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西宁市城东区有一条老街,街面不宽,行人不多,完全没有省会城市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从街口进去不远,有一长溜高大的青色砖墙,墙间的大门并不宽敞,灰瓦门楼也不很高大。大门外侧有一黑色的省级文物保护碑,写着“馨庐"两字,这就是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马步芳的官邸,人称马公馆。</h3><h3> 马公馆建于1942年,耗资3000万大洋,占地近3万平米,建筑面积6800平米,有房屋298间,7个院落,各院之间有暗道相连。公馆设计典雅古朴,透出老宅的深沉、庄严和神秘的气氛。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馨庐”二字,“馨”下为“香",暗合马步芳与子马继援的名号“子香、少香"。公馆内墙多镶嵌玉石,人们又将马公馆称为玉石公馆。</h3><h3> 马公馆2007年被评为4A级景区,2016被摘牌。我这次来,公馆大门紧闭,售票处正在维修。据说摘牌的原因是馆内展厅对马步芳的介绍有偏颇,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要了解马步芳,就要先了解马家军。</h3><h3> 1862年,陕甘地区回民大规模起事,史称“同治回乱”。地处甘肃回民聚居中心临夏的大阿訇马占鳌也起兵反清。左宗棠带兵围剿,马占鳌在先胜一仗的情况下主动向左宗棠投降,受到左的重用,将所降部众安排在甘军将领董福祥属下,这就是马家军的源头。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董福祥率部攻打东交民巷,与八国联军主要是日军血战,后又护驾慈禧逃到西安,马家军立了大功。当时,马家军有两个将领马海宴、马千龄,因功封官,在宁夏、甘肃、青海等地任职。马海宴孙辈中一个叫马步芳,一个叫马步青;马千龄孙辈中一个叫马鸿宾,一个叫马鸿逵。马鸿逵的父亲支持辛亥革命,马鸿逵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宾为甘肃省政府主席,这二人也称“宁马”。马步芳家族势力在青海,被委任青海省政府主席,与其兄马步青被称为“青马"。</h3><h3> 民国时期,马家军盘踞西北,被称为“西北四马"。1936年,红军西路军在甘肃河西走廊遭到马步芳围歼,2.1万红军,仅数百人存活下来。甘肃省高台县建有西路军纪念馆,我去过。高台一战,西路军余部3000余人被歼。马步芳命人将西路军团以上干部数十人的头颅割下来送到南京,尸身装进麻袋,手段极其残忍。连双手沾满共产党鲜血的蒋介石都不忍目睹,骂马步芳禽兽不如。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四马"父辈都在东交民巷与日军交过手,马鸿宾的父亲战死阵前,所以,马家军与日本人有世仇,抗战时积极出兵抗日。但马步芳的部队在江淮一带一边抗日,一边偷袭新四军,其反共本质暴露无遗。1949年,兰州战役,马家军主力基本被歼,但有一个骑兵师抗战胜利后调防新疆,1949年9月25日跟随陶峙岳将军和平起义,后编入新疆建设兵团。我去兵团建工师,一位中层干部的父亲就是马家军的,谈起这段历史,这位中层干部说,他父亲一辈子最感谢的人就是陶峙岳将军,因起义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前,所以享受离休待遇。据说,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试验基地清场,飞机上发现戈壁滩上有人居住。部队搜索过去,约有男男女女300多人,经查证,原来是西宁解放时逃进罗布泊的一支马家军残部,在荒漠中生活了十几年,还生了孩子。</h3><h3> 1949年,马步芳包租飞机逃离西宁,带走黄金二万多两,还有大量白银和珠宝玉石,这些都是其主政青海时搜刮的民脂民膏。2008年,汶川大地震,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捐了5000美金,国内竟有人大肆渲染,为其摆好,真不知是怎么想的。</h3><h3> 马步芳出逃后,先去台湾,又飞埃及,最后移居沙特,任台湾驻沙特大使,1975年死于沙特,马公馆则是其罪恶一生的见证。</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立新2019年8月26日于青海省西宁市西湖宾馆330房间</h3> <h3>当年的大礼堂</h3> <h3>正在维修的景区售票处</h3> <h3>公馆内景</h3> <h3>公馆侧门</h3> <h3>公馆前的老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