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十大死亡线路之狗牙山大环穿

陈平

<h3>2019年12月15日,廊坊青年户外平平、强牛哥、增哥、美女513一行四人完成了狗牙山大环穿。因前阵子写美篇的时间比较少,没及时写游记。春节期间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宅在家里时间多,完成美篇,记录和发现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叹我们古老历史和文明,也感恩行程中遇见的美好。</h3> <h3>狗牙山位于北京门头沟境内,起于碣石村西南,止于桑峪村东北,由于山脊险峻、形似狗牙,被驴友们称为狗牙山。</h3> <h3>“没爬狗牙等于没爬”,这是流传在北京户外驴友中的一句俗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驴友,如果你没爬过狗牙山,就意味着你还没爬过山。 对于驴友而言,狗牙山才是山!</h3> <h3>狗牙山因其凶险,在京郊十大夺命路线中排名第六。徒步狗牙山,要求攀登者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身体平衡能力。</h3> <h3>狗牙山山脊两边都是万丈悬崖,有几处危险的的山脊路段,如果身体平衡能力强的话,坠崖风险大大降低。</h3> <h3>狗牙山最近的一次驴友遇险是2019年11月23日,一位24岁的年轻驴友,坠入60多米深的悬崖。不过这些是吓不到我们这些强驴的,正是听说狗牙山有人坠崖,我们才过来挑战的。</h3> <h3>驴友们一般把狗牙山分为“狗头”、“狗身子”、“狗尾巴”三部分,如图所示。也有一部分驴友在上述三部分基础上,增加了个第四部分,叫“狗尾巴尖”,在图示桑峪古道垭口右侧那段山脊。</h3> <h3>狗牙山常规的穿越路线主要三条,第一条红色轨迹所示为对穿线路,一端是109公路72.1km处法城口,另一端是林子台村,包含了狗尾巴尖的全狗穿越;第二条白色的轨迹环穿线路,线路为桑峪村——桑峪古道——狗牙山山脊——灵水举人村——桑峪村;第三条紫色轨迹部分,碣石村——狗牙山山脊——碣石村。后两条线路穿越了狗头、狗身子、狗尾巴,舍弃了狗尾巴尖。</h3> <h3>第四部分狗尾巴尖走的人少,从等高线图右侧可以看到,狗尾巴尖有一个大断崖,听说狗尾巴尖的大断崖很刺激。</h3> <h3>犹豫再三,平平还是决定割舍掉狗尾巴尖,选择前文所述第二条白色轨迹环穿线路,桑峪村——桑峪古道——狗牙山山脊——灵水村——桑峪村。人生,有时必须取舍,下次再走全狗穿越吧!请随我的游记,开始穿越的旅程!<br></h3> <h3>自驾开车快到目的地斋堂镇军饷村时,一只野生猕猴正在过马路,减速让行,靠边停车。户外经常遇到的野生动物以松鼠、野鸡居多,也遇到过毒蛇、野猪等野生动物,这是首次遇到野生猕猴,迅速下车,抢拍了张照片。</h3> <h3>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欢群居生活,流浪猕猴应该是在猴王争霸过程中被新猴王打败后遭到驱逐了的公猴,从照片看,这只猕猴步履蹒跚,应该是一只老牛猕猴。它对这个村庄看起来很熟悉,估计它可以从村民那里获得一些果腹的食物。猴王,走好!</h3> <h3>继续开车,大概上午9点钟,到达斋堂镇军饷村,军响村就在国道边,隶属于斋堂镇管辖,该村位于清水河与七里沟交汇处北岸,北邻桑峪村,西邻东胡林村。在109国道边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停好的车,打开六只脚开始循迹,环穿开始!<br></h3> <h3>军饷村虽然没排在北京最美古村落名单中,但也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从等高线地图也可看出,军饷村具备极高的军事价值,三面环山(海拔480米左右的山),一面邻水(清水河从村前经过),地势平缓(可屯兵),依山控河(易守难攻)。村后有桑峪古道可便捷迅速到达沿河城要塞,从而北出漠北。控制此村,即控制京西一条重要便捷的交通线,尤其是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h3> <h3>事实上,军饷村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长期都有军队驻扎,直到现在该村还有解放军进驻。