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京雪景最美的地方,其一是故宫。这座历经沧桑的明清皇宫,在大雪的装点下处处都是一首诗、一幅画。</h3> <h3> 北京雪景最美的地方,其二便是颐和园——北门离军事科学院很近。</h3> <p class="ql-block"> 北京雪景最美的地方,其三是哪里?我看,不是长城就是军事科学院。</p> <h3> 院里随处可见的青松,不由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br></h3> <p class="ql-block"> 钟楼——英伦风情。</p> <p class="ql-block"> 首任院长叶剑英元帅亲选院址,著名建筑师梁思成亲自设计,中国元素随处可见。</p> <h3> 我国军事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客,军事文化浓重。石上刻着《孙子兵法·用间篇》:“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h3> <h3> 雪压青松见玉手。</h3> <p class="ql-block"> 翠竹沐雪。</p> <p class="ql-block"> 玉兰傲雪。</p> <h3> 来个俯冲,迎接西山瑞雪。</h3> <h3>绿蚁新醅酒,</h3><h3>红泥小火炉。</h3><h3>晚来天欲雪,</h3><h3>能饮一杯无?</h3><h3>(白居易《问刘十九》)</h3> <h3> 一行白路。</h3> <h3> 雪径人踪灭。</h3> <h3> 某年冬天,苏东坡和诗友袁公济踏雪赏景。 袁公济忽然来了兴致,出了一道谜语。谜面是:“雪径人踪灭。”要求猜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正在窘困间,忽见一群觅食的山雀冲天飞去,顿觉豁朗:“公济,我也有一谜:‘雀飞入高空。’同样猜半句七言唐诗,把你那半句补齐吧。” 袁公济一听,哈哈大笑:“佩服!佩服!”原来苏东坡不仅猜出了谜底,还非常聪明地“和”了一谜。 </h3><h3> 你猜出来了吗?</h3> <h3>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h3> <h3> 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去颐和园散步,是不少军科人的选择。</h3> <h3>以上为本人写军科景色之第二篇。首篇为《军事科学院的秋》。欢迎各位斧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