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砀山篮花印染制作工艺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清朝未期,砀山胡屯村人胡安清继承祖业,开设了一个小染坊。当时蓝花印染花布在国内很盛行,因为卖印布花版的很少,据传说当时全国只有一家,刻制花版的技术很保密,所以很难买到。当时胡清安就一心钻研刻制花版技术,终于刻制成功并向外出售,取名“三元兴染坊”。后经其子胡仁贤多年的摸索改进,使刻制作花版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大量外销。从砀山往周边辐射,最远卖到北京、山东、河南、江苏、山西等地,使砀山北关的“三元兴染坊”声名远扬,</h3><h3> 砀山蓝花印染制作技艺作出来的蓝印花布,原料是手工纺织的白棉粗布,用植物蓝靛为染料,携雕印花刻板,以精选的石灰粉加一定比例的黄豆面,用水和成糊状涂在花版上,漏附于白布上,取下花版,让糊状物干躁附牢,然后进蓝靛的染缸中浸泡一定的时间,取出、晒干,然后把附着的糊状物用刀刮去,凡是原来糊状物覆盖的地方呈现白色,无物覆盖的地方则成蓝色放入清水中清洗,这样经过二十道工序而制成蓝白分明、鲜艳夺目旳蓝印花布。其花布产品主要有窗帘、桌布、围裙、被面、旗袍、肚兜等等,常见图案有“吉庆有余”、“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500余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