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城,我独自旅行的第一站,也是我人生的新起点。</h3><h3> 2019年11月初,秋意正浓,我选择了昆明开始自由行。</h3><h3> 那天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我来到古树掩映的云南大学南门,一进门便被左右两边的“凤起"“蛟腾"两个古色古香的牌坊拉回到一千多年前的科举时代,这是云南贡院旧址,1922年云南省长唐继尧创办私立东陆大学,在原贡院建筑物南面新建会泽院作为主体建筑。东陆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50年改为云南大学,至今已获中国最美十大高校之一的美名。大门正对着的是九十五级青石板台阶,寓意九五至尊,沿台阶而上便是大名鼎鼎的会泽院,基座上刻有“会泽百家,至公天下"八个大字,让我顿生敬佩之情。会泽院由留学法国、比利时的张邦瀚设计,坐北朝南,楼高两层,东西南北四面皆设有大门,墙体由微红色砖石砌成,厚实坚固。白色的罗马柱,古典的门和窗,黑色的铁栅栏,呈现出典型的欧式风格。</h3> <h3> 从右边绕过会泽院,后面便有许多贡院旧建筑,右侧有一排两层低矮房子,是当年科举时代的考场。再往右便是建国后两任云南大学校长,数学家熊庆来先去和文学家李广田先生故居。</h3><h3> 返回左侧便是明清云南贡院主体建筑至公堂,至公堂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为大殿式建筑,黄瓦红柱,雕梁画栋。南北向各开一门,门两侧皆设窗棂,光照极佳。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明永历帝来滇,以此为“滇都"皇官。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林则徐任主考官,在此主持云南乡试。1946年著名学者闻一多遇难前在此作《最后一次演讲》。物是人非,让人唏嘘不已。</h3><h3> 再往左,便是建筑年代更近的映秋院和泽清堂,均为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音设计,映秋院为当时女生宿舍,四合院建筑,泽清堂为女生食堂,传统大殿式建筑。</h3> <h3> 云南大学还有一条著名的银杏道,但因季节未到,树叶未呈现金黄的色彩,有点小遗憾。</h3><h3> </h3> <h3> 出云南大学北门不远,步行一会便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名闻天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就在这里。</h3><h3> 在中国,曾经有一所大学,她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年多,但她的名字已刻在很多人的心中,即使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去寻访它的踪迹,仿佛寻找心中的圣殿。</h3><h3>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八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奉国民党政府指示南迁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宁沪失守,长沙危急,一九三八年二月西迁,四月抵达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h3><h3> 西南联大旧址在云南师范大学东南角,从标志性的联大石门进入便是旧址保护区,入内便是当时三所高校校长雕刻头像,头像栩栩如生,再现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精神风骨。“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便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h3><h3>这是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先生的主张。“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便是对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的尊称。他们提倡学术自由,祟尚民主科学,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精诚团结,治校育才,使联大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坚韧成长,在颠沛流离和日寇轰炸中艰辛磨炼,锻造了时代脊梁,创造了教育传奇,塑造了大学之魂。他们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名符其实的大师!</h3><h3> </h3> <h3> 怀着敬意步入陈列馆,联大校训:“刚毅坚卓"四个大字赫然在列,直入人心。</h3><h3> 参观完后使我对这座世界上最特殊高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建校当初梅贻琦先生请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设计并督建校舍。梁思成很快便拿出了第一套设计方案,但因战事扩大,经费被砍,设计方案被迫一再修改,最后除了图书馆和礼堂,楼房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泥墙,瓦顶变成了铁皮顶和草顶。据说林徽因每修改一次,便要流泪一次。</h3><h3> 别小看这茅草顶和铁皮顶、黄泥墙的不起眼校舍,当年在这讲课的却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大师:国学大师陈寅恪,经济学家陈岱孙,社会学家潘光旦,物理学家吴有训、叶企孙,文学家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刘文典等,哲学家金岳霖,数学家华罗庚……真是大师云集,群星灿烂,他们教书救国,顺应国家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了大量人才。