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访案例
学生情况:学生静书(化名)(女)为跃进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孩子因自身免疫问题,四岁时查出患有顽固性皮肌炎等疾病,每学期都要到北京进行检查、治疗。孩子不仅懂事,而且品学兼优,成绩优秀,作为班级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更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孩子父亲是一位令人尊敬伤残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因伤导致身体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教师情况:教师张玉2003年毕业于鞍山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自毕业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本学期担任跃进小学五年一班班主任工作。曾获得各级各类多项荣誉。
家访纪实:2020年1月8日,早晨,天空中飘起了轻盈的雪花。为冬日增添一份晶莹的色彩。一大早,学校刘书记,辅导员李晓欢和我。在静书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学生家中进行走访,一进屋。我们见到屋子里质朴的陈设。茶几上摆放着苹果和热水,在我们简要的说明来意之后,静书的父母十分热情地给我们搬来椅子,并给我们倒热水,孩子妈妈特意说:“杯子都是新洗的,老师们喝点热水吧”。从家长那里我们了解到,由于孩子父亲腰腿有残疾,所以特地租了一间一楼的出租屋。屋子里陈设虽然简朴,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给人温馨的感觉。墙上贴着孩子的三好学生奖状和照片。我们一行三位老师和家长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团区委老师们的到来。
孩子的父亲因军残导致身体生病常年吃药,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眉宇之间的皱纹上,看着他那因病深深弯曲的脊背,岁月划过他的额头,却使他更加乐观地面对困难,更加坚强。静书在家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家里的家务活一直都是她主动来做。看出来家长对我们的来访感到非常感激和激动,同时也有些紧张,孩子父亲表示由于自己长年有病,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只能靠孩子母亲外出打零工维持家庭开销,说到这里,我发现他的眼里充满伤感神色,我们听了出了他的暗自感叹,过了一会儿,孩子父亲小声和我说:“其实,有时候我的心态也不好,感觉自己没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觉得对不住孩子,更对不住妻子……”看着孩子父亲弯曲的身体,斑驳的白发,七尺男儿的暗自伤神,我心中也泛起一阵酸楚,于是我安慰他:“现在的坚守就是以后的福报,一家人团团圆圆就是幸福。”
与静书的父母交谈之后,孩子父母一再表示十分感谢学校对于静书的帮助,此次家访也让他感受到了学校给学生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关怀。我鼓励静书不要因为贫困而沮丧,并告诉她要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静书抹掉脸上的泪水,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来报答老师和自己的父母,看到孩子脸上坚毅的表情我的心里也是一阵欣慰。
过了一会,教育局团委的刘书记和一行领导也来到的孩子的家中,刘书记和家长进行了简单的交谈之后,也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和家长进行交谈,告诉家长随时有困难都可以与教育局团委进行联系,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米面油,牛奶和慰问金。孩子和家长流着眼泪,紧握着领导和老师的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一直在说:“谢谢……感谢,感谢领导,感谢老师……”
这次家访,给我触动也很大。我早就知道我们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但万万没有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极为重要,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这是一门科学,而家访是主要途径之ー。
这次家访让我认识到:传统的家访仍是教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最好形式之一,虽然现代通信工具已很发达,与家长沟通也很方便,而且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但这样传统的家访形式,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谈,仍然是最真实了解学生以及其家庭情况的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平等对待家长,不因出身、地位、学历等歧视家长,而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再掌握一点沟通的方式和方法,相信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会欢迎我们的。
通过家访,我们真实地了解了学生及其家庭存在的困难,感受到了他们的疾苦,也听到了他们的建议。今天的家访让我收获很多,感受也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来的路上,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更加关心、爱护我的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业,在学校里学到更多更有益的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真诚的沟通,拉近师生与家长心与心的距离。家访让我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自豪,更有一种幸福之感。我想我一定要用力去做,用心做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