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早上醒来翻看手机,一条信息是某公益基金发来的,祝我生日快乐!暖暖的,真的好温馨好感动!除了自己的亲人,一个社会机构竟然记得自己的生日,还真诚地说感谢我的爱心付出,一种被尊重被肯定的感觉瞬间溢满全心!一些小小的善举,就被人记在心里道谢,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世界的本义就是爱,自己不过尽一点微薄之力给爱的天空的星星点灯,为爱的海洋增添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h1> <h1> 我的生日是母亲最痛,也是母亲最自豪最幸福的日子,母亲十月怀胎把我的生命孕育,我的心随母亲的心一起跳动。我的出生那年,听说是曾所没有的一个严冬,那天冷冽的寒风裹卷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弥漫了整个的世界,没了膝盖的雪,村前湖面结的冰可以轻松走人,屋椽瓦角垂挂满了几尺长如手臂粗的冰条,独有一枝腊梅从老屋斑驳的墙角顽强地伸展向寒冷的天空,这在我们南方的冬天极少见。我不清楚为什么就选择了这一天,从母亲的身体里,挣扎而出,投入到母亲的怀抱,从此围绕在母亲的膝前。房门外的父亲掩饰不住初为人父的喜悦和为母亲的担忧,屏住气息,竖耳细听房里的声响。接生婆是位黄脸皱纹,三寸小脚的阿婆,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凶凶的,个子瘦小,唯有一双手粗壮有力,村里几代人都是她抱出来的,很受人尊敬。她的话就是圣旨,年轻的父亲双手垂立于门前,待命而动。父亲生性好静,不苟言笑,在村里做一名小学老师,父亲长相英俊,富有才华,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能来,还是当时大队宣传队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主角李玉和的扮演者,小时候我恨死了那戏里的叛徒王连举,是他出卖了我的父亲。</h1> <h3></h3><h1> 母亲的月子最好的补品是外婆炖好的一只老母鸡,倔强的母亲月子未满就急急摘下头上的红格子头巾,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母亲年轻时也靓丽,仅有一张结婚前的照片,曾保存在上饶小弟的家,二十年前却又不幸搬家弄丢,真是遗憾!母亲勤奋要强,队里的活一点不拉,甚至还和男同志抢工分。母亲小学毕业,但却是那时村里的高知,在生产队又做会计,小时候常见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算账记工分,农闲时晚上又去队里扫盲夜班教人识字,记得那时常带着还在蹒跚走路的小妹去夜班。大队办了幼儿园,没老师,母亲又被派去教幼儿。至今记得母亲教的一首儿歌:幼儿园里朋友多,有哥哥有姐姐,拉拉手拍拍肩,大家一起真开心!</h1><h1>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老三篇”,就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母亲能倒背如流,我女儿刚能学话时,母亲就教她读,只是女儿听不懂不喜欢,母亲脸上满是失望。母亲的性格与父亲迥然不同,母亲热情好动,见人就有话说,滔滔不绝,奶奶常说母亲碰见石头都能说话。母亲常娇嗔责备父亲,见人打个招呼说下话,又不少你什么,真是借来的嘴!母亲常自豪有次被派去公社群众大会上台作报告,几页信笺,母亲背得滚瓜烂熟,不看稿子,说了一个小时,下面掌声雷动。</h1><h1> 我的生日自己常忘记,却被母亲刻在了她的心里,每当这个日子来临的时候,母亲早早地就起来,在厨房一阵利索,等我起床时,就见餐桌上一大碗面和一个煎得黄通通的荷包蛋,冒着热气,透着诱人的香味。那时没有蛋糕,也不知道还有首生日快乐歌,但吃着母亲煮的面,煎的蛋,心里已是鲜花盛开!</h1><h1> 母亲走了,再也看不见母亲早早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再也吃不到母亲煮的面,煎的蛋。母亲在时,总觉得母亲唠叨,现在真是想念母亲的唠叨,母亲的世界在天堂,也许在那里,奶奶依然还在说母亲碰见石头都有话说。</h1> <h1> 母亲的优点那么多,我都没法全继承,只有一句母亲说的:做人要真诚,要善良!我永远记在了心里!我的生命是母亲生命的延续,余生一定要活成母亲所希望的样子!</h1><h1> 今天是我的生日,一起床,妻子就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说:老公,生日快乐!我看见桌上又是一大碗面和一个黄通通的荷包蛋!泪,止不住在眼眶打转。</h1><h3></h3>