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 <p> ——吴剑芳‘语和’名师工作室教师</p><p> “阅读、交流、共享”活动</p> <p>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人远离庸俗,走向文明; 读书使人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为了促动工作室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力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吴剑芳同志向工作室全体教师赠送了河南首届最美教师——李迪的著作《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她希望大家从李迪老师的著作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充盈内心,努力做一个灵魂有香气、有教育情怀的女教师。</p> <p><br></p><p> 带着思考与期待,1月7日下午,工作室教师“阅读·交流·分享”读书交流活动如期而至。大家开启了一段“品味书香,滋养人生”的旅程,与名师对话,聆听智慧的声音;与同事交流,分享读书的喜悦。</p> <p> 第一个环节是分享读书感悟,老师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一汇报。让我们一同去聆听吧!</p> <p> 付璐:教师要用幸福的镜片放大欢乐缩小痛苦,用爱的镜片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给学生贴一个好的标签,让他们确信自己有美丽、优秀的潜质,他们自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注入智慧的教育,必定收获精彩!</p> <p> 付亚丽:书中的一句话“视人为佛,人人皆佛;视人为魔,人人皆魔”让我深有感触。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千姿百态,不能一厢情愿地只喜爱接纳自认为“好”的学生,而厌烦排斥调皮顽劣的孩子。教师遇事明辨是非固然重要,但最好不要“嫉恶如仇”,而应该“视人为佛”,以达到“从善如流”的效果。</p> <p> 付玉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己的努力,何必让别人来认可呢?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行了。一边积极努力地工作,一边坦然接纳自己的缺点,在领导面前不卑不亢,这才是个人魅力的最大来源,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风骨。</p> <p><br></p><p> 叶小枚:家长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与家长“共情”,巧用“栽花效应”,这样就能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对方对我们的认同感。 </p> <p> 陈思:从李迪老师的笔下我懂得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心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的,我们加以鼓励,孩子认识有偏差时,我们就教给孩子如何去分析和判断,让孩子真正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p> <p> 周娜:“做孩子心灵的守护神”,作为家长,不要过于苛责自己的孩子,家长的严格要求要控制在让孩子“跳一跳,够得到”的水平上,不要让他去跟班级最好的孩子去比,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给孩子空间,自我成长。育儿之路就是一场修行,让我们且行且珍惜。</p> <p> 黄蓉: 灵魂的香味,不仅浸润自己,也能感染别人;不仅幸福自己,也能幸福孩子!心中有爱,爱心留芳;腹有诗书,雅韵悠长。</p> <p> 邬腊梅: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和别人做无谓的比较,而要保留自己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对快乐的自主把握,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我们要懂得感恩,并把这份感恩之心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们的学生。</p> <p> 周婷:独处是滋养心灵的良方。我们在为工作、家庭忙碌之余,要为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为自己保留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寻一处心灵的世外桃源,与文字亲密相拥,在冥想中汲取能量,在整合中完善自我,在独处中滋养心灵。</p> <p> 吴剑芳:拜读了李迪写的《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令我豁然开朗,她告诉我:教师就是一种陪伴学生,享成长之美的修行!当小调皮让我们伤神,我们就当这是在修行吧,修掉我们的急躁脾气、修好我们的内力。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唯有不断反省,才能使教育焕发更多的色彩!当遇到接受能力弱的孩子,我们就当这是在修行吧,不要埋怨学生的问题何以那么稀奇古怪。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用自己宁静、淡定的心去熏陶学生。相信心在哪里,我们精彩就在哪里! 工作的紧迫催促我们思索、领导和家长的评价促使我们进步、同事的帮助促进我们成长,教师的修行在每一天。我们女教师当以自己的美,引导学生去感知美、了解美、热爱美、追求美,帮助学生成就美丽的人生。所以,让我们美美地活着——真真切切、神采飞扬……</p> <p>活动第二个环节是好书推荐,大家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并一一作了介绍!</p> <p> 周婷老师推荐《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本书以“爱”为中心 ,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p> <p> 幸福是一种人生体验,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守住自己的一方净土,享受幸福。付璐老师向大家推荐《恰到好处的幸福》!</p> <p> 这是一本实用的育儿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黄蓉推荐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p> <p> 该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深受广大教师的追捧,让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匪浅,已成为教育新经典。它就是叶小枚老师推荐的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p> <p> 付玉姝推荐《正面管教》。这是已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本书涵盖了作者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无数个正面管教的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既浅显易懂而又非常透彻、深刻,可谓触及灵魂。 </p> <p> 作者沈丽新善于从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真切地向学生传递爱,向教师传递爱护学生的妙招。本书提供的具体建议和实用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教师心平气和地站在教育现场,保护学生纯净的心灵,传递教育的力量。 吴剑芳老师为大家推荐《让学生看见你的爱》。</p> <p> 徐承芸老师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迫切需要解决的100个问题,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性,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助益。周娜老师推荐《每天进步一点点》。</p> <p> 这是一本分享全美杰出教师的爱心和智慧的书籍。书中雷夫老师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同样也适用于家庭教育中。付亚丽老师推荐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值得细细品味!</p> <p> 陈思推荐《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这本书语言浅显易懂,依据三个心理学理论详细分析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一本帮助我们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好作品。</p> <p> </p><p> 反思教育的电影有很多,《死亡诗社》无疑是一部能够给人诸多启迪的经典之作。寒假即将启程,邬腊梅老师推荐了电影《死亡诗社》,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反思自己工作的点滴!</p> <p>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说谎、偷盗、顽劣、暴力,父母对他们失望透顶,老师们更是认为无药可救。一位叫马修的失业音乐家用音乐和耐心寻找着每一个孩子内心的善良,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安慰,对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当希望根植于孩子们的心里时,种子在慢慢地生长着······这就是邬腊梅老师为我们推荐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它我们看到了强制与权威的教育和尊重与理解的教育之间的强烈反差,让我们反自己的言行!</p> <p>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活动结束前,工作室主持人吴剑芳书记作了总结讲话。她说从热烈的交流中深深感受到了大家都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大家提到的工作、生活及与人相处过程中,无外乎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修炼爱心、感恩之心、宽容之心。今天共读这本书,就是大家成长的一个阶梯。</p><p> 阅读可以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阅读让人有博爱之心,又深沉之思;阅读给人生以智慧的启迪,提升人生境界。希望大家在书籍的滋润下变得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柔弱而又坚强,抱着一颗平常的心,去体味多彩人生!</p> <p> 读书沙龙仍然让大家意犹未尽。 老师们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认真准备的发言稿,滔滔不绝的精彩发言,毫无保留的阅读分享…… 点点滴滴中, 无不激励着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老师。</p> <p> 浸润书香,畅享书韵!让我们一同铭记:最是书香能致远!</p> <p> 感恩遇见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让我们在阅读的路上继续前行, 阅人更阅己,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做一位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p><p>让我们期待下次相聚,共话“书”情话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