己做的腌萝卜好好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