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春节征文】儿时的年①

石巧红

<h3>进了腊月,特别是过了腊八,儿时的我就掰着手指头盼着早点过年,大人们也开始忙年了。到了腊月二十,开始数“夜”了,过年就进入了倒计时,年味儿越来越浓了。尽管那时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但各种准备过年的“节目”还是会轮番上演,几乎排满了每一天的日程。</h3> <h3> 【一】写春联</h3><h3>刚放寒假,我就要忙着做寒假作业,同时要着手写春联了,这是我要完成的一个大工程。先买来毛笔和墨汁,再到供销社买四五张红纸,每张三毛钱左右。我家南面不远处也有一户人家做纸,有时也到他家买,价钱跟供销社差不多。写什么内容呢?自己又不会编对联,但这难不倒我,我到人家门上去看旧对联,到供销社去看挂在那儿卖的新对联,用一个专门的日记本把它们抄下来。那时年前的报纸上也会登载一些春联,我发现后,如获至宝地把它们剪下来。还有一种薄薄的黄历上也有新春联,我也会去买来一本,不看别的,就只为上面的春联。就这样,我积累的春联也不少了。一切准备就绪。</h3> <h3>这时邻居们也都纷纷买来红纸送到我家,请我帮他们写春联。我收下红纸,热情答应,为乡邻们对我的信任而感到高兴和自豪。</h3><h3><br></h3><h3>开始动工了,才发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要先算一算这户人家总共需要几副对联,分别贴在什么地方,然后裁好红纸,再根据贴的地方和这户人家的情况选择写的内容,根据字数折好红纸的格子,比如七个字就折七个格子,完全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规矩做法。</h3><h3><br></h3><h3>大门框上一般写上“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点点报新春”,厨房上写“一人巧作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有老人的人家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有刚结婚的人家写“万里云天看比翼,百年好合结同心”“提倡晚婚破旧俗,计划生育立新风”,有当兵的人家写“军属门第春光好,光荣人家喜事多”,有开店做生意的人家就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有一家商店有十块站板,我就模仿别人给他写上“一元二义三财四喜五福六顺七巧八仙九多十全”……幸亏我积累的对联较多,能基本保证根据各家情况书写不同的内容,尽量避免重复。每年的春联都有新的内容,从中也能感受到世事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真是“年年风俗旧,岁岁气象新”啊!</h3> <h3>儿时的冬天特别冷,写一会儿手就冻僵了,无法书写,只好停下来搓一搓焐一焐,等到再写的时候,毛笔又冻住了,只好放在嘴边哈一哈,如果还不能解冻,就倒来热水融化。刚写好的对联,墨迹未干,把它们摊放在家里,桌上地上到处都是,下脚和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了。一户人家的完工后,就把它卷成一卷,等待主人来拿。有些性急的主人中途还会来看看进度。他们拿走时,总会向我说一些夸赞和感激的话,这时我就会忘却书写时的辛苦,内心感到无比的满足和高兴。</h3> <h3>写春联的同时,我还要刻喜喜儿(有些地方叫喜钱、喜帘等),这也是我们这一帮孩子要完成的任务。先把红纸裁成书本大小,然后找一张喜喜儿作为模板,旧的也行,新的更好,把它和那一摞红纸叠好,四角用钉子固定在木板上。最难准备的是刻的刀具。我们把锯条放在砖头墙缝里,用砖头敲掉一块。