历史上,本村先民多以军饷为生,故名为“军饷村”。</h3> <h3>军饷村一带发现过旧石器中晚期的石器制品,可以证明,军响村的人类活动史相当久远。</h3> <h3>穿军响村而过,北向可达桑峪古村。两个村庄之间的道路是桑峪古道的一部分,不过已是硬化的水泥公路了。<br></h3> <h3>到达桑峪村检查站。桑峪村是北京现存最美的古村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h3> <h3>桑峪村原有十二条胡同,两个过街楼和一个村西边的“官大门”,如今官大门已不复存在,十二条古老的胡同大多已失去了往日的风貌。但一大一小的两个过街楼还保存较好。</h3> <h3>这是前桑峪村过街楼,过街楼坐北朝南,砖石结构。券洞上方嵌石额,前额刻题“紫芝”,后额刻题“凝瑞”。前额还有横副刻题为:“桑田香馥峪地泽生”,下首两侧有题字,一侧为:为禾枳时令得无极,另一侧为:“去古怀远至道在斯”,后面东西横幅为:“里仁为美於万斯年”。</h3> <h3>几条村巷仍能展现当年桑峪村的村落建构的格局,诉说昔日的辉煌。走在桑峪村的古巷,我突然觉得自己好肤浅啊,为啥过街楼上题刻的文字一点都看不懂呢?对一个有文化的古村落,我就是一个萌萌哒的过客。</h3> <h3>首先查一下“紫芝”,百度百科说紫芝,似灵芝,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比喻为贤智之人;</h3> <h3>瑞凝,古汉语一个词汇,意思是凝结祥瑞之气,瑞气常聚的意思。</h3> <h3>“为禾枳时令得无极”和“去古怀远至道在斯”两句,查不到任何出处和释疑,我推测是道教训祜,这个不确定。</h3> <h3>“里仁为美於万斯年”这句话我基本可以解读,意思是:“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基业可长达千万年”。查百度,“里仁为美”出自论语,原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是动词居住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於万斯年”,出自《诗经》,意思是基业长达千万年。<br></h3> <h3>桑峪村历年重视教育事业,自从建村以来,历代人们尊从的是孔、孟思想,据《顺天府志》记载,明洪武八年(1375),桑峪村开始强制8—15岁儿童接受教育。蒙学教材是沿袭历代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包括经、史、算等知识,教育方式多为私塾先生执教。</h3> <h3>桑峪村的小过街楼。桑峪村是集儒、佛、道、天主教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村。如果你具备儒、佛、道、天主教相关学识,相信你一定会在桑峪村沉醉;如果你肤浅如我,那就会像我一样吧,做一个匆匆过客。</h3> <h3>桑峪村分为前桑峪和后桑峪,后桑峪全村都信奉天主教,村子里有教堂和圣母山,非常值得游览。</h3> <h3>据史料记载,元代时就有外国传教士于此行医、传教了,后桑峪教堂修建于元统二年(1334),是北京地区所存最古老的教堂。<br></h3> <h3>由后桑峪天主教堂向上攀登,进入桑峪村的后山,就没有水泥硬化公路了,原汁原味的桑峪古道比较完好地保存于崇山峻岭中。</h3> <h3>多样的地形造就了桑峪古道的不凡和弥深。</h3> <h3>山体岩石上开凿的路及蹄窝的痕迹随处可见。</h3> <h3>从后桑峪上山,走桑峪古道可到达碣石村,黄土贵,珠窝等地,桑峪古道在京西众多古道中非常出名,是一条连接京西与漠北之间的重要交通线路。</h3> <h3>京西众多古道往往都需要翻山越岭,桑峪古道也是如此。照片所处位置为桑峪古道的虎头崖转弯处,下临深涧,道路狭窄,需贴壁而过,极其凶险。我们站在古道悬崖边上,感叹古人行路之艰难。</h3> <h3>桑峪古道大金牛山腰处,我们发现有摩崖石刻,载文:“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内修道,人人方便,张臣尹会众善,人人开心,石匠赵月谷清”。