学生中有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著名的有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邓稼先等,还有作家汪曾祺,何其芳等,物理学家何泽慧,穆旦等九叶派诗人……真是名家辈出,数不胜数。辞北平,驻长沙,抵昆明,这段路,师生们走了半年多;铁皮顶,黄泥墙,矮平房,这陋室,师生们教学八年多。他们一边上课,一边还要跑警报,警报一响,他们便一齐向野外跑,躲避轰炸。作家汪曾祺便有奇文《跑警报》,展现了当时师生逆境中处之泰然的达观精神。</h3> <h3> 从陈列馆出来便是黄墙草瓦的宿舍和教室旧址。此时此景我想起曾在书上看到的一幕往事:有一次哲学家金岳霖先生上逻辑课,适逢大雨,雨声在铁皮瓦上叮咚作响,金先生的嗓门没有雨声大,只好宣布停课赏雨……</h3><h3> 这真是一座旷代卓绝的学术殿堂,也是一首隽永的雄壮史诗!</h3><h3> </h3> <h3> 春城除了有厚重的文化史,还有世界唯二的自然奇景。</h3><h3> 彩云之南有一块神奇的土地,它以眩目的红色出名,她就是中国的东川红土地,她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以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h3><h3> 东川现在是昆明的一个区,红土地主要景点在东川的花石头村附近,这里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h3><h3> 在东川,方圆数百公里都是红土,一年四季,总有一部分红土地翻耕待种,其余的红土地上或有绿油油的青稞和小麦,或有黄烂烂的油菜花和麦浪,有时是白瓣黄蕊的土豆花,有时又是白瓣黄蕊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就像上帝的调色板,色彩斑斓艳丽。</h3><h3> 因东川花石头村离昆明约有250公里,我选择去昆明北部汽车客运站乘坐至法者的班车,在花石头村下车。车子开了四个小时才到目的地。上车没多久司机便告诉我如果没订住宿,他可以推荐路边的一家,第二天上午九点可在路边等他的车回昆明。考虑到乘车方便,我接受了。下了车在“红土地七彩人家"酒店吃了中饭,便和其他游客三人一起包酒店老板的车游玩景点。</h3><h3> 下午两点多出发玩东北线的四个景点。最近的是红土地大观和多依树两个景点。这里地处乌蒙山区,属高原山区地貌,海拔在2000一2600米之间,视野非常开阔,山岭纵横交错,山峦起伏不平,红土丘陵一望无际,远处花石头村宁静安详。待种的红土因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淀,形成炫目的红色,冬油菜还点缀着稀稀落落的白花,麦浪浅黄,青稞葱绿,我心欢喜,连连赞叹!</h3> <h3> 千年老龙树,又名神树。成为《无问西东》外景地后更是名声大振。这是一棵古老巨大的千年冷杉,树高约十米,树干直径约三米,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曾经枯死三年又吐新枝,被当地立石碑尊为神树。神树是当地唯一的巨大独树,树枝向四周伸展,形成硕大的伞状,千百年来,神树守护着广袤无垠的红土地,也守护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h3> <h3> 东北线最精彩的是落霞沟,也是游客公认的最值得去的景点。最漂亮的是阳光下五点左右的霞光,我去的时间是对的,但阳光却不肯赏脸,躲在厚厚的云层中不愿与我相见,好在时间尚早,我有足够的耐心边看景边等。来到观景台上,只见眼下沟壑雄峻,那壮观的场景,那磅礴的气势,那流动的线条,那绚丽的色彩,好似一幅波澜壮阔,令人震撼的油画。秀丽的村庄,白色的房子散落在沟壑的坡地上,给这波澜壮阔的的画面增添了人间温暖气息,让我心生向往,向往那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h3><h3><br></h3> <h3> 正在我心驰神往之即,一阵大雨降落,我慌忙奔走寻找躲雨之地,突然眼前一亮,两条弯弯的彩虹挂在天边,我不禁欢呼:双彩虹!双彩虹!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双彩虹!我不顾天还下着小雨奔向最近的观景台,这里毫无遮挡,双彩虹就挂在我的面前,仿佛一伸手可以握住彩虹的两端,任我持练当空舞。一番遐想后猛然醒悟,赶快抓紧时间拍照,彩虹易散,双彩虹更是难逢。果然,一会儿就只剩下一条彩虹,再过一会儿,就只剩下意犹未尽的游客在回味彩虹了。</h3> <h3> 带着满满的骄傲,坐车返回花石头村,游玩南线的螺蛳湾。尽管刚刚被落霞沟和双彩虹很很地震撼了一回,来到螺蛳湾我还是再一次被震撼。如果说落霞沟具有阳刚之美,那么螺蛳湾则散发着阴柔之美。经过小雨的浸润,红土地越发亮丽丰泽,远方的山峦笼罩在轻烟似的暮霭里,透出无限的温柔,我的心也柔柔的,暖暖的……</h3> <h3> 美好的时光总是步履匆匆,为看落日不得不离开螺蛳湾。我沿着酒店后面的山路来到瓦梁湾子看日落,但不知什么缘故,当天的日落没有预想的惊艳,倒是日落后两张夕照让我惊叹!</h3> <h3> 因第二天六点多要坐车去西北线的打马坎看日出,晚上连村子也没逛便休息了。</h3><h3> 第二天一早在日出前赶到打马坎村庄的公路边,找好最佳位置,凝神注目等候。也许是前一天的运气太好了,老天给了些许遗憾,阴天云层太厚,太阳躲着不露脸。赶快坐车往回走,还有七彩坡和锦绣田园及乐谱凹三个景点呢,也许到下一个景点太阳就出来了,但是非常遗憾,一直到九点多坐上回昆明的车始终不见阳光。后面看到的两个景点都是云遮雾罩,无缘一睹最有气势的锦绣田园风光。最后看的乐谱凹总算从雾中露出真面目,一圈一圈环绕而上的梯田,优美的线条像极了跳动的音符,静心聆听,仿佛耳畔飘来浪漫的田园牧歌,又像是挽留我的轻声细语。</h3> <h3> 红土地之行有惊喜,有遗憾,没想到最后还要来点失望。临走之前跟酒店老板结帐,帐单上标价50元的一盘鱼,老板却加价到60元,理由是买的鱼较大。加价虽不多,但让人很失望。中午点的鱼也只有半边,但我们都没说什么。晚上点的鱼又被随意加价,我们忍不住质问,回答说是物价涨得太高了,他们也没办法。好一个没办法,害得我们也没办法,只能交钱走人。要知道,这个“红土地人家"在携程网上评价还不错的,老板看我们不能在网上点评便随意加价。</h3><h3> 坐在车上,我想起“难得一面,世当珍惜"这八个字,这是日本茶道里主人对客人的心情,他们认为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h3><h3> 我们的人心坏了,而人心才是天下的根本啊!顾炎武有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h3><h3> 诚如顾炎武所言,人心的向善,天下的兴亡,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