敲去一块的大小,决定着刀口的宽窄。这是个很有技术性的活儿,要选准角度,掌握力度,还要果断出手,一砖定音,既不能完全敲断,也不能敲而不断。敲好后,需要把刀口磨快,用布条把锯条包扎起来。通常要准备四五把刀口宽窄不一的刻刀。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互相串门,查看各自的进度和质量,交流经验,评论一番,有刻刀准备不齐全的,还会互通有无。</h3> <h3>刻的时候,刻刀要直,手腕用力,一刻到底。大多数都是用力过大,把木板屑都会刻上来。图案复杂的比较难刻,刻得不好,图案边沿就会毛糙,严重的就会刻断。等到大功告成,拆去木板,欣赏刻好的作品,就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内心充满成功的自豪感,好歹在准备过年这场全民总动员中,自己也独立作出了一份贡献。</h3> <h3>大年三十是最忙的一天。上午我要清洗干净门和门框。吃过中饭,妈妈调好浆糊,我就开始张贴春联和喜喜儿。门上贴好后,还要在灶上贴上灶王爷,在家神柜、粮集上贴上“福”字,在三轮车上贴上“出入平安”,在大门对面的墙上贴上“姜太公在此”……反正能贴的地方都贴上,尽管贴得腰酸背痛,双手冰冷,但看到满眼红通通的春联,感觉这才像除旧迎新的神圣景象。在贴的过程中,总还有人找来,说差个横幅或福字什么的,只好现写现贴。有一年恰巧没有多余的红纸,供销社又关门了,只好到做纸的人家去买了一张,解决了燃眉之急。等到天将黑的时候,我才收工到河边去洗手洗毛笔,然后到周围转转,看到家家都贴刮好了,红通通的一片,就像人们穿上了新衣迎接新年一般。十几天的辛苦忙碌,似乎都化作此刻隆重的仪式,消散在这寂静而神圣、美好而期盼的氛围里。</h3> <h3>现在房子住好了,过年时贴春联,更多的是例行公事。为了省事和卫生总是能省就省,只是象征性地贴两副春联和福字。因为忙,老家的这个任务也早就交给了老爸。望着这些印刷的春联,我已不再留意它的内容,也不再闻到它的一点墨香,我总感觉空洞洞的,怅然若失。到底失去了什么呢?我一时也难以说清。这份心情说给儿女们听,他们能理解吗?</h3><h3><br></h3><h3>现在每到过年,我都不由得回想起儿时写春联、贴春联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怀念。</h3> <h3> 【二】做豆腐</h3><h3>我们大队做豆腐的那户人家住在七队晒场的南边,因为独此一家,所以年前特别忙,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工,总要排上两三天队。记得那一年轮到我家了,父亲提前一天用水桶泡好黄豆,要求夜里三点钟去。我叫母亲到时叫醒我,带我一起去。母亲答应了,她知道我的那点小心事,就是想去喝点豆浆吃点浆皮。</h3> <h3>半夜里,我们穿戴整齐准备出发。父亲挑着水桶,母亲拖着一捆芦竹,临走时还不忘带上一包糖精。外面月光朦胧,天气寒冷,地面冻得硬梆梆的,没有一个行人。在一片寂静中,只听到芦竹拖过地面的沙沙声和我们的脚步声。在经过河边的时候,我的心里不免有些害怕。等到了做豆腐的人家,看到灯火通明,我的心里才踏实下来。</h3> <h3>屋子中间是一架大水磨,推磨子的长三角形木架用绳子吊在屋梁上。推磨子不仅是技术活儿,更是力气活儿。父亲和大姑父轮流推磨,母亲则把泡好的豆子一小勺一小勺地舀到磨子里,随着磨子的转动不断地加水,豆浆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大缸里。我看着好玩,也去推磨子,却推不动,惹得他们哈哈大笑,只好乖乖地站到一边。</h3> <h3>第二步就是把豆浆舀到一个布兜里,把豆渣过滤掉。布兜需转个不停,这样豆浆才会顺利地淌下来。经过过滤的豆浆纯净多了,就可以舀到西边的大锅里,架起柴火烧煮。这时的我,虽然非常瞌睡,却仍站在灶边苦苦支撑着,等待着锅里的浆煮透。