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鲁迅路外文文献分馆共举办了22场日语读书沙龙活动,吸引了近500位读者参与活动,14位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日语志愿老师莅临分馆,他们中有外交官、大学日语外教、日语教师、日企职员、公司白领族等;他们用专业博学的知识为读者分享了日本经典文学作品及文化习俗,让日语爱好者在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化氛围里拓展阅读范围,尝试深度交流,提高日语水平。他们是最美文化志愿者!向他们致敬!<br> 今天,小编带您回顾一下各位志愿老师的沙龙精彩瞬间及其推荐的经典作品吧! 牛田 贵広(日)<br>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常驻大连领事办公室副领事 1月12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常驻大连领事办公室副领事牛田先生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作品《强风吹拂》(「風が強く吹いている」)。<div> 三浦紫苑是日本当红女作家,她的小说多被改编成动漫和影视作品。《强风吹拂》是其运动励志文学代表作,围绕着“明明这么痛苦,为什么就是不放弃跑步?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这一主题展开了一段热血故事。牛田先生认为作者描写细腻,即使对运动不感兴趣的人读起来也会被带入到紧张的竞技氛围中,让人欲罢不能。之后进行的文化活动环节中,朱祥老师带领读者了解了日本小原流花道的发展史和手法特点,读者们现场欣赏了小原流插花的作品。</div> <div> 6月22日,牛田贵广先生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宫本辉的作品《星宿海之路》(「星宿海への道」)。</div><div> 宫本辉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日本作家,1977年 发表处女作「泥河」,获第13届“太宰治”奖;1978年 发表「萤川」,获第78届“芥川”奖。他的作品多为探索死亡与丧失的主题。在已出版的三十余部作品中,有多部被改编成电影、连续剧、舞台剧,堪称日本国民作家。其代表作有《泥河•萤川•道顿堀川》《锦绣》《幻之光》等。《星宿海之路》围绕着濑户雅人在去往从小向往的星宿海的路上失踪一事,探讨了母爱对人一生的影响。牛田先生认为,作品中虽然自始自终没有点明雅人到底如何失踪,但作者相信他会带着爱在路上前进,这种不圆满但给人以希望的结局是宫本辉一贯的写作风格。</div> 田中先生(日),日企员工 1月26日,日企员工田中先生与读者共同赏析了日本著名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源氏物語」)。《源氏物语》反映了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貌,揭露人性与宫廷斗争,是日本文学的一座高峰,对日本文学的后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田中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这部久远的古典小说,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盛丽娟,辽宁师范大学日语硕士,日语翻译 3月2日,从事日语翻译工作的盛丽娟老师为读者介绍了日本礼仪(日本の礼儀)的相关知识。日本礼仪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敬语的使用、基本礼仪、社交习俗、商务礼仪等。盛老师结合道具与读者现场共同演示了多个情景,生动地示范了怎样才是得体的礼仪规范。最后,盛老师告诉大家日本礼仪的核心思想是“不给他人添麻烦”,如果每个人都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大家彼此都方便,整个社会的礼仪便会蔚然成风。 袴英紀(日),海大技研(大连)科技有限公司职员,日本住宅设计技术指导 3月16日,日企职员袴英纪老师为读者精选日本小学教科书上的两篇读物《伸手向太阳》(「手のひらを太陽に」)和《小黑鱼》(「スイミー」)进行讲解。<div> 《伸手向太阳》是日本小学生在户外教学时围坐合唱的歌曲,内容旨在引导孩子们感受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乐趣。《小黑鱼》讲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小黑鱼,在见识到了海底世界的广阔和丰饶之后,最终找到了能够发挥自身独特才能的位置。这两篇读物内容积极向上,通俗易懂,歌曲等新颖活泼的形式也提升了读者们的参与度,受到一致好评。</div> 加茂誠(日),大连工业大学日语系外教 3月30日,大连工业大学日语系外教加茂诚老师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橡子与山猫》(「どんぐりと山猫」)。<div> 《橡子与山猫》讲述山猫大人遇上一场难缠的官司,写信求助于一郎,一郎跋山涉水来审辩,原来是一群橡子在争到底谁才是最伟大的橡子。加茂老师细致地为读者讲解了原文中大量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含义,带领读者走进作者构筑的生动奇幻的童话世界,进而告诉读者即便微小如橡子,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需为谁是最好的去争执。</div> <div>厚川正纪(日),辽宁师范大学留学生<br></div> 4月13日,辽宁师范大学留学生厚川与读者共同赏析了日本传统落语故事《鼓潼》(「鼓ヶ滝」)。 5月25日,厚川正纪先生与读者共同赏析了日本传统落语故事《河豚火锅》(「ふぐ鍋」)。<br><div> 6月1日,厚川正纪先生与读者共同赏析了日本传统落语故事《横山镜子》(「横山鏡」)。 </div> 7月27日,辽宁师范大学留学生厚川正纪与读者共同赏析了日本传统落语故事《纪州》(「紀州」)。<br>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厚川先生细致地为读者讲解了故事中所涉及的日本传统文学典故和小知识,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通俗易懂的用词技巧受到了读者朋友的欢迎。 厚川先生向图书馆捐赠了24册日文原版图书,其中有日本古典「落语」故事方面的,他希望这些书能吸引更多喜欢「落语」的读者来阅读。 况铭,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教研室讲师,主讲语言、翻译、文化类课程,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化。 4月27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系讲师况铭老师为读者做了“走进日本的世界遗产(「日本の世界遺産へ」)”系列讲座。<div> 在第一讲中,况老师介绍了2018年以来日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的22个世界遗产项目,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他旁征博引,结合历史、地理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图文并茂地为读者讲解了法隆寺、路姬城、白川乡等多处日本的世界遗产。读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div> <div> 9月7日,况铭老师为读者做了“走进日本的世界遗产(「日本の世界遺産へ」)”系列讲座的第二讲。</div><div> 日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共有23个世界遗产项目。况老师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地为读者逐一讲解了日照宫、首礼城、青龙寺等日本的世界遗产。读者们纷纷在欣赏到美丽的风景的同时,收获了日本历史、地理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div> 手塚百合子,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常驻大连领事办公室随员 <div> 5月11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常驻大连领事办公室手塚百合子女士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小川糸的作品《蜗牛食堂》(「食堂かたつむり」)。