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打造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引导我校教师研究课堂、研究课型、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有幸邀请了教育专家为语文教师指点迷津,指明方向。</h3> 1+X课型 <h3> 10月22日首先由温书鸿老师带来《将相和》一课。温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知性大方的气质在课堂上展现的淋漓尽致。重点指导孩子们研读“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对于文中生动的语言描写和有趣的动作描写温老师带领孩子们大声地读、细细的品,使得廉颇这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随后温老师出示一个小练笔,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动手写一写“我的老师”。孩子们课上听得认真,写得仔细。<br></h3><h3><br></h3> <h3> 紧接着由王小珍老师带来《夏天里的成长》,让孩子们在读好生字词的基础上,懂得“动”与“静”的结合,感受夏天里的成长、夏天里的美,夏天里万物生长的迅速。课堂上王老师带领孩子们读出了层次,懂得了写作是可以从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写,也可以选用典型的材料来为自己的习作添彩,还可以从多角度、多思维展开来写。正所谓一课一得、读写结合,王老师立刻出示以“秋天”为主题的片段练习,让孩子们写一段话,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写起来。</h3> <h3> 11月19日由肖禄英老师带来《麻雀》一课。肖老师上课语言干净、教态亲切,自然真实的教学风格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肖老师注重的是方法的指导,开课就要求孩子们在书上找出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并且引导孩子们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这种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为孩子的写作之路铺好了垫脚石。随后肖老师播放了一段运动会接力赛的视频,让孩子们看仔细,写精彩。</h3> 阅读识字教学 <h3> 12月17日由曾志坚老师带来课文《影子》,曾老师虽是一位年轻教师但她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有趣有效。曾老师以有趣的动画导入,重点指导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等方法识字。曾老师以“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让孩子们读准确、读通顺、读明白。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课堂游戏环节,非常符合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老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br></h3> 整书阅读指导教学 <h3> 1月2日由杨璐老师执教《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推进课,她的课堂立足基础、引导得法、扎实有效、语言简约而不简单。杨老师由点到面、层层递进、深入文本展开阅读教学。重点指导“批注式阅读法”,利用小组合作让同学们找出感受最深刻的章节,边读边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这种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又有了方法的护航,孩子们在阅读之路上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br></h3> <h3> 随后由申清英老师执教《青铜葵花》课外阅读读后交流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申老师从容镇定、设计新颖巧妙、语言亲切自然。首先给孩子们展示了丰富的思维导图,随后告诉孩子读完了整本书后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有根据书中的主要人物来制作,也有根据作者的写作方法来制作。课堂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辩论赛环节,四人合作一小组进行辩论。辩论赛上孩子们是针尖对麦芒,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精彩的辩论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h3> <h3> 老师们认真地听课,仔细地记录</h3> <h3> 每堂课后,专家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拨云见日: </h3><h3> 一、立足课标、钻研教材</h3><h3> 正所谓: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教与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片汪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踏踏实实教学,为学生小学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h3><h3> 二、1+X课型提升阅读力、提高表达力</h3><h3> 小语专家给我们详细解释何为“1+X课型”,“1”指的是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主题,甚至是阅读中的一个议题。“X”指的是根据“1”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形成一对多,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h3><h3> 三、整书阅读、讲究策略</h3><h3> 每种课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比如:看目录猜测内容法、批注式阅读法、绘制思维导图法。整本书阅读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不同的章节。最后让孩子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学习主人公身上的优良品质。阅读要持之以恒有目标,有指导,有分享,有激励地引导孩子读书,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h3> <h3>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本学期的语文教研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示范、引领的作用。相信我们大坪明德小学的教师在小语专家的专业引领下,我们会继续发扬这种乐教善研、乐学善思的精神,让大坪明德的语文课堂教学绽放异彩。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一个幸福的小语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