好不容易等到热气蒸腾,父亲揭开锅盖,我看到锅里洁白的豆浆翻滚着,不禁垂涎欲滴。母亲给我盛上一碗,放上几粒糖精,犒劳辛苦熬夜的我。一碗豆浆下肚,身上暖洋洋的。</h3> <h3>第三步,把煮好的豆浆舀到摊着布的大木头方格里。锅里豆浆舀完后,锅上会有一层浆皮,这又是我等着吃的美食。几块浆皮吃下去,肚子也不再咕咕叫了。豆浆舀到木格子里后,用布包上,盖上木板,再在木板上加压,沥去多余的水份。过一段时间后揭开包布,就看到已经成形的豆腐了,用刀横着竖着把它划成小方块,就成了一块一块的豆腐了,把它们拾到装着水的木桶里,就大功告成了。也可做卜页,那需要压去更多的水份,不划算,所以我家一般不做卜页或做少量的卜页。</h3><h3><br></h3><h3>等到我们挑着豆腐回到家,已经九十点钟了,中午要给做豆腐的人家送饭,就用咸菜烧豆腐汤了,我们自己也尝尝鲜。有了这一桶豆腐,我家这个年可踏实多了。</h3><h3><br></h3><h3>现在家里已几十年不做豆腐了,但我仍时常想起儿时过年前喝豆浆吃浆皮的情景,那独特的味道至今仍然让我回味无穷。</h3> <h3> 【三】蒸馒头</h3><h3>儿时粮食非常缺乏,饥饿的感觉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一年到头顿顿稀粥,吃米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儿时就特别盼望过年,过年不仅可以吃上米饭,而且过年前还要做馒头,馒头可是“硬货”,吃到肚子里很耐饥的。</h3> <h3>我家大多会做实心的馒头,不包馅,放的时间长,不容易坏。也做一些包子,大多是菜包子和萝卜丝包子,肉包子是甭想了。母亲先把馅做好,最初是在家里做馒头,因为父亲不太会发面,所以就会请别人到家里来帮忙做。记得有一天深夜,我从睡梦中醒来,一睁眼看见床上只剩下我一人,父母和伯父三人都在灶上忙着。只见锅上架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我不顾寒冷,穿衣下床,站在锅边,等待着包子出笼,好先吃为快。外面寒冷而寂静,屋内却和谐而温馨。伯父把最下面的笼捧出来,透过热气我看到里面的包子白白胖胖,很是诱人。我忍不住拿起一只,非常烫手,只好两只手不断交替,嘴里吹着气。热呼呼的包子吃在嘴里更烫到了心里。吃过两只之后,我也就不再贪吃了,要留着过年呢!等到一笼笼的包子馒头出笼,倒在大竹匾里冷却的时候,心里充实极了,感觉到这年味儿就是这么实实在在地浓了。</h3> <h3>后来有人代加工包子,也就交给别人做了。因为特别忙,也要排两三天队。先要把面粉送过去排队,然后把准备好的馅送过去。记得那一年的一天,下着雪,我骑着自行车去送馅。做包子的人家住在寿圣大队,离我家两三里路。我沿着乡村土路,小心翼翼地骑车向北,寒风裹着雪花,打在脸上凉飕飕的。到那儿一看,人还不少,热气腾腾,认识不认识的都在互相打趣谈笑。为了完成“吃”这个大事,人们都很有耐心,心态平和,能等上半天。也许等待也是过年的一种独特的味道吧!</h3> <h3>馒头蒸好后,放在家里的箩筐里,从年前吃到年后。并不是每天都舍得吃,主要是用来待客的,等到伯父呀,叔叔呀,姑妈舅舅姨娘们都来拜过年了才行,这时也到正月十五左右了,剩下的馒头也会生斑长毛,但不会把它仍掉,把它晒一晒或回锅再蒸一蒸,还可以再放一段时间。早上放几个馒头粥锅里一起煮,吃在嘴里还是一样的香甜。</h3> <h3> 【四】拉鱼</h3><h3>我家西边就是一口鱼塘,被父亲承包了,除去上缴集体的之外,余下的就是承包人劳动的报酬。每年春天,父亲都会买来鱼苗放养,夏天就会割青草扔到河里,可以看到鱼儿争相吃食的情景。一年下来,鱼长得不是很大。有一年春节前,父亲坚持没有拉鱼,说让它们再长一年,而去集市买鱼上缴集体,让大家分了过年。</h3> <h3>每到二十六七夜,我总盼望着拉鱼的人如期而至。终于听到邻近的河塘拉鱼的消息,不久就会看到拉鱼的人抬着大网来到我家河边。拉鱼的人都穿着胶皮的连体下水裤,他们下到水里,理好鱼网,从南北两边,同时由西向东拉。