</div><div> 小川糸是日本畅销女作家,她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蜗牛食堂》是其备受瞩目的首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女主角伦子开设的蜗牛食堂为舞台,展现了治愈人心的料理、食客们的百态人生,讲述了“母女” “生死” “自我与他人”等深刻主题。在母亲节之际,手塚女士还结合自身经历,着重对书中的“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div> 胡伟,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系讲师,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语教育研究科日语教育博士在读 <div> 5月18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系讲师胡伟老师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作品《槐香大连》(「アカシヤの大連」)。</div><div> 清冈卓行生于大连长于大连,这部清新优美的大连风土散文体小说获得了第62回芥川奖。胡老师结合历史老照片,图文并茂地解读了作品中的经典片段,使读者们在这个槐花盛开的季节里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意,也重温了老大连的风貌。</div> 刘凤斌,2006年留日学习,2015年获日本关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辽宁师范大学日语系讲师。<br> <div> 7月6日,辽宁师范大学日语系讲师刘凤斌与读者共同赏析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平家物語」),并解读了部分经典段落。</div><div> 《平家物语》是日本“军记物语”文学样式的巅峰之作,大约成书于镰仓时代(1192一1333)中期,比《三国演义》约早一百多年。全书共十三卷192节,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艺术再现了平安时代(794—1191)末期,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夺权力的兴衰始末。前6卷描写了平氏家族的荣华鼎盛和骄奢霸道,后7卷着重描述了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大战的经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面之宏大,人物之庞杂,堪称日本文学史上的杰作,具有较深远影响。日本文学家、学者对该书的评价之高,仅次于中国学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div> 12月7日,刘凤斌老师为读者带来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ノルウェイの森」)第二讲。<div> 刘老师结合日本的时代背景,详细解读了故事的第一章。1969年正值日本发生学生运动,很多年轻人思想迷茫,《挪威的森林》的故事正设置从这一年开始。而第一章中大量的景物描写,也奠定了这部爱情小说动人心弦的、平缓优美的、略带哀伤的整体基调。刘老师建议读者读书不应流于表面,而应多多思考其中的细节,读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div> 濑川姬香,亚细亚大学国际关系系学生,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留学生。 8月10日,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留学生濑川姬香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竹山道雄的作品《缅甸的竖琴》(「ビルマの竪琴」)。《缅甸的竖琴》讲述了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的缅甸战场上,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士兵水岛用自学的竖琴给战友们鼓气,后来他侥幸存活,决定以僧侣的身份留在缅甸为战死的战友掩埋遗骸。该片被评为1956年年度日本十佳影片之一,并被选入日本影片200部。濑川女士儿时观看过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至今印象深刻。她向读者推荐原著,阐述竹山道雄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类灵魂深处不分时代和国界的伤痛和悲哀,以及散发出的直指人心的感染力。 中西基博先生, 大连海洋大学日语教师 10月26日,大连海洋大学的日本外教中西基博先生与读者们一同赏析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平家物語」),30多位读者参加了此次活动。<br> 《平家物语》作为日本“军记物语”的巅峰,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794—1191)末期,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夺权力的兴衰始末。中西先生详细介绍了《平家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书中所描绘的历史、文化背景,重点解析了日本中小学生必背的经典段落「扇の的」。<br> 为了让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段落所描绘的场景,大连海洋大学的学生们现场表演,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受到了读者们的欢迎。 12月21日,中西基博先生为读者带来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平家物語」)第二讲。<div> 《平家物语》讲述了日本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夺权力的经过,并以平氏一族彻底覆灭为结局。中西老师此次着重为读者解读了决定故事走向的一战——一之谷之战。一之谷之战前,平氏有东山再起之势,一之谷之战后,平氏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中西老师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读者还原了这一战的场景,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div> 王慧,大连市第十六中学日语教师。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从事日语教学12年,中山区名师。 <div> 11月9日,大连市第十六中学日语教师王慧与读者分享了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作品《一碗阳春面——来自心底的感动与温暖》(「一杯のかけそば——心の底からの感動と温かさ」)。</div><div> 该作品在日本广为人知,讲述了母子三人在突遭厄运之后相依为命、奋斗不屈的故事。同时,北海亭面馆老板夫妇对母子三人的帮助,也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和人间的真情。为了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书中情节,王慧老师带领读者分角色朗读了文中经典段落,读者们无不被这个温暖的故事深深感动。</div> 韩兰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教研室副教授<br> 11月23日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日语教研室的韩兰副教授为读者分享了“日语敬语的正确用法”,介绍了日语敬语的种类,并通过大量具体语境、语例,辅以短视频,讲解了容易混淆的日语敬语用法。其幽默风趣的讲授风格深受读者喜爱,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了日语敬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div> 2020年,我们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继续办好日语读书沙龙的每期活动,继续带领读者赏析原汁原味的日本文学作品,欢迎广大日语爱好者踊跃参加!欢迎更多志愿老师加盟!</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