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的年味

李影

<h3><b><i>中国地大物博,就算相隔几里文化习俗也会大有不同。春节,老百姓口中的过年,也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习俗很多。对于老广而言,年味儿是家家户户开锅的热油味;是花市年桔鲜花的清香味;是大年初一街头巷尾祭祖的香火味;是过年四处拜年的欢笑声......</i></b></h3><h3><b><i></i></b></h3> <h3><b><i>年廿八,洗邋遢。就南粤的气候而言,过了春节,空气中就明显多了湿气,细菌在温暖湿润的空气中就会快速增长,所以老广都要在春节前全家总动员,一起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晦气统统扫出门,清除隐患,精心布置一番,把不好的东西可以扔的就直接扔了,“干净”地迎接新年的来临。</i></b></h3><h3><b><i>那些邋遢的物件和人,无论你跟TA有多深的感情,都趁着这个机会扔了吧,难道真的留着过年吗?</i></b></h3> <h3><b>“开油镬”炸油角,是老广年前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因为油角的外观像“荷包”(即钱包),油角被赋予了“家肥屋润”的好意头。“油角弯弯,家财百万”,“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作为广州传统贺年小吃,煎堆油角是很多老广过年的记忆。一大家人,欢聚一堂,边闲话家常,边包油角、整蛋散、切糖环、炸煎堆,油锅里浓浓年味飘满街。</b></h3> <h3><b><i>“行花街”是最为人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结,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寄愿。花市于春节前三天举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花随人动,人随花涌。无论小孩大人都喜欢在花街上将自己的头打扮一番,比如在头上夹着几只小鸡、戴着一个发光的大蝴蝶头箍……总是奔波劳碌皱着眉头的大人似乎找回了一点童真,一年积累下来的压力终于在这天晚上溶解在欢声笑语里。</i></b></h3> <h3><b><i>团年饭作为一顿辞旧迎新的特殊饭局,寄托了一家人对于来年的美好憧憬。老广的团年饭不一定在三十晚上吃,年廿三祭灶后直到年三十都可择好日子吃团年饭,午餐、晚餐都无妨。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鸡(大吉大利)、鱼(年年有余)、猪手(横财就手)、生菜(生财)、烧肉(身壮力健)、发菜蚝豉(发财好事)……不管什么时候团年,团圆才是最重要的,全家人能围在—起边吃着团年饭,边分享年岁日月中的万般细味,团年饭,吃的就是气氛。</i></b></h3> <h3><b><i>串门拜年,无论带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且要双数。临走,主人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i></b></h3> <h3><b><i>在广州,过年收红包称作“逗利是”。通常是已婚的派给小朋友和未婚人士,不论亲疏见者有份,红包至今坚守着“不近人情”的传统:只讲“意头”,不比金钱。五元十元、一元两元,多少随意,心到即可,派的爽快,图的是吉利,讲的是口彩,给的是祝福。</i></b></h3> <h3><b><i>年味是中国人的公众记忆,是把大众情感和个人情感寄托在仪式性行为上。大家忙碌了一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聚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这就是年味儿,就是一整年最好的回报。</i></b></h3><h3><b><i>好多人说年味变淡了,记忆里盯着日历等过年的事情已不再发生。也许年味并未变淡,是我们悄然长大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年味,流动在所谓年味之下的,是中国人细腻绵长的人情味,我们怀念的年味,背后都是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情味永远就是最珍贵的年味,让我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i></b></h3><h3><b><i>年,是我们中国人最好的节日!新的一年开开心心,心想事成!继续乐观自信爱下去。</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