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怀旧群学术回顾

牙医小小徐

<h3>持续完善,期待各位讲师补充素材</h3> <h3>一个医疗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并不在于它的带头人是否任职某学会的“主任委员”(譬如我们的带头人是小柱姐,私人牙医一枚),而在于它能否解决当前被认为是“难题”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治疗,同时为医者同道提供源源不断的、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这一点意义上,<b>华西口腔怀旧群做出良好表率,我们只追求分享更高超的治疗技术和更卓越的治疗效果——就是“眼里有光”,这是我们的</b><b>价值</b><b>观,更是全体怀旧群成员更高的人生追求</b>。(这几句我喜欢)</h3> <h3>我是阅读了华西师兄尹宁北的一篇文章后摘录改编形成上文,尹大夫作为全国唇腭裂的组长,他的团队“发光”,而我们怀旧群璟师妹、菲菲哥、雷帅、翔(不是💩)哥等,和小柱师姐引领华西怀旧群走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行为就是“持续发光”。</h3><h3><br></h3><h3>本文罗列2018-2019年怀旧群<b>31名</b>讲师的部分授课内容,<b>是纪念也是感恩</b>。</h3><h3><br></h3><h3>怀旧群学术沙龙逐渐具有影响力,有许多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默默奉献,在此一并致谢。</h3><h3><br></h3><h3>附图来自2020年1月9日怀旧群八卦。</h3> <h3>2018-2019年度华西口腔怀旧群学术日程</h3> <h3><b>总调度:戴非</b></h3> <h3><b>璟师妹是怀旧群学术活动执行人</b></h3><h3><b>创意,策划,统筹协调</b></h3> <h3>本文依照怀旧群学术沙龙授课顺序。</h3> <h3><b>主讲:郝泽良</b></h3> <h3><b>郝泽良自评</b></h3><h3>听说怀旧群要开始搞学术活动了,我居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的我还不知道一年后这个群的学术活动会变得如此火爆,不禁为我当时的机智点赞——我是怀旧群第一位讲师!当时讲完后,很多群里的师兄师姐甚至老师都主动联系我,和我讨论科普甚至科普比赛的经验,让我受宠若惊。其实,我并不想因为科普出名,因为我是个优秀的正畸医生,技术也棒棒的呢!</h3> <h3><b>主讲:徐小川</b></h3> <h3>人生关键时刻遇到好导师是幸福的事情。</h3><h3><br></h3><h3>此事古难全。</h3><h3><br></h3><h3>如果遇不到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h3> <h3><b>主讲:雷浪</b></h3> <h3><b>雷浪讲义精粹</b></h3> <h3><b>主讲:闫品</b></h3><h3>很荣幸能够为怀旧群贡献绵薄之力,帮助大家开拓数字化的视野。CT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口腔诊断设备,也是医师们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前提,面向未来,数字化的应用将更加广阔。</h3> <h3><b>闫品授课精粹</b></h3><h3><b><br></b></h3> <h3><b>主讲:陈曦</b></h3> <h3><b>授课课件精粹</b></h3> <h3><b>主讲:程碧焕</b></h3> <h3><b>主讲:杨峰</b></h3> <h3><b>主讲:何佳凝</b></h3><h3><b>感想:</b></h3><h3>2018年年底第一次和王璟师妹接触的时候对华西怀旧群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 “久闻大名” 的阶段。承蒙小师妹的盛情邀请让我回到了华西大家庭的温暖怀抱。</h3><h3>回想毕业后的20多年来,虽然身在海外,其实华西一直像一个守护天使一样伴随左右。1997年来到美国读书刚刚踏上美国的土地就是86级刘勇师姐接的机。读书期间一直受到86级张海师兄和88级蒋进师姐的呵护和帮助,进入牙髓专科培训也是走了师兄师姐们开辟出来的蹊径,所以想想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和在华西打下的基础和一路上华西人的扶持分不开的。</h3><h3>这次讲座不仅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分享我十几年来积累的关于 生物陶瓷材料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的一些经验,更是让我重新连接上了与母校之间的亲密纽带。从讲座的准备,宣传,转播,到之后的问答,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让我切身体会到华西的各位老师和兄弟姐妹的热情,专业素质,和好学精神。之后有幸又听了群内其它老师和校友的精彩讲座和病例讨论,深切的感受到作为华西大家庭的一员的无比自豪和幸运。</h3><h3>感谢怀旧群各位幕后的组织者和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让遍布世界各地的华西学子们聚集一堂,分享专业知识和人生八卦。</h3><h3><b>期待明年更多精彩!</b><br></h3> <h3>授课精粹</h3> <h3>主讲:徐小川</h3> <h3>修复医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趁手的工具。</h3><h3>除了暖瓶就是蜡刀技工钳(见图)</h3> <h3><b>主讲:王茜</b></h3> <h3><b>主讲:贺刚</b></h3> <h3>贺刚自评</h3> <h3>感悟</h3><h3>牙医是一个终生成长,终生学习的职业。