刚开始时,水面清冷平静,不一会儿,水面就有了动静,可以看到鱼儿游动的水波。随着鱼网的渐渐收拢,可以看到鱼儿不断地跃出水面,有的跳到了码头上,有的跳到了岸上,也有少数的跃出了鱼网之外,侥幸成为漏网之鱼。岸上传来一阵阵惊呼,充满兴奋之情。等到鱼网拉到岸边,里面像烧开的水一样沸腾,人们都在寻找有没有拉到大家伙,每当看到大鱼,又会发出兴奋的惊叹声——那肯定是去年甚至是前年的漏网之鱼了。拉鱼师傅把鱼拾到箩筐里,但除了青鱼鳊鱼鲢鱼这些家养的鱼之外的杂鱼,他们就拾到自己的鱼篓里,别人还不好说什么。我看到他们把一条条大鲫鱼放进自己的鱼篓,心疼得要命,但大人不说什么,我一个小孩子又能说什么呢?</h3> <h3>上缴给集体的鱼,队长会找一块空地,按照各家各户的人口分好,一摊一摊地摆放在地上。家家户户都派上代表,挎着篮子,兴高采烈地去分鱼。分鱼现场一派热闹的景象,大人谈笑,小孩打闹。队长按名册点名,点到谁家谁家就把鱼领走,有大大咧咧拎着鱼高高兴兴就走的,也有斤斤计较鱼的大小轻重唧唧咕咕拎走的。那热闹的气氛一直到天黑才会消散。</h3> <h3>父亲叫我拎上两条鱼送给老师过年,其余的他第二天要起大早到集市上去卖掉。记得那是八四年春节前,天下大雪,地面上白雪皑皑,我和同学好友书勇一起拎着两条鲢子鱼,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老师家走去。等到了老师家,我俩都成了雪人。老师没有被两条小小的鱼感动,却被我们两个雪人感动了。时隔几十年,老师还会和我提起当年的这件事,可见印象之深。</h3> <h3>留在家里吃的鱼并不多,母亲在年前把它煮好,盛在脸盘里,除夕和初一都舍不得吃,只挖些鱼冻解解馋——鱼也是用来待客的。那想吃又吃不到的滋味才会更加美味,更加令人想念。</h3> <h3> 【五】炒年货</h3><h3>大年三十的下午,厨房里一片热闹的景象,灶上的火半天都不熄。先是炒花生,这些花生可是平时舍不得吃,留着过年的。今天全都拿出来,一锅炒不下,就炒两锅三锅。那铲子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就像一阵阵美妙的音乐,听着格外的舒服。不一会儿,花生的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屋子。等到花生出锅,我总忍不住先尝为快。</h3> <h3>花生炒好后,接着炒蚕豆。蚕豆在锅里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妈妈就会笑着说“蚕豆跳一跳,明年财神到”,我可不管这些,在炒蚕豆的清香里,我只等着蚕豆出锅,再吃一把炒蚕豆。</h3><h3><br></h3><h3>花生蚕豆炒好后,把它们存放到坛子里,盖好口子,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回软。花生蚕豆是过年招待亲戚朋友、乡亲乡邻最好的食品,大家围坐在桌前,剥着花生,闲话家常,那才叫过年呐。</h3><h3><br></h3><h3>妈妈还会炒一锅芝麻,用来包芝麻圆子。等到圆子包好了,锅上就会烧过年的鱼和肉,煮年夜饭,一直忙到天黑才停下来。</h3><h3><br></h3><h3>在这之前,我已经去排队炸好了爆米花和炒米花,有时会把炒米花送给大姑妈,让她帮忙做成炒米糖,那就更好吃了。</h3><h3><br></h3><h3>有了这些炒年货,过年就变得充实多了。一直到现在,我都难以忘记大年三十我家厨房里不断变换的香味。</h3> <h3> 【六】做新衣</h3><h3>儿时过年,总盼着做新衣,但因为经济困难,不会年年做新衣,一套新衣总要过两个年吧。俗话说,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我上面是两个姐姐,不怎么好拾她们的衣服,但好像拾过她们一件花棉祆,穿在身上,被队里上工的社员取笑说是女孩子,我就大哭着赖在外面不回家,非要妈妈做一件男孩子的棉祆,一直哭到天大黑妈妈答应了我的要求才被人劝回了家。