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陈慈黉故居,坐落在广东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是由旅外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的清代豪宅群。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也美誉为“岭南小故宫”、“南国大观园”、“潮汕小故宫”),是广东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汕头八景之一——“黉院惠风”。</h3><h3> </h3> <h3> 陈慈黉(1843一1921年) ,又名陈步銮,广东饶平县隆眼城都前美乡(今广东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人。陈慈黉年少即接管其父业务,1871年于泰国曼谷创设陈黉利行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利行(后改为陈元利行)于新加坡,联泰国、新加坡、香港、汕头经营于一环。61岁时回乡,捐资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陈慈黉的父亲陈焕荣,生于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鸦片战争后,陈焕荣随船南来北往装卸货物,他每次领取的工钱(银元)尽量积存。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年近十八岁的焕荣回乡娶妻成家,隔年(1843年)就生长子慈黉。后来,他自购船只,自任船主,航行于上海、天津、青岛、汕头和南洋各地,成为当年樟林港最著名的红头船主。他经常帮助照顾有困难的乡亲,人们遂称他“船主佛”。陈焕荣以南北行起家,再移师暹罗,终致发迹,家族历六代而不衰,在二战前居泰华八大财团之首。如果说陈焕荣白手起家而打下家族事业基石,那么真正创下江山的要算陈焕荣的儿子陈慈黉。</h3><h3></h3> <h3> 陈慈黉是著名的潮汕籍泰国华侨,家族经营出入口贸易,号称“暹罗米王”。他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泰国华人都称之为“慈黉爷”。颇有经营天赋的陈慈黉十来岁就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不到二十岁就接替卧病的父亲全面掌管香港乾泰隆行。1903年,陈慈黉把统辖黉利各埠企业的重任交给次子陈立梅后,返回故乡前美村(1921年在家乡逝世,享年78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他慷慨出资,前后筑桥修路,改善交通状况,以方便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还带头捐资疏浚沟渠用以帮助农民灌溉,以保收成。同时,兴办学校,让适龄学童都能免费就读,由他独资创办的成德学校,是粤东地区最早的侨办学校。</h3><h3> </h3><h3><br></h3><h3></h3> <h3>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自此数十年间共建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用地面积达2.54万平方米,合共有厅堂506间(其中,“善居室”宅第的大小厅房就有202间)。目前,对游客开放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仍未完工),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陈慈黉故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始得到广东省的重视和保护,当地政府与陈氏家族后人对前美古村和陈慈黉故居进行了系统修缮和规划保护,设立了“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前美古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特色旅游村”、“广东省古村落”。1999年,陈慈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h3><h3> </h3><h3></h3> <h3> “善居室”宅第以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中西合璧,厢房仿北京东西宫建筑,四周为双层洋楼。每座院落内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有点缀亭台楼阁、西式阳台,又设有更楼哨台和通廊天桥。另外,故居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增设了陈慈黉家史馆、红头船雕塑、潮汕戏曲馆、木偶馆、潮汕新娘房、潮汕功夫茶馆、老潮州小食馆、书画廊、微雕展馆、潮汕工艺礼品馆、古厨房系列等富有潮汕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景观,还有潮汕故乡舞蹈“双咬鹅”定时表演。</h3><h3> </h3><h3></h3> <h3> 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美好的愿望。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故居的建筑风格:宅内以潮汕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其建筑风格独特,揉合中国与西方的建筑特色。它的基本结构、屋内的木雕及石雕均以传统中国形式为主,而阳台、第二层的通廊天桥均以大埋石为建材。欧洲进口的彩瓷砖地板和装饰及较大的窗户等则属西方的建筑特色。宅内四周配以双屋的楼房,并点缀有亭台阁、通廊天桥,实非传统的岭南建筑。而且故居内除了雕梁画栋外,更贴着绘有东南亚各国风情图案花纹的墙砖和地板砖。使整个建筑物显得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在院子的通廊、梁架门拱、厅堂檐下、厝角门窗,都能见到精美的潮州金漆木雕、石雕、进口玻璃、瓷砖等装饰。在以前,玻璃是罕有之物,贵堪比金,不过,当时陈氏家族已富甲一方,宅第内的玻璃和瓷砖等装饰材料都是从意大利等国家进口。不仅如此,为了搬运这些材料,陈氏家族甚至挖掘了一条运河来疏通转运,规模耗资之大,可见一斑。而如今,陈慈黉故居中保留的玻璃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仍鲜艳如新。</h3><h3></h3> <h3> 在“善居室”宅第内,除了202间大小不一的厅堂让人目不暇接之外,其门窗之多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一直以来,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当时陈家有一个专门开关门窗的佣人,每天清晨开始打开宅内的每一扇窗户,全部打开后再逐个关上窗户,等关完全部窗户已是日落时分……其实,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夸张。以前的门窗,开和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每间厅堂至少一门两窗,假设打开一个30秒,由此推算,202间厅堂共有606个门窗,打开所有门窗需用303分钟,也就是5个小时,开和关总共需要10个小时(还不包括上下走动的时间)。可见,这座宅第的规模之宏大。目前,慈黉故居除了“善居室”对外开放参观外,还有几座大宅被作为村民的家居以及村委会的办公场地。前美村,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侨乡,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全村除了陈慈黉故居豪宅群之外,还有保存较好的儒林第、大夫第、通奉第、中翰第、永宁寨等清代古建筑群。</h3><h3><br></h3> <h3> 陈慈黉故居,是潮州文化的一个缩影,也含着历史的缩影,更含着华侨的血泪奋斗史!陈慈黉故居是一处集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其价值不是单一的博物馆,而是一件文化遗产和无价的文物。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艺术上,还是它的历史价值、人文特色方面,在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