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东方

<h1 style="text-align:center;">莫放春秋佳日过,</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最难风雨故人来。</h1><h1> 人生浮沉,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浮生若梦,一杯清茶,一切自然。一切幽美。平平淡谈乃是真!这不,看看停停,停停看看,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算是将《红楼梦》和《西游记》这两部名著又看了一遍。</h1><h1> 大概是2019年8月末吧,将《红楼梦》看完以后,书算是合上了,可我几个礼拜则从书中走不出来!……还总惦念着红楼中的那块灵石,(红楼梦又称石头记)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幻为人身,后又引登彼岸!犹似满纸荒唐言。可“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h1><h1> 要不说这位曹雪芹呀,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很远古的悲凉,让红楼的宿命牵着前生后世的情缘。黛玉亏欠宝玉的甘露,便换取了黛玉一世的眼泪,纵然是情深意长,终究还是一场虚化的无可奈何,泪尽而归!作者的看似满纸荒唐言可浸透是那一把把辛酸的泪水……。 故在阅看的过程中真的让我流了不少感伤的泪!都云:《红楼梦》的作者痴,岂不知阅读这部书的人比作者还要痴。要不说,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做的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h1><h1> 书中的主线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以及金陵十二钗等一批闺阁佳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都可以说是一部展现女性美的史诗,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同时,也让你通过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的兴衰去读懂中国封建社会的那一段历史。</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来北往走西东,</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看得浮世总是空。</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天也空,地也空,</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杳杳在其中。</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大藏经中空是色,</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般若经中色是空。</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朝走西来暮走东,</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恰似采花蜂。</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采得百花成蜜后,</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到头辛苦一场空。</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头仔细思量看,</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便是南柯一梦中。</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节录:《酲世歌》</p> <h1>  “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万里天”。这不,到2019年的年末将《西游记》才看完。岂不知这一次更是被这部经典名著久久地留在了书中!“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为善。欲知造化会无功,须看西游释厄传”。</h1><h1> 不过《西游记》展示的是人生的一个超越过程与归宿,也有悲欢离合,但更多的还是:“人之常情”!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具有圆满的结局。这人生在世啊谁都愿意求得一个圆满。而这部经典著作则将一个《圆满》全全的捧给了你,让你读了以后心情愉悦。“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径山水受迍邅。功成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h1><h1> 每每翻开《西游记》时,我也就犹似穿越到了盛世大唐,也随着唐僧一行四人——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翻山涉水肩霜华。那一番番春夏秋冬,那一场场酸甜苦辣。路在脚下,走向天涯!</h1><h1> 每看完一个章节时,我都会闭上书,再闭上眼。然后去静静地思索着此章节中的唯美诗句与描述:作者:吳承恩运用极其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翅膀,描绘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来之笔为你创造出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既神奇而又极具丰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这浓浓的人间烟火味让人读之如身临其境,思之更韵味悠长。</h1><h1> 这就是名著,它可让你百读不厌。浅读有浅读的乐趣,深读有深读的收获,重读有重读的感悟。</h1><h1> 后来读到章回中常常有“空性与般若”的说词,所以我即查阅了这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卷《心经》原来是三藏:《法》、《论》、《经》三十五部、一万五千多卷经书中的一卷。字数最少,但却堪称是大乘佛教的第一经典。于是我也就将这篇经典取回,记录到了我的《美篇》中。也不枉我被醉入书中,犹如跟随他们唐僧四人风风雨雨,爬山涉水似的走了这几个月!(重读西游记我前后用了大概有三个月吧)</h1><h1>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缘起性空……”。这也算是我读完《西游记》的一个心得与体会。故记录并於以保存。</h1> <h1>  我大唐的玄奘,历经了十七年。(当时,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了京城长安到天竺(印度)游学,47岁时才回到了长安)。他途经了110多个国家并对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都作过祥细的考查与记载。可谓:九死一生,终于取回了真经。即《法》,《论》,《经》三藏共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修真之语,正善之门。</h1><h1> 唐僧的号:“三藏”就是唐太宗赐的,是说菩萨说西天有“三藏”经,所以才指经取号为“三藏”,史称:“唐三藏”。下面是玄奘翻译大乘佛教的第一经典和核心:空性与般若,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h1><h1> 实际,你到许多寺庙、寺院在醒目的地方都有此《心经》的壁(碑)文,包括中国的四大佛山大多都有《心经》的摩崖石刻。想必咱西安的清凉山大家肯定是去过的,你由西门(即联大东校门的对面)进入寺院门,则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这部全文260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h1><h1> 人生,只要你心诚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般若波罗蜜多心经》</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玄奘译</h1><h1>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已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𣵀盤。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趙孟頫书法真迹</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般若波罗蜜多心经》</h1><p> 趙孟頫,字子昂。宋未元初的翰林学士。以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中国历史上的楷书四大家。</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右任书法真迹</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般若波罗蜜多心经》</h1><p>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当代书法第一人,并享有当代草圣之誉。</p> <h1>  下面是我在二十几年前抄录于笔记本中的一副联句,但当时并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可现在再拿出来看时,感想则又深深、深几许……!这人生啊,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h1><h1> 史载,宋湘其人:为人率真,襟抱豪迈。诗书双绝,文采風流。兴到之际,随手取物,率意挥洒。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此联是题在粤赣交界处的梅岭“風雨亭”上之联句。据说,当年的乾隆皇帝看后也是极为赏识。</h1> <h1>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碧水悠悠,走不尽粤岭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智兮曹操,力兮顼羽,赤壁乌江空自刎!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过明旦。”(莫放春秋佳日过)</h1><h1>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岁月苍苍,人生袅袅,留不住苍颜白发,带不去紫玉黄金。贵如李靖,富如石崇。绿珠红佛今何在?悭怎得,与我好酒数壶,猜三道四,须畅饮时且畅饮,西出阳关无故人。”(最难風雨故人來)</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联的作者:宋湘(清乾隆年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人,书法家,罕见的对联奇才)</p> <h1>  人这一生呀很多的事情都未弄明白,糊里糊涂的就出生了,然后为了人、事、物、名、利等等、等等,忙來忙去的终其一生。终了才发现一切都是:“生不带來,死不带去”的!所以觉得很困惑。人们常常知道“此岸”,但却往往找不到“彼岸”?我们不妨通读这篇《心经》以找答案。</h1><h1> 我们常常用双手合什來祈祷佛祖的保佑,那我们又为何不去深悟三藏佛祖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为我们从天竺国取回的佛法经典呢!</h1><h1> 其次,本篇记叙小文只所以还收录了清乾隆年间大文豪——宋湘的这副联句,是觉得这副长联与我重读的这两部名著以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异曲同工之意。值得去对人生“悟”之再“悟”!</h1><h1> 也许有一天,你也悟出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即会“照见五蕴皆空”。进而到达“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乃至“无意识界”!</h1><h1> 心不染尘埃,清風自然來。</h1><p><br></p> <h1> 闫东榜(东方):</h1><h1> 初稿于 2020.1.6日</h1><h1> 修改完成 2020.1.16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