</h3> <h3>当时我们万众大队只有一个做衣服的裁缝,也住在七队晒场南面。过年前做衣服非常忙,需要提前若干天排队,到了二十夜就不接受了。所以妈妈总要提前给我扯好布料,领着我去裁缝那儿量好尺寸。我这才放下心来,坐等新衣服做好取回家。</h3> <h3>新鞋妈妈早就做好了,是她平常纳的千层底布棉鞋,穿在脚上暖和得很。为了几个孩子的新鞋,妈妈要准备半年多,糊鞋底,钉鞋底,做鞋帮。我经常看到妈妈一有空就纳鞋底,针拔不出来就用牙咬,那时我很担心她把针咬断,一再劝她用镊子拔,她总笑着说没事。新衣新鞋一直到除夕的傍晚妈妈才肯拿出来,让我穿一穿试一试,而我一穿上身就不肯脱下来,要出去走一走,到小伙伴家去炫耀一番。你看,上身衬在棉袄上的是崭新的蓝色棉布中山装,让我处处都小心翼翼,生怕把它弄脏;脚上的新棉鞋,鞋底硬板板的,洁白得让我不忍心踩到地上。那小心谨慎的走路姿势,活像古代的大家闺秀,想想都让人好笑。</h3> <h3>现在的衣服都是成品,布料好,款式新,平时穿的衣服都比那时过年穿的好,我也不会像儿时那样盼吃盼穿了。在这个不愁吃穿的年代,过年了,人们应该盼些啥呢?</h3> <h3> 【七】打钱墩儿</h3><h3>打钱墩儿,听上去跟钱有关,像是赌博,但更多的是儿童的一种游戏。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我们只能从这些游戏中寻找乐趣,这个游戏贯穿于整个寒假之中。</h3> <h3>院子里,村路田埂上,随处都可以摆下战场。只要一块砖,每人一块铜板就成,参加的人数不限,每人在砖头上押上一分有时是二分铅子儿(硬币),在前面划一条线,每人扔铜板争头家,铜板最接近线的是头家,其他依此排序,扔过线的就是呆小排到最后。头家站在线边向砖头附近扔铜板,落点一定要巧妙,因为被后面的人瞄准碰到的话,砖上的钱就全归他了。大家都没有碰到,头家就可以瞄准砖上的钱打了,只要把硬币打下砖就归自己了。为了不让人轻易打下来,其他的孩子就会把硬币堆放在砖头的边角处,想方设法增加难度,让排在后面的人有钱可打。有时需要经过好几个回合的较量,一个轮回才会结束。</h3> <h3>为了提高命中率,小伙伴们各显神通改进自己的铜板,一块铜板太轻,于是就把两块光绪铜板粘在一起,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好使多了。我的大姑妈是挑货郎担的,不愁找不到铜板。我不知从哪儿找到了一块黄灿灿的铜板,上面没有文字,可能是自己熔化制作的,大小轻重正好,手感也很好。这块黄铜板成了我的爱物,天天放在口袋里。其他小伙伴羡慕得不行,但也没有办法。</h3> <h3>仅仅铜板好不行,还要水平高。这项游戏考验的就是人的眼力要好,手要稳要准。我现在总认为这项不太高雅的活动,其实可以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赢了固然高兴,输了也不伤心,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欢乐。过年的时候,父母亲对我非常宽松,任凭我玩得天昏地黑。有一年大姑妈在我家拜年,给了我几个五分的硬币打钱墩儿,让我瞬间成为土豪,在小伙伴中倍有面子。村子中只要哪里有一帮孩子在打钱墩儿,哪里就会热闹非凡,给村子里增添了欢乐的气氛。</h3><h3><br></h3><h3>过年期间,我每天跟一帮小伙伴们玩在一起,连拜年也不想去。记得那年春节小姨刚刚结婚不久,小姨夫要带我到他家去玩一趟,我坚决不去,小姨夫强行把我抱上自行车,我还是挣扎着跳了下来,他们见我固执,没有办法只好算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是怕我的那一帮小伙伴找不到我玩而失望,况且我也不想离开他们啊!</h3> <h3>现在时代变了,大人小孩人手一部手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交流少了,笑声也少了。