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生生不息 探究不止</h1><h3></h3> <h3> 生物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探究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自然的美妙,生命的神奇交织在学生的生命之中。</h3><h3> </h3><h3></h3> <h3> 一个小小的生命从呱呱坠地到成为一名中学生,从无知盲童到渴望探索各科种奥秘,这是由儿童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从无知到获知的过程,更是他们探究自然奥秘,揭示生命神奇的过程。陪伴孩子们一路学习,一路实验,一路发现,这正是一位生物老师的职责。</h3> <h3> 一个小小的细胞组成了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神奇的微生物世界,更形成了大自然的精灵――我们人类自己。带领孩子们去认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规则、规律。探究观察从肉眼看不到的蓝藻、草履虫到感知目力不及的“世界爷”巨杉。这又是我们生物老师的职责。</h3> <h3>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蝶戏花中,人享美味,这是大自然的美景,天赐的美味。但由于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使这一切美好都有损于色。因此,同学生一道从保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物做起,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h3><h3> </h3> <h3> 生物学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严密的知识逻辑,在现实及将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有着极为有用的环保价值。带领孩子们一起畅游生物学知识的海洋中,奔波于保护自然的环保大潮中,这正是知识架构的需要,更是新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的需要。生生不息,探究不止,我们来了。</h3> <h3> 这是成立仪式上,我们社长齐仪朵上台发言,她说要和这个团队一起学习实践,实现儿时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h3> <h3> 为了让社员们对生物有初步的认识,老师带领他们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并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将它们一一归类,他们都在积极地寻找并认真记录。</h3> <h3> 学生们调查完毕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脸上绽放。</h3> <h3> 经过第一次活动,学生们对生物学的兴趣更浓了,他们提出要尝试制作植物标本。这是他们在认真地采集叶片。</h3> <h3> 付出就有回报,制作完标本之后,社员们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h3> <h3> 生物学的探索离不开显微镜。这是社员们在认识并尝试使用显微镜。</h3> <h3> 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跃跃欲试,都想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学生先后制作了青菜叶玻片标本,洋葱鳞片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结构。虽然有些学生刚开始没有观察到细胞结构,但向其他学生请教之后,都准确地找到了目标。这次体验之后,感受颇深,体会到成功的不易,更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h3> <h3> 同学们不满足于仅仅观察植物的细胞,他们还想了解人的细胞结构。于是,他们就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采集标本的过程很困难,他们失败很多次,但一点也不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最终成功获取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结构,我看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兴奋。</h3> <h3> 我们每个月一次还会举办一次生物知识讲座。每个学生都上台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生物,这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更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h3> <h3> 学生们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后,都迫切想要做实验。瞧,这是他们选择的材料:青菜叶,盐水,清水。这次试验后,他们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并会解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此类现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h3> <h3>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探究方案设计是个难点,其中涉及变量太多。但孩子们不畏艰难,勇于尝试,虽屡次失败,但热情不减。终于有一个小组提出了合理的实验方案,大家兴奋不已。学习如人生,困难重重,但只要坚持,终能成功。根据这次实验结论,他们自己动手生出了绿豆芽。</h3> <h3> 本学期的多次活动,使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生物学知识,培养了自己探究、动手、合作、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更让他们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值得被关爱。新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培养出既有着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相信他们在未来的路上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探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成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具有德行、审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h3><h3> 编辑:李晓彦</h3><h3> 审核:胡玉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