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故乡过春节

杨平

<p class="ql-block">  故乡故事多,游子细分说。</p><p class="ql-block"> 恋旧终难弃,深情印襟窝。</p>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新春至,万户千家喜气盈。春节,故乡人欢度的情景一幕幕展现眼前。空旷寂寥的村庄迎来了盎然生机,大街小巷呈现出热闹氛围,处处尽显着春天讯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贴春联、挂红灯、卫生大扫除,还有更重要一个环节——筹备娱乐节目喜迎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里着手组织青壮年赴村外林地伐回高大的乔木树,在村头搭起秋千架子,要让人们过足飞荡瘾;老年人则聚集一起赶制彩带和装具,以期舞狮子、踩高跷増添兴致;孩子们却走街串胡同疯拥窜动,手持糖果、鞭炮拼命玩耍嘻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还有两件事儿不得不提。那时候农村虽贫困,作为农家宰上一头长期圈养的肥猪,便成了大人们期盼、孩子们乐翻天的大桩事儿。当一头头肥猪从各家圏内引出,人们一拱而起揪耳朵、拽尾巴,瞬间摁于院外案台之上使其动弹不得,经屠宰师朝其脖颈处一刀见红,立马血流喷涌、气咽息绝,紧接着烫身、刮毛、割头、掏膛,再把整个猪体劈开一分为二。帮忙、瞧热闹围拢而来的左邻右舍才肯离散而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收拾便当,一家人一齐动手将肉条、杂碎及一应用具搬弄回家作进一步整理。一部分备做集市出售拟置换零花钱用,一部分再仔细分割,包括头蹄脏项直至饬弄干净,朝灶内点燃劈柴的大锅里一扔,堆得满满当当的,尤其那个被刮得白白爽爽的猪头,紧闭双眼,看似仍不情愿地趴在锅沿上随着沸水升腾,顶着厚厚的锅盖咕咚咕咚吐着白沫像仍在抗议,那愤懑的冏样让人忍俊不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灶堂内烈火燃烧,大锅里肉味飘香,锅台外孩子们仰首期待。当肉一旦煮熟,优先满足孩子们的期待,另挪出部分投入大缸腌制预留年内备份急需,其余统统节日里尽可享用。至此一头猪拾掇停当,过年准备也就安然就绪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番忙碌中,人们终于迎来了大年初一。天还不亮,各家孩子们猴急地穿新衣、戴新帽,紧跟大人们屁股后头先给亲者、长老们磕头拜年,随后吃完饺子迫不及待地奔向村中心那块引人瞩目的方圆胜地儿。因为大人们提前把直径足有两米且带支架的牛皮大鼓,早置于了街中那个旧碾盘上。好动的村民们迎着旭日,陆陆续续从四处汇聚而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见操鼓手紧握系红绸的鼓槌子,高高站在碾盘之上,在众目睽睽中闪亮登场,锣、钹手们紧随其后各需所取,纷纷抄起拿手的家伙。底气不足的我趁势去拿份量较轻的小镲,凑热闹拥挤在他们中间打镲滥竽充数(从此爱上了打镲)。 在鼓手的引领下,显然已形成一个默契和谐的乐队群体,相互配合着“咚锵、咚锵,咚咚锵”,开始了响彻云天的一年一度的大合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瞬间,四周涌现出浩浩荡荡的一应大众。一些民间专业高手趁势也披红带绿着盛装,手持道具花枝招展促成满大街上色彩斑斓。一大帮男男女女昂首挺胸,男的踩高跷,女的走猫步,还有的摇身扭腚逍遥过街跳起快意的大秧歌,围绕着中心大碾盘载歌载舞,欢呼声伴随锣鼓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把节日活动推向一个个新的高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新春,就在这热闹非凡的娱乐中到来了!正是: </p><p class="ql-block">  故乡曾历过新春, </p><p class="ql-block">  难忘深深留印痕。 </p><p class="ql-block">  年少不知恋旧味, </p><p class="ql-block">  老来记忆却温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