以华西怀旧群平台为依托,让很多各有所长的校友们,分享各自的特长和专业体会,无疑是一个非常棒的思路。感谢为此而默默付出的组织者和志愿者们,希望这个学术活动能继续坚持下去。😌😌😂</h3> <h3><b>主讲:王政严</b></h3> <h3><b>主讲:童昕</b></h3> <h3><b>主讲:满毅</b></h3> <h3><b>主讲:杨雯君</b></h3> <h3><b>主讲:黄元丁</b></h3> <h3><b>主讲:黄元丁</b></h3> <h3><b>主讲:刘险锋</b></h3> <h3><b>刘险峰的精粹</b></h3> <h3><b>这两张图片值得商榷</b></h3> <h3><b>主讲:杨懋彬</b></h3> <h3><b>杨懋彬自评</b></h3> <h3><b>主讲:曾祥青</b></h3> <h3><b>主讲:雷文涛</b></h3> <h3><b>主讲:马红梅</b></h3><h3><b>马红梅自评</b></h3><h3>起初璟师妹邀我在怀旧群里分享我一直没敢答应,因为这个群实在是人才济济,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都太优秀了。听过几期之后,自己就慢慢地放下了包袱,在这个群体中你能感受到的是温暖,包容,自由,向上,有家一样的感觉。怀旧群的学术活动也是包罗万象,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任何你需要的信息。分享前的热场时间里还可以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奇闻趣事,带你回到那段芳华岁月。不论是分享者还是聆听者,每一次活动都会有很多的收获。真的很感谢怀旧群活动的组织者们,也希望自己能更多的为这个群体贡献微薄之力。</h3> <h3><b>马红梅授课精粹</b></h3> <h3><b>主讲:杨晓喻</b></h3> <h3><b>主讲:李宇</b></h3> <h3><b>李宇自评</b></h3><h3>“华西口腔怀旧群”一直是华西口腔校友的精神家园;现在,她又成为了高端的网上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在此群学术分享的似乎是第一个98级学子,我倍感荣幸!在《逐梦华西,享受正畸创新》汇报中,我分享了三样正畸相关创新——由我发明的高效正畸转矩簧“门形辅弓”、首创的无托槽隐形矫治“IMSAS攻略”,以及结合新术式的“露龈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我也经常收听怀旧群的各种学术讲座,获得各种资讯,围观病例讨论,受益匪浅!新年祝福“华西口腔怀旧群”越来越红火!建议元老们考虑以此群为基础成立“华西口腔校友会”公司,让校友们有机会玩得更大、玩得更嗨!</h3> <h3><b>主讲人:唐莉</b></h3> <h3><b>唐莉自评</b></h3><h3>从为什么开始</h3><h3> </h3><h3>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那本儿童读物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科普知识,获得了科学的启蒙。</h3><h3> </h3><h3> 美国畅销书《从为什么开始》(Start with Why)谈到,在常人思维中,通常注重的是结果(What),然后去研究方法(How),最后才去寻找动机(Why)。而真正有效的思维方式应是反向的:动机一一方法一一结果。</h3><h3> </h3><h3> 这种思维方式也植入我的生活,遇事无论家人,朋友,员工征求我的意见,我总是先问:为什么你想做这件事?然后才是你知道怎么去做吗?你想达到什么结果?</h3><h3> </h3><h3>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有这么旺盛的精力?为什么你们能创业成功?为什么你们工作那么忙还有时间去周游世界?为什么你们要费心参与众多的社会活动?</h3><h3> </h3><h3> 从创业开始我就画了一张图,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一目了然。人的一生可以生活在三个水平:生存(Survival)、成功(Success)、意义(Significance)。 家庭和经济基础与生存有关,工作与成功关联,而有意义的人生更值得追求。</h3> <h3><b>主讲:陈飞</b></h3> <h3><b>主讲:王璟</b></h3> <h3><b>主讲:李静</b></h3><h3><b>我的感想</b>:</h3><h3>接到在怀旧群里分享专业或者心路历程的任务时,我正好在西藏日喀则参加珠峰论坛,想了很久,想借这个机会向母校、各位老师、前辈、同学和校友汇报一下毕业以来的学习和工作的轨迹。我的研究生阶段是在口腔修复科度过的,现在虽然回到了全科,得益于在修复科的基础,现在每一天仍在做很多基础的修复工作,感谢以前的学习经历成为今天顺利工作的基础。在准备和讲课过程中,感谢王璟师妹和戴非师弟的大力帮助,在忐忑中完成了这次汇报,虽然还有很多想讲的没有讲出来 ,但是终于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非常感谢后来很多校友的提问和讨论,让我学到很多,也很受启发。</h3> <h3>第二天,最让我感动的是安徽的83级丽丽姐,特地加了我的微信。</h3><h3>我们的通话让我们像是在一起很多年的同事一样。</h3><h3>谈了很多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意犹未尽的约定下次一定好好碰一次。</h3><h3>这就是怀旧群的魅力所在吧,像一条纽带把从未谋面的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h3> <h3><b>2020年华西口腔怀旧群场外支持采用战队模式。</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