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探幽访崖山

漁樵

<h3>广东新会属于江门市管辖,以盛产陈皮葵扇闻名于世。来这旅游主要的景点是小鸟天堂。</h3> <h3>了解新会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有许多显为人知历史故事。</h3> <h3>今年元旦过后,约了一帮战友驱车从广州到新会的崖山景区游了一遭,确有收获。</h3> <h3>这次游览主要是三个点,从广州出发行程150公里后到达第一个景区崖门古炮台。</h3> <h3>崖门古炮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开始建造,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式建成。</h3> <h3>古炮台位于新会崖门口东岸,紧紧扼守着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门通往南海的进出水道。</h3> <h3>炮台全长180多米,高约6米,上下两层共43个炮位对准海面。</h3> <h3>崖门炮台雄伟壮观,为广东省沿海现存最大的单体古炮台。</h3> <h3>崖门炮台造好后,曾经多次击沉倭寇和葡寇侵扰的賊船。</h3> <h3>鸦片战争前夕清两广总督林则徐派重兵驻守,令英国侵略军望而却步。</h3> <h3>抗日战争期间,当地抗日游击队凭借炮台的险要,有效抗击了日军侵略。</h3> <h3>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经来此视察,并指出“崖门古迹很有纪念意义”</h3> <h3>参观了崖门炮台后,向北行驶一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第二个景点,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h3> <h3>700多年前,在崖门这个地方爆发了人类历史上一场惨烈海战—崖山海战;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也因为这场决定中华命运的战争而载入史册。</h3> <h3>南宋末年,蒙古军队横扫中原,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宋恭帝赵显投降。</h3> <h3>德祐二年(1276年)皇后杨淑妃带儿子赵昰,赵昺出逃,经福州,泉州再转广东。途中帝舟倾覆,瑞宗赵昰落水染病而亡,其弟赵昺被拥立为少帝,退往崖山。</h3> <h3>当年崖山还是个小岛,南宋小朝廷在此地临建行宫。</h3> <h3>当年在崖山还建造军屋,训练士兵,制造兵器、船舰,集结20余万人分兵屯守四周。</h3> <h3>1279年正月,蒙古汉军之帅张弘范率军攻打到崖门,宋水军主帅张世杰下令尽焚陆上建筑,将千余战船连环系于海湾内并将赵昺的“龙舟”置于战船之中。</h3> <h3>1279年3月19日,一场事关南宋生死存亡的决战开始了,天亮时海水退潮,元军从北面顺流攻击宋军,中午海水涨潮元军又乘潮向北攻击。倾刻攻破宋军七艘战船,宋军瞬间崩溃。</h3> <p class="ql-block">战至傍晚,张世杰见大势已去,想把宋帝转移到小船上一起出逃 ,但宰相陆秀夫担心来人有诈,不肯上船。及至元兵逼近,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随行的南宋军民,亦纷纷蹈海自尽。“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于是,便有了后人“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之说。</p> <h3>沧海桑田,史学界认为,以今新会古井镇官冲村的一个小土丘为中心北起银州湖南至崖门口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就是当年的崖门古战场。</h3> <h3>南宋灭亡后的近200年间,崖山一直人迹罕至,直到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朝廷批准民间集资在崖山首建大忠祠。</h3> <h3>除大忠祠外,后又建慈元年庙,又称国母殿,是为纪念杨太后奉节尽忠所建。</h3> <h3>如今在宋元海战遗址建造了不少亭台楼阁,其中有小皇帝的寝宫。<br></h3> <h3>还有小皇帝读书受教育的地方。</h3> <h3>遗址内最令人感兴趣的可能是宋朝皇帝的黄金大印在哪儿,传说跳海时落水至今未寻找到。</h3> <h3>十几万军民投海殉国的悲歌,小皇帝与杨太后的纵身一跃并不是赵氏王朝的終结。</h3> <h3>赵氏皇族的残存者们在周边地区定居繁衍,远一点的有台山的浮石村,斗门的南门村和大赤坎村。</h3> <h3>参观了崖门古战场遗迹,下一个目标是古井镇,古井镇是有名的侨乡,除了有两个著名的皇族村外,那里的烧鹅也非常不错,据坊间传说,烧鹅的做法是皇家御厨祖传,不知真假。</h3> <h3>从崖门景区到古井镇十几分钟的车程,镇里有一条天成街,都是作烧鹅生意的饭店,人们叫它烧鹅街。</h3> <h3>一盘烧鹅,加上炒鹅肠,滷水鹅杂和红烧鹅掌翼,足以让人大快朵颐。</h3> <h3>品尝过古井烧鹅后,首先来到古井镇的霞路村。</h3> <h3>霞路村的赵氏皇族后裔战败后隐姓埋名,,直至明初才开始陆续恢复本姓。村里曾经有过三十多间大小祠堂。</h3> <h3>五福里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诞生的村落,名字取自“五星拱照,福荫村民”,“五谷丰登,福气盈门”的祈望。</h3> <h3>霞路村的五福里有五个较大的祠堂,这些祠堂皆具岭南建筑特色,大多是赵氏有钱的后人为光宗耀祖所建。</h3> <h3>沿着霞路村前池塘前行,老榕树遮蔽下的地面青砖斑驳,一条条巷弄清静幽深。</h3> <h3>霞路村的老乡见缝插针晒陈皮,一打听,上了年份的陈皮一斤要买1000大元呢!</h3> <h3>新会的烧腊很出名,在霞路村驴友们没忘记买腊味回家,一只腊鸭才25元,都觉得便宜。可能是🐷惹的祸。</h3> <h3>游览了霞路村后再去慈溪村看看,听说那里有个祠堂和学校值得一睹。</h3> <h3>慈溪村有一座民国时期创办的本厚学校,这座乡村学校由于生源不足今已停办,但民国风格的校舍仍保存完好,是游人打卡之地。</h3> <h3>进入慈溪村口有一座祠堂非常宏伟,这座祠堂全名是:慈溪村本厚堂赵公祠。</h3> <h3>祠堂建于光绪八年,主体建筑坐东北向西南,一路三进,包括头门,中堂,两廊和后堂。</h3> <h3>本厚堂2014年重修,是当地宋裔村代表性建筑。由于建筑风格独特,被广东省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崖山海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拐点。站在崖门祠,面向入海口,你不可能不对历史有更多新的思考和感慨。</h3> <h3>新的一年开始了,今年第一次旅游到这里就结束了,朋友们对此行觉得有收获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