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伊春雾凇大平台之行回来的路上,领队隆重介绍了团队在2020年的出行计划,几乎每个月都有二十多天的出行活动,拍摄地点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自从2014年入手第一台单反,还真没出过几次远门,几乎都是短线,<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品味一点一点有了年纪之后,反而更珍惜简单的快乐。所以决定先穷游两年三年走遍全国,游山玩水,快乐行摄。</span></h3><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次库尔滨雾凇大平台行程4天,但日期却横跨两年,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元月1日,所以就以库尔滨雾凇大平台之行作为2020年的起始篇吧。</span></h3> <h3> 当行程到哈尔滨时天空飘起雪花,路上又多了一道风景线。</h3> <h3> 下雪的缘故,高速路封闭,夜行车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行程,这是午夜时车窗玻璃出现的小景。</h3> <h3>路漫漫,夜长长,风雪交加路难行,</h3><h3>心颤动,身疲惫,困乏袭来眠难入。</h3><h3> 115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2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真是难为了司机师傅,司机师傅辛苦啦。</h3> <h3> 这里是观赏雾凇的入口处,也是摄影爱好者来到后的第一张打卡照,留个纪念吧。</h3> <h3> 换个角度感觉像个白熊,在看一下水纹又像白熊在戏水,所以就命题为:熊,到此一游。</h3> <h3>熊,到此一游。</h3> <h3>顺着河水上游走呈现很多奇景观</h3> <h3> 有人称为此景为冰荷,也有人称为冰蝶,不管怎么称呼,作为北方人的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景观。</h3> <h3> 晨雾下方一堆石头上面覆盖一层白雪,犹如一群白天鹅在水中歇息—抱团取暖。</h3> <h3> 取局部放大看,犹如蒸锅里的馒头,热气腾腾。</h3> <h3>一些小景也让人感到美</h3> <h3>自拍留个纪念</h3> <h3> 太阳升起,雾凇离去。</h3><h3> 下午去红星地质森林公园,观赏火山石形成的大小石海,很壮观,遗憾的是没拍出来。</h3> <h3> 第二天早上还是赏雾凇,这回是顺着河流下游走,在小山坡上看雾凇又是一番不同的风景。</h3> <h3> 这是我们走到前面没有脚印啦,在河边拍的景象,很像桃花盛开的样子。</h3> <h3>从山坡上往下看的风景</h3> <h3> 松桦恋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不知道可以找度娘。</h3> <h3>遇到白桦林怎么也得留个纪念</h3> <h3>雾凇奇观就是这样练成的</h3> <h3> 房东领我们去水电站大坝,大坝没拍,拍了几块冰块的截面,图像很抽象,有人夸我最有创意,不知真假,就全当鼓励吧。</h3> <h3> 随后房东又领我们去拍摄雪蘑菇,原来是一片塔草种植地,塔草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的雪犹如蘑菇伞,可能是雪不厚的缘故,似像非像。</h3> <h3> 零下三十度,用水壶装上烧好的热水,再撒向空中也是一道美景奇观。</h3> <h3> 时间把握的很好,当我们来到这里,夕阳的一缕阳光刚好打到大坑里岩石上,与周围环境形成冷暖对比,所以就按下快门,咔嚓一下,瞬间变成永恒。</h3> <h3> 这是临走的那天早晨,领队给我们一点点时间去弥补遗憾,虽然时间很短,总算拍了一张接片,就算是这次来拍的朝阳图吧。</h3> <h3> 库尔滨雾凇大平台之行有收获也有遗憾,也许年底或者来年初还会再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