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常有,好花常开,人生何处不欢喜

阮小敏

<p class="ql-block">苦才是人生,又怎样脱离苦呢?季羡林大师给出了一种生活的答案——《人生何处不欢喜》。一支荷花,一朵野花,一株枸杞树,一条老狗,……都有欢喜。从植物带来的欢喜,到人带来的怡悦,再到动物带来的欢娱,最后是自然界的风雪带来的欢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很多欢喜的起源都只是因为无比简单的小细节,季老给我们对一些小细节作了示范,所以人生处处有欢喜。但人们从来都会忽略那些细节,所以伤感永远不可避免。走出伤感,读《人生何处不欢喜》开启我的探寻欢喜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走在大街上,孤零零的从漠然的人群中穿过,那些喧嚷与嘈杂汇集成一道声音的洪流,把我们席卷于其中。走累了,在满是尘土的街沿边坐了下来,呆滞的眼光看着人来人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让季老的光照亮我们崎岖艰辛的道路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季老念念不忘的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原的感情”,因此“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可爱的”。把根扎在大地上,是顺境,亦或逆境都能笑着面对。</p> <p class="ql-block">“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所以,“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不起眼的夹竹桃、丝瓜、二月兰,平常不过的枸杞树、槐树都变得有感情,寂寞孤独中看到希望,是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物是人非,农村,城市;国内,国外,近百年人生,一个世纪,是是非非,悲与喜的变化。眼里常含泪水,但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情,爱这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更有这土地上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小孩;但我不说那一句美丽到俗不可耐程度的话: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一些孩子无缘无故地喜欢我,爱我;我也无缘无故地喜欢这些孩子,爱这些孩子”。有随父母打工来到北大的秋菊、秋红,波兰女孩Wαlα,哈萨克斯坦塔什干的男孩谢尼亚,……他和孩子们只是邂逅,却亲近,为了什么?无疑是由于孩子们能够和他平等交流的缘故。孩子们可以不要别的,要的其实只是能坐在一起说上一会儿话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了小孩还有老人,“一想到故乡,就想到一个老妇人”,面对不美好的事,死亡是避不过去的,自己极度的痛苦、灰心,母亲的死,不知如何面对?而这老妇人失去儿子,却不知儿子已死,“当悲哀正在啃着我的心的时候,我怎忍再看你那老汨浸透你的面孔呢?请你不要怨我骗你吧,我为你祝福”,“值得回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即使回忆困难时期的情景,这回忆也仍然是甜蜜的”。</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才能并不足以支撑起他那过于宏大的野心,那么这一生注定只能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落中度过。所以季老告诉我们,“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无需轰轰烈烈,一个喜鹊窝的失去,一只小猴的烤问,一条老狗的忠诚,都是我们习得人生道理,对周遭的一切事与物怀着深厚的感情,把春天种在心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p> <p class="ql-block">《人生何处不欢喜》四十九篇文章,或长或短,季老告诉我们要笑着走,“对待不可避免的事情,最聪明的办法是,以不可避视之,然后随遇而安,甚至逆来顺受,使不可避免的危害性降至最低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本书是否对自己有益,在字面是看不出来的,一定要等到阅读完静思的时分,当那些照亮前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后,才能瞧得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