此摩崖石刻为明代修凿古道竣工时(公元1564年)留下的石刻,距今已460多年了。据史料记载,桑峪村中一位女子张臣尹,乐善好施,积德行善,拿出300石小米,请石匠开山把此处山路凿宽,以便路人通行。</h3> <h3>现在户外温度大概1摄氏度左右,不知是张氏捐资修路温暖到我们,还是运动发热,强牛哥穿起短袖了。</h3> <h3>美女513也穿起短袖,还不停的擦拭额头上的汗水。</h3> <h3>沿着桑峪古道翻山越岭,登上了狗牙山山脊,在垭口休息一下。这个垭口是狗牙山狗尾巴和狗尾巴尖的分界点,叫做桑峪古道垭口。</h3> <h3>如果过垭口向北,从狗牙山山脊下撤,继续沿着桑峪古道走,可通达山下黄土贵、碣石村、珠窝村等地,这也是前文所述的线路三紫色轨迹部分的穿越线路。</h3> <h3>从桑峪古道垭口以后,我们就不走古道了,改走狗牙山山脊线,从桑峪古道垭口走狗尾巴部分的山脊,向西北方向的狗头穿越。从桑峪古道垭口开始计算,狗尾巴这段山脊全长大约1.2km,数一下是过三个山峰。</h3> <h3>狗牙山山脊两侧大部分是悬崖,目测一下,绝大部分山脊道路也有近一米宽,走上去也不是很害怕。个别的地方的山脊看起来有点险,山脊像剑一样尖锐,通过时要非常的小心,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h3> <h3>狗尾巴的这个山峰就很危险,可以绕过的,只是我们是强驴,在评估安全可以保证情况下,也要追求刺激和惊险。</h3> <h3>强牛哥小心翼翼的通过危险路段。</h3> <h3>增哥通过刚才危险路段的时候,被尖锐的岩石划破手掌,我们用贴创可贴止血。户外磕磕碰碰常有的事,不付出一点代价,凭什么就你能欣赏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h3> <h3>户外大山里不会有手机信号,大家通讯靠对讲机,狗牙山上居然还有手机信号,这在户外很少见。在狗尾巴一个危险的断崖前,强牛哥接到一个工作的电话需要处理,拍照留证,太有趣啦。如果攀岩出现意外,是不是可以赖个工伤?哈哈。</h3> <h3>今天邪门了!10秒钟后,增哥也接了一个工作的电话需要处理;半分钟后美女513也接了个电话工作电话需要处理。看着队友们在危险的山脊忘我的工作,拍个照片留念。</h3> <h3>远处的山峦太美啦,增哥电话还没完,高效处理掉电话的强牛哥和美女513已兴致勃勃地观赏风景,指点江山!</h3> <h3>这个断崖有点险,也是可以绕过的,只是,我们没绕路的习惯,当然啦,安全的前提下。</h3> <h3>在前面探路的强牛哥,不停的回头提醒后面的队友“危险!小心!”。</h3> <h3>这个小断崖不是很危险,是因为那个长在石头里面的树可以作为抓手,小树的树干被过往的驴友抓的已经非常的光滑了,生命力很顽强,给它点个赞。</h3> <h3>回头看看刚刚爬过来的狗尾巴部分三个山头和险峻的山脊,挺有成就感的。</h3> <h3>登上这个岩石,狗牙山的狗尾巴部分山脊线就结束了,进入狗牙山第二部分狗身子山脊穿越了。</h3> <h3>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会下雪,下雪的天空中云层原来是这样的,在山顶上看的更加真切。</h3> <h3>如果你觉得通过山脊的里程数和山头数来对狗牙山描述定位不好区分,还有第三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数高压线线塔数量。照片中的高压线线塔是我们从桑峪古道垭口穿过来遇到的第一个线塔,从这开始,就是狗身子了。</h3><h3></h3> <h3>狗身子的一处小断崖。</h3> <h3>狗身子的山脊线很美,我们时不时的停下来拍照和欣赏风景。狗牙山一定要记住,走路只看路,千万别分心去看景或拍照。要拍照和看景,一定要停下来,否则极易发生坠崖。</h3> <h3>狗身子的山脊线。</h3> <h3>狗身子部分山脊范围是从前述第一个高压线塔位置开始,连续数5个山头,总长大约1.4km。不好区分,还是数高压线线塔,走到照片中第二个高压线线塔位置,狗身子部分山脊结束。</h3> <h3>狗身子和狗头两座山峰之间的垭口,长度大概0.5km左右,地势开阔且平缓,还有石头可以坐,真好,我们选择在这里吃饭。这个地方足够大部队吃饭和休整。</h3> <h3>强牛哥的方便面非常的诱人,可惜我们当时都带的是干粮, 羡慕的要死。但自此以后,我们也学强牛哥带方便面了,冬天户外吃个热乎饭,很爽!