我是多么怀念儿时春节时,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聚集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啊。现在过年时,儿时的伙伴聚在一起,谈起当年打钱墩儿的情景,总是无限感慨,无比怀念,真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再打一回钱墩儿,只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铜板,甚至连一分二分的硬币也找不到了。</h3> <h3> 【八】唱凤凰</h3><h3>儿时过年,从初一到初五,都会有人上门唱凤凰,有本村的,也有别村的,这是我们这一带由来已久的风俗。唱凤凰的队伍一般由五六人组成,他们大多是老人。一人主唱,手里拿着用彩纸扎成的凤凰,凤凰头对着主家大门,一点一点的;其他人敲锣打鼓,齐声唱和。凤凰唱得好不好关键看主唱,主唱唱得好不好关键看唱词。唱词可以事先编写好,也可以见景生情、见景生词,这就需要主唱机智灵活,根据各家的情况现编现唱,主要是赞颂主家,说一些恭维吉利的话。比如:</h3><h3> 主唱:锣鼓一打响当当</h3><h3> 我到府上唱凤凰</h3><h3> 恭喜主家建华堂</h3><h3> 生儿育女创辉煌</h3><h3> 众唱:嗨嗨嗨,生儿育女创辉煌</h3><h3> 主唱:锣鼓一打格真真</h3><h3> 主家华堂挂红灯</h3><h3> 儿女个个有出息</h3><h3> 芝麻开花把官升</h3><h3> 众唱:嗨嗨嗨,芝麻开花把官升</h3><h3> 主唱:锣鼓一敲格咚咚</h3><h3> 主家过年气氛浓</h3><h3> 财源好比长流水</h3><h3> 寿比南山不老松</h3><h3> 合唱:嗨嗨嗨,寿比南山不老松</h3><h3> 主唱:锣鼓一打格照照</h3><h3> 主家过年真热闹</h3><h3> 儿孙满堂福气多</h3><h3> 今年再添新人到</h3><h3> 合唱:嗨嗨嗨,今年再添新人到</h3><h3>……</h3><h3>直唱得主家喜笑颜开,放鞭炮,拿香烟。条件好些的主家会多给好烟,条件差些的也不甘示弱,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会掉面子的。主唱收下香烟,一边唱着一边转到下一家。后面跟着一帮大人小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忠实的粉丝,他们会跟着唱凤凰的人跑半天,一半是赶热闹,一半也是听他们在各家的不同唱词。</h3> <h3>唱凤凰的人,过去是为了生计,现在有些则成了公益宣传,他们把国家的方针政策、村规民约、道德法规等编成唱词,在春节期间,用唱凤凰这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义务进行宣传,既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对人们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两得呀!</h3><h3><br></h3><h3>只是唱凤凰作为民间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真希望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不要仅仅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儿时的记忆,更不希望它成为我们下一代人的空白。</h3> <h3> 【九】看花节(大戏)</h3><h3>儿时过年最盼望的是看花节(大戏),那时各个大队过年前都会排练节目,有时也有外地的演出队伍来表演。