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1年前,意外见到了华主席</h3> <h3>宝钢乃第一号亦为最大引进工程,选址时连云港可满足万吨巨轮吃深曾被考虑。而华主席一言九鼎选在了上海。一是优质钢用于海防及轻工业,江南造船厂和名企在此能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集可破解建设乃至生产中的难题。三是吸收转化能力强可速缩与世界先进之差距。实践证明此决策使得宝钢取得巨大成功。</h3> <h3>78年12月23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发生了两大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一是会议公报发表,国运变换;二是宝钢打下第一桩,国门开放。看!我们就在这前所未闻的典礼队伍里。戴白色安全帽的是我们20冶分指划区。谷牧副总理奠基填土后,冶金部、上海市领导为第二班儿,第三班儿就是我们这些当时会战的队伍了。</h3> <p class="ql-block">78年10月中旬接到宝钢20冶分指指令,我们外语班英日两组师生53人立刻从河北动身前往上海,参与会战开工准备工作。原来,36天中央工作会议后,紧接着12月18日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2月16日传出22日闭幕确定23日为宝钢开工大典,整个工地沸腾了!瞧,这就是当年我们20冶分指列队行进会场时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奠基填土后,参礼人员无论领导还是群众围绕第一桩很快围成一圈儿,清脆响亮的桩机在欢腾的礼炮和热烈的掌声中响动起来!你瞧,打下这第一桩的桩机手就是我们20冶分指金结公司的关登甲!他不仅代表全体宝钢建设者在典礼会上做表态发言,现在又披红挂彩,自豪地操控着这台光荣的桩机,锤出了响彻云霄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宣言!</p> <p class="ql-block">宝钢建设主力队伍由来自攀枝花的19冶、唐山的22冶、成都的5冶、冀南的20冶和00002冶建部队以及上海有关单位六大主体组成。虽然仅有数千名开路先锋在这里誓师宣言,很快就汇集起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数万名建设大军。这个长江入口的黄海东海分界之处弹丸之地,以她靓丽的巨姿,以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夺来了全世界的目光。</p> <h3>79年10月12日华主席出访法、德、英和意大利,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送行。公告说将于15日对以上国家进行访问,期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正是此访回沪视察宝钢,我有缘目睹了这位伟人。毋庸讳言,他自然深谙这是他人生重大转折继续的关键节点,泰然面对此行焉能释然?这令我不得不回顾并诠释他那情怀的伟岸!</h3> <h3>这是访问中飞机上的照片,时为79年10月。三中全会已近一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雨历程。正由此更为敬佩他的襟怀和气度、感念他的静默和淡泊。读钱嗣杰的珍贵杰作,乃是跟随担任毛主席又继任3年华主席的摄像师,去追溯历史。纵然视察宝钢所摄不能再现,但珍贵的回忆岂不让你我眷牵那物质匮乏精神却极为富有的岁月!</h3> <h3>这是10月月17日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3> <h3>这是在英国伦敦为周恩来总理旧居揭幕,时间是11月。</h3> <h3>这是11月4日在威尼斯游览水城。</h3> <h3>这是回沪后在宝钢设计院听取汇报的瞬间。我见他时竟发现他胡须略有短茬儿,心里还挺诧异,其实就是如此。据说会议室环境不大洁净明快,拍摄时不得不临时在他身后放了一块木板。身前桌子和座椅如此朴素简陋,难道还领略不到他局促紧张,不辞辛劳,不讲排场,扑身基层的人民情怀吗!我庆幸竟然意外地得到与他相遇的机会……</h3> <h3>宝钢建在丁家桥机场。38年日本占地2858亩建了航校。78年由空四军航校转给宝钢。奇巧的是旧日机场历经40载又为新日项目,所变主客更迭也!丁家桥还在东西南不规则丁字路处,西路弯南是我们翻译科小院,依次露天仓区和仓房区是20冶分指基地,过隔离带乃航校即宝钢设计院了。草地沼泽活动板房,我们被引进的日蚊咬得奇痒难忍。</h3> <h3>79年宝钢设计均已落地,都在争分夺秒紧张高速建设。设计院办公楼是原航校教学楼,南宿舍楼与它隔着一个很大的方正院落,宽阔的单层东厅作餐厅兼会议厅,华主席就在这里听取汇报。院落西部连着更为开阔的场地,绿树掩漾,出操、训练各项设施应有尽有。我那天有事回基地,见许多人奔走相告涌入设计院,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h3> <h3>意外颠覆常态更为真实!院里人山人海,唐克部长和军卫勒令大家离开无济于事。“我们要见华主席”声浪此起彼伏!他们无奈返厅后一瘦白面皮秘书笑容可掬地走了出来,他说理解并满足大家的要求,现场即刻安静下来。听其指令全部蹲下,以咯僦的方式腾出一条3米宽路面,一辆面包倒停在距门口4米位置。秘书回去,华主席微笑着走了出来……</h3> <h3>他走得很慢,稍显驼背,右臂挥动了一下。我见他唇部上下略带胡茬儿!眼圈微青,突然他向右打了一个趔趄,双手顺势扶搭在车的顶侧,右脚鞋子丢脱前一尺处,是黑色平底老头儿布鞋,半拉入车下,白色鞋垫儿被带出鞋跟寸许,着灰色尼龙袜子的右脚空悬着……须臾,那个秘书前去弯身拿鞋为他穿上,露着后脚跟局促扶上车,关上车门走开了……</h3> <h3>我挨着车和华主席,不敢去扶助他……怕引起卫士误会。他坐在右前座招手致意,和我隔着一层玻璃!这时人们围拥着……都急得不知所措时我们分指的王雷书记出现了!显然料到了异常情况,满头大汗的他右手高举着安全帽挥舞命令:“把华主席的车抬出去!现场在等,啊!……”很快,华主席的面包车就像轿子一样被抬出北楼通道。</h3> <h3>敬仰领袖神圣而虔诚,现场传闻十分有趣。华主席占在高炉3米高的平台上向人们招手,绑钢筋的,推模板的,焊接的,浇筑的……所有的人僵立着、目瞪口呆地望着他……时间停止空气凝固了!钱嗣杰举着镜头,就是按不下快门。他只好把相机挂在脖子上腾出双手做鼓掌动作,欢声雷动的掌声中“咔嚓”一声结束了!啊呀,叮嘱好的事由于激动忘光了!</h3><h3><br></h3> <h3>20冶承担的是投资十几亿的初轧厂。宝钢总投资200亿,地下钢桩接近一半。签合同时1美元兑2.47元人民币,接近欠日500亿人民币。当时国人接近10亿,等于每人欠人家50元啊!我们负重前行,每年数十吨的图纸资料,经过我们翻译后,复印装车载往每一处工地以供施工、安装、调试……我们被分指党委誉为“眼睛”!</h3> <h3>“眼睛”是苦涩的!党委规定“眼睛”“两必三不”,必须刻苦学习、工作;不准娱乐、恋爱、休假。两同学因恋被辞。我们和精技岗位同伴在日、德、外院甚至车上惜时如金地学。这是上海外院英语系学习时和赵老师合影,时陈冲刚学成出国。东逝韶华四五载工作“游刃有余”,恋爱结婚生子自然解禁,其它成为常态,交了华主席“效益人才双丰收”的答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