</h3> <h3>吃完饭继续出发。穿越狗头部分的山脊。狗头部分是相邻的7个山头,总长大约1km。</h3> <h3>狗头部分的山峰看起来都很陡峭,谁让这里是狗头呢,山路起伏肯定比狗身子大。</h3> <h3>狗头剩余的山脊,在前方等我们挑战。</h3> <h3>像似在登天。</h3> <h3>这里是狗头的一处大断崖,记得当时是胆战心惊爬上去的。</h3> <h3>狗头部分有连续七个山头,要不停的爬升和下降,不论爬升还是下降,都需要小心!</h3> <h3>个人认为,狗牙山徒步路线并不适合夏季去,长长的山脊线上全是低矮的植物,无林荫遮挡夏日的阳光,很容易中暑。</h3> <h3>这样的山脊,建议冬季下雪之后、以及大风天气都不要去爬了,非常危险!</h3> <h3>狗牙山的山脊始终处在附近的高点,而且还有高压线线塔,雷雨天气很容易被雷击。</h3> <h3>此外,即使不打雷,雨天也别去。狗牙山上高压线一直顺着山脊走,雨天在高压线下面,你不担心安全吗?</h3> <h3>看看这高压线,每次通过时,心里都紧张。</h3> <h3>通过这个高压线塔挺不容易的,无路可绕,硬着头皮过。</h3> <h3>远处山下垭口那个最低的高压线塔是狗头部分的终点,前面很容易迷路,应该作为驴友前行的目标。</h3> <h3>看到垭口那个最低的高压线塔,从狗头有路朝着该高压线塔方向下撤。从狗头下撤的路是一个近80度的陡坡,要非常小心,尽可能抓一下路边的植物,还要善用登山杖以增加点摩擦力,很容易滚下山崖。</h3> <h3>陡坡下面是那个高压线塔很恐怖,不知啥原因,下陡坡时,头顶上的高压电线发出巨大的“滋滋滋和嗡嗡翁”声音,用“巨响”来形容一定都不过,非常惊悚。美女513是物理老师,说:“这是高压线的“电晕”现象,高压电线周围会形成较强的电场,使空气发生电离而形成电晕放电。只要在安全距离外,人是安全的,”。<br></h3> <h3></h3><h3>物理老师说安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觉得自己不安全,听着高压线恐怖的电晕放电巨响,心理压力好大!大家干脆撒开脚丫跑起来了,一直不想停不下来,看来,有心理阴影了,叫高压线恐怖症,居然一下子跑了3公里,直到前面山路上遇到一只狗,我们才不得不停下来。</h3> <h3>这是一只黑狗,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残忍,用细铁丝勒住黑狗的脖子,然后绑在这偏僻山路旁一颗树上,狗无法挣脱,在这里绝望的等待死亡。</h3> <h3>绑狗的地方已经过了去林子台村那个岔路口了约1公里了(去林子台村偶尔还有驴友通过),而这里人迹罕至,附近5公里以内是没有人居住的。如果我们不是碰巧路过这里,狗肯定会被饿死的。我们费好大劲,总算解开了铁丝,黑狗获救了,重新恢复了自由。给它一只鸡腿,奇怪了,它不吃,天下还有不吃鸡腿的狗狗?好像不饿?还是不好意思吃?</h3> <h3>奇怪的一幕发生了。这只狗好像知道我们要去哪里。直接跑到前面去给我们带路了。</h3> <h3>如果我们走得慢了,黑狗会在前面不远处等我们。狗狗走的轨迹跟我手机预设的轨迹一模一样,而且狗狗对狗牙山这一块的山路看起来非常熟悉,它是这附近的狗吗?</h3> <h3>有几次我们故意走错路了,看看狗狗的反应,狗狗居然抢在我们前面挡住我们,看样子非要把我们往正确的路上领。神了,难道今天遇到仙狗了?</h3> <h3>每次呼叫一下狗狗过来,它就会很听话的跑到我们面前,让它继续带路,它就快速的冲到前面去领路。很灵性的狗,听得懂人话。</h3> <h3>狗狗居然把我们领下了山,带我们走了差不多已十公里山路,俨然成了我们登山队的一员,还是领队。安全下山后,把它不吃的鸡腿再次拿出来给狗狗吃,这一次,它开心的几口就吃了。</h3> <h3>跟狗狗说了感谢,让它回家去吧,狗狗好像听懂了,跑开了,看看前方那个小黑点。我们猜想它会不会是山下哪户人家的狗呢。</h3> <h3>机耕公路上还有积雪,我们马上就要到达另外一个古村落灵水村了。</h3> <h3>灵水举人村和桑峪村一样,也是北京很出名的古村落,村落形成于辽金时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h3> <h3>灵水村是个充满历史感的村落,北京最古老的寺庙灵泉禅寺就在这里。明清时期,村中出了刘懋恒、刘增广等众多举人,所以也被称为“举人村”。