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搬水船

王明程

<p class="ql-block">  搬水船,民间也叫“跑旱船”。是陕北民间秧歌中群众喜闻乐见的春节社火船舞。搬水船源自于明代,它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黄河沿岸百姓的行船场景。整场表演充滿喜剧色彩。每逢春节或节假日,搬水船的表演有增无减,颇受青睐。</p><p class="ql-block"> 水船的制作一般是用木板木棍作为原材料扎成船形,船舱中部留出空间,表演者站立其中用红绸绑在肩部供其表演。再在船亭的四角和边框装饰上各种造型独特靓丽的图形或悬挂上小灯笼,水船的下部用彩绸遮掩。仔细观赏,就是一件新颖别致的工艺品。</p><p class="ql-block"> 搬水船的表演根据演出场地的大小来定,有单船也有双船。通常情况下由三人(即单船)表演。表演者为老艄公、小艄公和驾船姑娘三人。老艄公身着长袍,头戴草帽圈,面挂长须,小艄公大多画成三花脸,使观众有未看表演已觉三分笑的感觉。驾船姑娘衣着华丽,妩媚动人。搬水船的表演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自报家门验明正身。演员上场后分别用唱或道白说清楚自己姓甚名谁,家住何地,贵庚几许?作为整个剧目的引言和开场白。二是搏击风浪化险为夷。这是搬水船表演的高潮,以舞为主,说唱为辅,以行船的动作和舞步引导观众欣赏驾船姑娘和两位艄公搏击风浪,化险为夷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 艄公和驾船女都有规定的舞步和行进路线。艄公的舞步有:平步、背浆步、船步、弓步、蹲步、引船步、闪腰步等二十多种。大多触景生情,即兴编创和展现划船、搁浅、扛船等情节。</p><p class="ql-block"> 驾船女的舞步有:驾船步、摆船步、闪船步、圆场步、搁船步等十多种。驾船女要步履轻盈,欢快活泼,会走水上漂的碎步,做出在风浪中小船颠簸的姿态,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好似行云流水,浪遏飞舟。全场舞曲《清水令》、《跑旱船》、《好好扳来力出足》和《艄公谣》在锣鼓、锁呐等吹奏乐和打击乐的伴奏声中交替进行。三是调情打诨,博人一笑。搬水船进入高潮后,两艄公和驾船姑娘开始了调情打诨。为了博取驾船女的芳心,两艄公各施绝技,释放醋意,既想取笑对方又要取悦姑娘。唱道:“旱船恰似水晶宫,俊俏姑娘把船乘。花开娇艳别样红,爱死老小两艄公”。驾船姑娘也迎合双方的唱词和道白似嗔非嗔,面泛红晕,回敬他们:“二位艄公都莫恼,姑娘芳年实在小。调情取悦白费力,养足精神把船摇”。恢谐幽默,夸张风趣的表演和场外观众形成互动,一次次的把剧情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b> </b></p> <h3>  驾船步</h3> <h3>  引船步</h3> <h3>  搁船步</h3> <h3>  圆场步</h3> <h3>  闪船步</h3> <h3>  背浆步</h3> <h3>  平 步</h3> <h3>  打 诨</h3> <h3>  扛船步</h3> <h3>  弓 步</h3> <h3>  闪腰步</h3> <h3>  划船步</h3> <h3>  搁浅步</h3> <p class="ql-block"> 照片均拍摄于榆林城区。</p> <p class="ql-block">  该作品2013年3月1日全文发表于华商报《塞上人文专版》,制作美篇时增加了部分照片。</p><p class="ql-block"><b> 作 者 简 介</b></p><p class="ql-block"> 王明程 笔名朝艺,陕西省榆林市人,退休干部。系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榆林市摄影协会会员。酷爱书画摄影。数十幅作品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华商报》等报刊发表并获奖。现为陕西省榆林市浩江集团国华书画院副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