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

心平气和

<h3><font color="#010101">2020.1.10</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而得名,这条街也是北京仅存的有四座牌楼的街道,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font></h3>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成贤街不长,街上多平房民居,古槐夹道,亭亭如盖,保持着旧京街巷风貌。在我国古代,槐树被视为“公卿大夫之树”,自元代起,槐树逐渐成为了北京城街道和胡同两侧的行道树。</span><br></div> <div>街上的房子多改造成了商家,算命看相、卖各种文化用品和小吃。<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孔庙大门外东西两侧二十米处,各设一座清代下马碑,碑身正背两面,分别用满、汉、蒙、回、藏、托忒六种文字镌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文。凡去孔庙的官员,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即便皇帝亲临,也要下辇步行,以表庙门森严、孔子地位之尊。</span><br></div> <p>先师门是孔庙的正门,我们由此进入孔庙。国子监和孔庙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和18岁以下的少儿免票,给我们一个小惊喜。</p>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按照“左庙右学”的传统规制,孔庙与国子监相毗邻。</span><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进门左转,走这条小路,过前面的门洞,就是国子监了。</span><br></div> <div>穿过小门回头看,门楣上有“持敬门”匾额,顾名思义,从国子监到孔庙祭祀时要心怀崇敬之意,而从孔庙到国子监一侧则没有匾额。<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段古石板路</span><br></div> <h3>“太学门”是国子监的二道门,国子监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为官府培养后备人才的国立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font color="#010101">的“中央党校”</font><font color="#010101">。</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监”用作官名、官署名时读去声jiàn(荐),而“国子”泛指贵族子弟。</span><br></h3> <h3>国子监的学生叫“监生”,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的秀才中选拔;二是外国留学生;三是“捐监”,即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的挂名监生。<br></h3> <h3><font color="#010101">太学门和国子监的头道门“集贤门”都是黑色的,且没有门槛。</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中国古代五行中,黑色代表水,而水代表财,国子监的“才”非彼“财”。</span><font color="#010101">没有门槛,表明国家选拔人才没有门第要求。不管草根还是布衣,只要有真才实学,</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就能“鲤鱼跃龙门”。</span><br></h3> <h3>穿过太学门,是一座大型的琉璃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琉璃牌坊下有三道门,文官走左,武官走右,中间的大门叫龙门,只有两个人可以走,一位是含着钻石汤勺出生的皇帝,一位是自己奋斗出人头地的状元郎。<br></h3> <h3>琉璃牌坊背面<br></h3> <h3>这座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满雕吉祥图案:莲花代表“喜登连科”,蝙蝠和葫芦代表“福禄绵长”等等。<br></h3> <h3><font color="#010101">琉璃牌坊的正背面都有二龙戏珠图案,所谓“</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十年寒窗苦,只为跃龙门”,寓意如此。</span><br></h3> <h3>琉璃牌坊正面横额书“圜桥教泽”,是指听讲学者众多。<br></h3> <h3>背面为“学海节观”,意思因为听讲学者众多,要靠水道将学生分隔开。<br></h3> <h3><font color="#010101">走过龙门,琉璃牌坊下有一尊不起眼的鳌鱼彩雕。传说鳌鱼是东海中的一种大鱼,在古</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山海经图》中,主管文运的魁星捧墨斗,执朱笔,立于鳌头之上,称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据此典故,自唐代始,状元考生都是站在鳌头之上迎榜的。</span><br></h3> <h3>眼前这鳌鱼的头已经被人们摸得没有了颜色,团团也来摸一摸,讨个吉利。<br></h3> <h3>过了琉璃牌坊就看见辟雍了,这里是古代皇帝讲学的场所。辟雍建于一个四方高台上,方方正正,重檐攒尖,四面开门,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环绕,池上架有四座石桥,通向辟雍四门,这种建筑形制象徵著天圆地方。<br></h3> <h3><font color="#010101">“辟雍”一词起源于3000年前的周代,指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大房子,</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天子在里面学习,并在四周捕鱼狩猎,演练“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辟”与“璧”通用,指环绕房子的水如玉璧一样清澈;“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就是璧水中的建筑。</span><br></h3> <h3>国子监的辟雍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自乾隆皇帝起,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br></h3> <h3>国子监是由当时担任工部尚书的刘墉设计督造的,辟雍大殿原设计有四根立柱做支撑,时任户部尚书的和珅提出,去掉四根立柱,改成斜角架大梁的结构。此提议使殿内没有了柱子遮挡,显得更加宏伟宽敞,同时还节省了4400两银子。<br></h3> <h3>各位皇帝不仅“临雍讲学”,还要在辟雍内题匾,辟雍内正北上方匾额“雅涵於乐”是乾隆帝亲题。<br></h3> <h3>南边的“涵泳圣涯”是道光皇帝题写。<br></h3> <h3>东边的“万流仰镜”是咸丰皇帝题写。<br></h3> <h3>辟雍里有一幅乾隆皇帝“临雍讲学”的电子图画,皇帝稳坐龙椅,先由满汉大学士讲“经”,再由满汉祭酒讲“易”,称之为助讲。随即乾隆帝亲自宣讲《四书》中《大学》里的一段话:“为人君者止于仁,……”。<br></h3> <h3>王公大臣在殿内听讲,其他监生和各级官员都跪在环池以南的甬道两侧。