</h3> <h3>灵水村是北京最具有文化底蕴的一座古村落,自明清代算起 ,村里考取过22位举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风昌盛。已被国家列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h3> <h3>灵水村内内自然风光秀美,2013年10月11号湖南卫视携手林志颖、郭涛、王岳伦、田亮、张亮携手星二代推出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站就在灵水村拍摄。</h3> <h3>村里有佛教、道教、儒教的庙宇17座,几百年以上的古树10多棵。灵水村古民居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的典范,原貌保存较好。现有明代民居20余间,清代民居100余间。</h3> <h3>出了灵水举人村,又看到那只黑狗了,它是怕我们走错路吗?问了灵水村几个人,都不认识这只狗狗。</h3> <h3>仙狗固执的把我们领向去桑峪村方向的公路,好像怕我们迷路,真是操碎了心。就是不知道它咋知道我们要去桑峪村呢?我们再三感谢狗狗的领路之恩,说知道路了,就此别过,下次狗牙山有缘再见。狗狗好像听懂了,停止领路,目送我们走远,直到视线里那个黑点看不见了。事后请教多年养狗朋友,说狗狗领路是为了报达我们相救之恩。狗狗是有灵性的动物,有的狗狗接近8岁小孩的智商,知恩图报不仅仅是人类才有的情感,有时候,人还要像动物学习呢,动物的感情会更朴素和单纯。哈哈😄</h3> <h3>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结束行程,回到起点。本次行程爬升不到763米,里程18.2公里,轨迹号3186379。</h3> <h3>最后赋现代诗一首,留着纪念。生活不但有苟且,还有远方和诗!</h3><h3> 桑峪古道</h3><h3> ——陈平(2020.01.31日汉中)</h3><h3>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山间小路,</h3><h3>它是一条古道</h3><h3>曾经洗礼过千年的喧嚣和繁华,</h3><h3>弥漫过绵亘不绝的驼铃叮咚,</h3><h3>它还曾经听过</h3><h3>古道西风瘦马</h3><h3>诗的吟唱。</h3><h3><br></h3><h3>古道还是那样的陡峭难行。</h3><h3>需要爬山涉水,</h3><h3>需要翻山越岭。</h3><h3>公路开通了,</h3><h3>古道就荒凉了,</h3><h3>从此了无人迹。</h3><h3><br></h3><h3>古道上的石刻,</h3><h3>暴露了古道的年暮,</h3><h3>古道确实太老了,</h3><h3>青春远去,</h3><h3>已如深山中独居的老人,</h3><h3>孑然一身,</h3><h3>除了沧桑,</h3><h3>只剩下幽远的的历史,</h3><h3>却没人去听。</h3><h3><br></h3><h3>古道上有很多蹄窝,</h3><h3>很深很深,</h3><h3>谁能踏石有痕?</h3><h3>是曾经行色匆匆去戍守边关的士兵吗?</h3><h3>是历朝历代络绎不绝的马帮和驼队吗?</h3><h3>是负重前行成群结队挑担的农民吗?</h3><h3>是身逢乱世形骸藁枯逃难的流民吗?</h3><h3><br></h3><h3>我想知道每个蹄窝的逸史 ,</h3><h3>每个台阶的旧事,</h3><h3>每个古树的生命履历。</h3><h3>古道的长河流淌过几千年,</h3><h3>我想知道走过的人群中,</h3><h3>哪些人曾是我血脉相连的祖先?</h3><h3><br></h3><h3>我的祖先踩过哪些蹄窝?</h3><h3>走过哪些台阶?</h3><h3>靠在哪颗古树歇息过?</h3><h3>我想去亲吻和抚摸他们曾经的足痕。</h3><h3>想和他们走一段相同的路程,</h3><h3>听一样的古道,</h3><h3>讲述相同的旧事。</h3><h3><br></h3><h3>古道所有的传说和秘密,</h3><h3>我都愿意去听。</h3><h3>我也愿为古道去吟唱,</h3><h3>我新写的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