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二中老三届同学情之重返母校

皓轩

<h3>8.8同学聚会前夕,筹备组启良、美英、道春、光德、春龙、世超、保祥一行七人,赶赴母校考查。其余六人都是不定时的回过母校,只有我“独在异乡为异客”,虽然“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师生亲切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却是离校五十年未能返校。</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今天,终于重返离别五十年的母校。巍莪的双雕大门仍旧屹立着,只是那条环绕校园、清徹见底、我们春、夏、秋、冬洗漱、洗滌的小河,已被夷为平地,再也看不到小河的水清悠悠,再也听不到涛声依旧。</h3> <h3>进大门右侧,原先的教导楼依然保存完好。</h3> <h3>这棵校园唯一的良种宝珠梨,当年硕果累累,吃一口甜蜜蜜。现在只剩光秃的枝干,一副老态龙钟样,彰显着它经历的五十年沦桑巨变。</h3> <h3>学校的石榴园尚在。果树都是后来种植的,尚未挂果。</h3> <h3>校内的石房子还和五十年前一样坚固,我们读书时这里是学校图书馆,记得李玉娇同学当时做过业余图书管理员,曾向我推荐过许多红色读物。我酷爱文学,我中学时光三分之一在这里度过,我几乎翻阅了所有的馆藏文学作品。</h3> <h3>这是学校新建的住宿楼和实验楼。</h3> <h3>这是学校新建的教学大楼。</h3> <h3>这是校内荷花池,池内荷花盛开,这一带当年是菜地,各班种菜改善生活。</h3> <h3>筹备组的同学在这里聊天、留影。</h3> <h3>这是学校新扩建的运动场,里面是胶泥跑道,很具有现代气息。这里当年是一片草坪,不规则的沙子跑道,金老师带我们在这里上体育课,靠食堂一面有个土台,李道平每早在这里带同学做早操。节假日偶尔也在这里搞文艺演出。</h3> <h3>这是运动场边的乒乓球台,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在这里打乒乓球。</h3> <h3>同学们,我们的新校园美吗?你喜欢吗?和记忆中的校园相比,你有什么感触?图片、文字、配上优美的同学情旋律,在你脑海里一定展现出一幅母校五十年沦桑巨变的历史画卷。你对同学情和母校有什么感想,企盼着你的点赞和评论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