演出的场地是生产队晒场或学校操场,搭上一座简易的戏台。演出的节目大都是古装戏,讲述书生落难,小姐相助,赴京赶考,金榜题名,喜结连理的故事;也有讲述亲情伦理的故事,子女不孝,父母落难,幡然省悟,痛改前非;也有的讲述孟姜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等民间故事的;还有讲述现代故事的,像计划生育呀,村子里的新人新事呀;还有扮成喜儿演唱《北风吹》,扮成韩英演唱《洪湖水浪打浪》的……每次演出都吸引了四乡八村的村民,黑压压的挤满了场地。</h3> <h3>我们小孩子不太懂戏文内容,只知道演员唱得好听。我特别喜欢看那些人穿着花花绿绿的古代服装,走路跟我们完全不同,男子穿着官服,迈着方步,一步一顿,颇有威严;女子头戴凤冠,描眉画唇,艳丽动人,迈着细碎的莲步,妖娆多姿。说话也与现代人迥异,每个字都拖长了声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让人等得心急。而那些大人却看得津津有味,摇头晃脑。有些大妈和老奶奶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泪水涟涟,一会儿咒骂,一会儿叹息。</h3> <p class="ql-block">人群的后面有卖各种东西的商贩,这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你看那卖萝卜的,青皮的大萝卜格嘣脆水份多,紫红的小萝卜麻得你直咧嘴;你看那捏面人的吹糖人的,稻草把上插满了捏好吹好的孙悟空、大公鸡、小兔子等神化人物或动物,五颜六色,栩栩如生,非常诱人。小孩子买了拿在手上反复地看,舍不得吃。最吸引我的还是那货郎担,像一只百宝箱应有尽有。许多小孩子都去买大灯泡(气球),气球和一截竹管连在一起,竹管上有一个孔,小孔里有一个簧片,小孩子用嘴把气球吹大,一松口就发出“呜呜”的声音,气球吹得越大,响声越大,响的时间越长,但是要小心了,可别把气球吹爆了。货郎担上还有摔炮,摔在地上像鞭炮一样响,操场上时不时的响起啪啪的摔炮声。还有炮子儿,装一个在自制的手枪里,一扣扳机,就会啪的一声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棒棒糖炒米糖等等。等到花节演完,我们这一帮小孩子也凑足了热闹,尽兴而归了。</p> <h3>有一年春节,大概是陆庄演花节,我们几个孩子约好了一起去看。我凭借着人小灵活,在人山人海中像泥鳅一样一直挤到了最前面,但后面的人实在太多,把我挤得趴在了戏台上。趴就趴着吧,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花节呢!戏台上的人物近在眼前触手可及,眼睛眉毛看得清清楚楚。只是这么趴着看了几个小时又不能动弹,很不舒服。等到演出结束,人群散去,我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看新衣服的前面,满是泥土,赶快掸净,倒也罢了,一摸口袋,不好!我的那只绿色的塑料皮夹子不见了,这可是我心爱的皮夹子呀,里面还有二角几分钱的“巨款”呢,我心疼不已,但望着空荡荡的场地也无法可想,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h3> <h3>儿时的年,真是内容丰富,色彩斑斓,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像送灶王爷,掸尘,祈年,杀年猪,赶大集,守岁,拜年,赏花灯……还有各种各样的礼节忌讳,都充分显示了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人们就在这年复一年的岁月轮回中,繁衍生息,从幸福走向幸福!</h3> <h3>文字/原创</h3><h3>图片/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