据记载,仅听讲的监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在北京的各级官员、使节等,不下4、5千人。<br></h3> <div>那时也没有扩音设备,只能靠传胪官站在门口人工传话,皇帝讲一句,传胪官高声传一句,由里向外一层层传达。听一次课要跪上大半天,但是每位听讲的监生都特别自豪,因为自此以后,他们就是“天子门生”了。<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辟雍两旁的东西六堂,是监生们的教室,即率性堂、诚心堂、修道堂、广业堂。六堂相当于现在的年级,崇志、正义、广业三堂相当于一年级,学期一年半;修道、诚心两堂为二年级,学期一年半;率性堂是最高年级,学期一年。六堂没有开门。</span><br></div> <div>从另一个方向看辟雍<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侧廊里有两块石刻,记录了国子监部分建筑于1937至1939年维修的情况。</span><br></div> <div>辟雍北面是彝伦堂,大堂中上方“彝伦堂”三个字是康熙皇帝亲题,这里曾经是皇帝讲学的地方。兴建辟雍之后,改为监内的藏书处。堂前的孔子像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思佳捐赠的。<br></div> <div>彝伦堂前有宽阔的露台,是国子监召集监生列班点名、集会和上大课的场所。彝伦堂没有开门。<br></div> <div>在露台的东南角上立有一座日晷,用以测定时间。<br></div> <div>敬一亭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设有祭酒厢房、司业厢房,收藏有七座御制圣谕碑。敬一亭没有开门。<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乾隆石经”展室位于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的夹道内,室内陈列着乾隆年间刻成的十三经刻石碑190通。</span><br></div> <div>这些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十三部,共189通,连同谕旨、御制告成碑共190通,计63万多字,为我国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部石经的蓝本由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手书书写,历时12年而成,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由于石经刻于乾隆年间,故有“乾隆石经”之称。</span><br></div> <div>再次过持敬门,回到孔庙院子。见两座碑亭,呈南北排列。靠南的碑亭内立的是乾隆三十四年“敕修文庙碑”,靠北的碑亭内立的是道光九年“御制平定回疆,剿擒逆贼裔,告成太学碑”。<br></div> <div>东边还有一座碑亭,内立明正统九年“御制新建太学碑”。这是孔庙内唯一的一座明代御碑亭。因是前朝御碑,所以用绿色琉璃瓦顶。<br></div> <div>向前走,路两旁是全国唯一的进士碑林,竖立着198通进士题名碑,其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个朝代600年来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录取名次。孔庙碑林是一部石刻的功名簿,也是旧时科举制度的见证。<br></div> <div>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熟知的一些名人,如于谦、商辂、严嵩、清朝第一位满人状元麻勒吉、张居正、徐光启、刘墉、纪昀、林则徐、郑板桥、纪晓岚、刘墉、龚自珍、翁同龢、徐世昌、康有为、曾国藩、李鸿章、刘春霖、沈钧儒等人的名字。<br></div> <h3>明代时,将元代碑改刻成了明代进士碑,所以碑林中只有三通元代进士题名碑。<br></h3> <div>道光以后科举开始日趋衰落,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科时,政府已无力负担立碑银两,进士们只得集资自立碑。在“末科进士题名碑”上有新中国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的名字。<br></div> <div>大成门是孔庙的第二道大门,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门前有孔子雕像,并有三条坡道,左面走武将,右面走文官,中间走皇帝。<br></div> <div>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br></div> <div>大成门前东西两侧还有两通玻璃罩保护的石碑,东侧为“孔子加号碑”,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刻石立碑。西侧为“加封四子碑”,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加封孔子的父母、夫人及颜渊、曾子、子思、孟子,并刻石立碑。<br></div> <div>大成门前廊东西两侧各摆放着5枚石鼓,原石鼓出土于陕西岐山,发现于唐代,系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期的遗物。此处的石鼓是清乾隆时的复制品,真品现陈列在故宫石鼓馆内。<br></div> <div>每枚石鼓的鼓面刻有记述周宣王游猎故事的四言诗一首,这就是古今闻名的石鼓文,为中国稀世文物。<br></div> <div>大成门前廊还有钟、鼓各一,东边是鼓,西边是钟。<br></div> <div>悬钟后面有“张照书韩愈石鼓歌碑”,碑身环刻清代大书法家张照草书韩愈《石鼓歌》,碑额“環词神笔”为乾隆御笔。<br></div> <div>穿过大成门,就到了孔庙的二进院。大成殿是祭祀主殿,下有月台,"九五"开间,红墙黄瓦,重檐庑殿顶,是最高等级的建筑。清代时每年仲春与仲秋的两次祭孔活动,均在此殿举行。<br></div> <div>殿前的御路石<br></div> <div>大殿悬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御笔“万世师表”匾。<br></div> <div>殿内主座设置有孔子画像及其神牌位,主位两侧分立有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大弟子的配享牌位,东西两边还置有十二哲的牌位。殿内正中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道恰大同”匾,两则分别是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宣统的“中和位育”。<br></div> <div>大成殿前院内东西两侧分别有11座碑亭,内有御制记功碑计11座。碑文内容除了修葺孔庙、祭礼活动的纪事碑外,主要是明清两朝,特别是康、雍、乾三代,帝王南征北伐,统一中国的记功碑。<br></div> <div>看到有人在这里过组织活动。<br></div> <div>国子监与孔庙中的古树繁茂,彝伦堂一侧的“复苏槐”,传说为元代国子监祭酒(校长)许衡手植,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时逢乾隆母亲六十寿诞,本已枯死的古槐突发新绿,乾隆题诗赞其瑞,后称其为“复苏槐”。<br></div> <div>辟雍殿西的这课古槐,主干呈罗锅状,上部向南倾斜。相传辟雍竣工时,乾隆皇帝亲临视察,见此槐形似刘墉(其绰号刘罗锅),故得名罗锅槐。<br></div> <div>孔庙进士碑林附近的“柏上桑”,相传此柏植于元代,后树干中心空,粉尘堆积,飞鸟衔桑葚于树上不慎落入空心中,竟长出桑树,因此得名柏上桑。<br></div> <div>藤缠树<br></div> <div>长满树瘤的古槐<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